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德殿前,喊礼太监尖锐刺耳的嗓音再度响起:</p>
“诸公,上朝!”</p>
随即,衮衮诸公便鱼贯而入。</p>
仁宣皇帝依旧高坐龙椅,即便年岁已高,却依旧不怒而威,看起来气势十足。</p>
没有人敢小觑这位帝王,若没有他,名为乾的国度三十年前便要消失在历史的尘埃中。</p>
历朝历代的中兴之君,往往能与开国之主相比肩。</p>
而仁宣皇帝于危难之际登基,内震宵小,肃清寰宇,外荡仇寇,护卫山河。</p>
</p>
按理来说,成就已然不俗。</p>
但距离成为中兴之君,和当年的太祖高皇帝,霸王项沧澜相提并论,依旧有着不小的距离。</p>
但如果他能积蓄力量,覆灭大燕和大凉,收复旧山河,将大乾疆土恢复至巅峰时期。</p>
那,想必是差不多了。</p>
只可惜,仁宣帝年岁已高。</p>
谁也不知,他是否还能有这个时间。</p>
“有事启奏,无事退朝。”依旧是喊礼太监尖锐的嗓门。</p>
“启禀陛下,前些时候,微臣担任春闱主考,统筹会试诸多事宜。”</p>
“现如今,春闱已过,考生们的考卷,也都盲审完毕,还请陛下批阅。”太监话音刚落,胡俨便站出来道。</p>
只是他这话一出,周遭众人便神色变换,看向他的目光略有怜悯之色。</p>
杨槐和张浪依旧是一副老神在在模样,似乎此事与他们二人并无半点干系,毫不在意一般。</p>
站在略靠后位置的杨绍,则是嘴角上扬,心中有喜悦之意荡漾。</p>
魏青则是于心不忍,随时准备出言劝谏,以保全自己的得意弟子。</p>
龙椅之上,仁宣皇帝闻言,则点了点头,道:“把考卷都呈上来。”</p>
一声令下,很快便有人将考卷送来。</p>
这是已经排好了名次的试卷,只不过姓名和籍贯依旧是密封着的。</p>
按大乾律例,只有仁宣皇帝有资格当着大臣们的面拆封,以示公正。</p>
“先将贡元的卷子递上来。”</p>
随侍太监闻言,急忙递上一张考卷。</p>
仁宣皇帝之后,当着下方几十双眼睛,将封条撕开。</p>
随后,便见这位饱经风霜的帝王,皱起了眉头。</p>
魏青心中一凛,随即便是满心的疑惑。</p>
这贡元,八成是北方人。</p>
可这不是很正常吗?</p>
近三年来的会试,贡元不都是北方人吗?</p>
陛下何以皱眉?</p>
就连假装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杨槐,此刻心中也有些纳闷。</p>
按理来说,就算要责罚胡俨,陛下也不应当在此时发难啊。</p>
大殿内沉寂了良久,仁宣皇帝终于放下了那张考卷,道:“拿第二甲的考卷来。”</p>
然而,谁承想,看完第二甲的考卷后,仁宣皇帝眉头却皱得更紧。</p>
“剩下的!剩下的考卷,都拿来!”</p>
群臣明显感觉到,此刻的仁宣皇帝,心中仿佛憋着一股火。</p>
一时间,群臣颤栗,莫不敢言。</p>
偌大的乾德殿中,一时间,竟只有仁宣皇帝翻阅考卷的声音。</p>
良久之后,仁宣皇帝将所有考卷放下,脸色已是铁青。</p>
冷笑着道:“胡俨,你可知罪?”</p>
胡俨好歹是在官场厮混了几年,哪里能听不出仁宣皇帝话语中的盛怒。</p>
一时间,只能强忍心中诧异,跪伏在地,诚惶诚恐道:</p>
“微臣愚钝,不知有何过错,还请圣上明鉴。”</p>
“你好大的胆子,竟敢徇私舞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