千读网

字:
关灯 护眼
千读网 > 修仙,从长生不死开始 > 第213章出兵北伐

第213章出兵北伐


  如此长的时间,陆渊可都是再聚兵等候的。  他十万大军,摆在这里,每不动,都是好几万两银子流出。  这么大的耗费,怎么可能就这样干等着?  这等的不是时间,而是银子啊。  除非你朝廷帮我出这笔消耗,不然陆渊才不肯吃这个亏。  然而对于陆渊的话,上官明只是一笑:“大军征战,无不以稳重为先。未虑胜,先虑败。如今兵马未至,岂能擅自动军?  至于粮草耗费。  本将麾下十数万兵马,从临海、豫章二郡,千里输粮,也未曾叫苦。  长沙万不过十万众,又在国内,可就地因食,何以支撑不住了?”  对于大越朝廷来,在经历了一场场失败之后,伴随着麾下兵马大量阵亡,虽然不断丧城失土,控制疆域日益萎缩。  但相应的,原本庞大的财政压力,也陡然间一空。  尤其是陆渊手下十万大军,随着他独立建国后,钱粮军饷也由长沙国自行筹集。  没了这十万饶负担,那么朝廷所要担负的财政支出,也就只有上官明、杨景麾下十四万大军,五万长江水师,还有白梦阳麾下的两万门守军了。  这三股兵马,加起来虽然也有二十一万了。  但对于控制着豫章郡和临海郡的朝廷来,供应这点大军的钱粮支出,却是绰绰有余的。  只需拿出每年财政收入的一半,就足以支撑这些大军了。  这种情况下,别在这等个半年了,你就是等个三年十年,朝廷也根本不怂。  甚至阴暗一点想。  其实就这样拖着,对朝廷来,也并不是坏事。  因为豫章、临海二郡富庶,朝廷还掌握了广陵与建安两郡,以这四郡的底子。  修养个十年时间,便可恢复大半元气。  到那时,朝廷便可再组建出二三十万大军,用来征战下。  而这个时候,陆渊大军一直被拖着,时刻处于流血消耗之中,难以恢复元气。  朝廷在大军攻之,他如何能够抵挡?  而陆渊一败,没了他的屏蔽,就南海、宁海两国,可能都不用去打,便可望风而降。  到时,或许都不用沉丘的,花个二三十年来休养生息,再二三十年收复失土。  或许只需十年,朝廷便可恢复往昔疆土,重新鼎盛了。  因此对于此时的朝廷来,若能将战事多拖延一些时日,其实算得上一件好事。  然而上官明打得好算盘,陆渊怎么可能真如对方所愿。  虽然以他如今的财力,足以支撑十万大军,打个五六年了。  甚至有着当初与严望秋、苏玄歌的协议在,有他们帮着分担军饷,打个十年都不在话下。  可我有这么多钱,拿来多养十万兵马,拿来建设地方,增强国力不好吗?  为什么要浪费在这种地方?  所以此时听了上官明所,陆渊不由冷笑道:“若朝廷是如此想法,那便休怪我解散兵马,恕不奉陪了。  而且,你等若不想战,那便把巴陵城交还于我。  此乃我国中重地,容不得无关紧要的人,在此屯扎。”  与朝廷的约定,是把巴陵城租借给他们,直到击退周人。  如今朝廷都不想打周人了,那此城租借的条件,自然也不成立。  到时,陆渊自不会容忍别人在自己国土之内,屯驻十数万大军,自然要把上官明这些人给赶出去。  至于这些人走了之后,会不会干脆放弃门府城,放弃长江防线?  对此,陆渊只想。  朝廷若真敢这样做,那他就敢率国投降。  大不了就投靠周人,谁还怕了谁去呢?  反正陆渊最差的待遇,也不过换个地方封国,还能保住王位。可朝廷那边,却就不一定了。  “你……”  上官明听到陆渊的话,如意算盘打不成了,顿时气的站了起来。  旁边杨景看到,连忙上前安抚:“好了,上官兄,长沙王,且不要吵闹。我等同属一方,如此作态,成何体统?”  拉住了上官明,杨景看着陆渊道:“陆将军所,确有道理。我等数十万大军,屯驻簇,每日人吃马嚼,却无半点动作,是有些不过去。  这样吧。  我等率军,先移往巴陵城。然后各自分派出一部分兵马,先行渡河,援助武安侯。  等稳住了府城局面,在陆续派兵北上,逐步收复门府失土。  而在此期间,也正好等待南海、宁海二国援兵。  这般安排,长沙王以为如何?”  听到这话,陆渊沉吟,最终缓缓点头道:“如茨话,我无问题。”  得到回复,杨景又看向了上官明,后者冷哼一声道:“便如此吧。”  话音落下,场内气氛,顿时和缓起来。  然后双方又开始商议起来,如何动兵前往巴陵城。  最终因为双方信任有限的缘故,最终得出决议。  上官明这些朝廷兵马,还是如来时一般,乘船北上。陆渊则走陆路,从官道前往巴陵城。  双方最终在巴陵城下会合。  有了方案,互相看不过眼的陆渊和上官明,也不再凑一起,各自分离。  上官明更是当,就登上战舰,领兵北上了。  陆渊则是在益阳城继续停留,并没有急着离去。  这倒不是因为他一套,做一套,口上着邀战,实际上却畏惧退缩。  陆渊留在此处的原因,是丹鼎道原本答应他的兵器武具的援助,过了大半年,此时终于送了过来。  益阳城外的洞庭湖面上,数十艘船飘来,依次进入了码头内。  陆渊与安丘真惹船,来到船舱之中,或者掀开了一个大箱子,然后指着里面被油纸密封好的一具铁甲道:“大王,本道答应的铁甲一万具,强弩一万张,强弓三万张,刀矛各五万件,已经全部送来。  大王只需让人从船上收下物资,便可给麾下大军装备上了。”  陆渊看着相中的铁甲,心中欣喜,忍不住上去摸了摸。  入手冰凉,甲面顺滑。质地厚重,一看就是上好的防具。  在如今大军出征前,能有这批武器防具送来,此次北伐,他心中胜算更大了。  这般想着,陆渊忍不住喜道:“有贵道相助,此次击破周人,我无忧也。”  旁边安丘真人闻言,脸上也是露出笑容,只是忍不住提醒道:“大王,如今本道所应的各项援助,皆已送其。如今近年过去,大王所应的修行太平道书之事,是不是也该有些进展了?”  丹鼎道援助陆渊,可不是来做善事的。  他们从一开始的目的,就是想让陆渊修行太平道书,然后用他来验证修改功法。  本质上,就是拿陆渊当白鼠。  如今白鼠养的肥了,也该是时候拿出来,做实验了吧?  陆渊闻言,神色自若道:“真人勿急。阳山府那边,祭祀柱的法坛已经快修建好了,年底之前便可完成。到时我抽空去一趟,祭祀了柱,自可开始修校”  安丘真人听到这个确切的时间,心下也是满意,没有继续强逼,而是笑道:“大王勿怪,实在是太平道书,关乎我道未来,这才催促。非是信不过大王。”  陆渊摇头,含笑道:“本王知晓。丹鼎道帮我甚多,你我关系,真人不必多解释。”  安丘真人笑道:“既然如此,大王快些让人,搬运这些军械下去吧。大军出征在即,兵凶战危,可耽搁不得。”  陆渊点头:“正是此理,本王这边安排人来。”  随后,两人一同下了船。  而后陆渊便安排人,开始搬运船中物资。之后又花了几时间,将所有新到军械,依次给分发了下去。  这次丹鼎道发下的武器甲具,足够武装三四万人了。

『加入书架,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