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读网

字:
关灯 护眼
千读网 > 谁爹不是曹操啊 > 第一百一十四章 新学

第一百一十四章 新学

在用新的理论说服了华歆后,之后的事情便轻松了许多。</p>

华歆不愧是大儒,学识通天。他在何晏的提议下,直接将新的学说改为了对《周易》全新的解释,以《周易新解》和《孟子》为载体,成就了这继承古文经学的薪火之言。</p>

一连几天,三人外加郑浑都是苦心钻研,终于是确定了“新学”的基本章程。</p>

核心的便是何晏提出的“格物致知,知行合一”八个大字。</p>

在哲学上,新学将“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发展到了“无不以尊卑而异”,即“外物的存在,都是因为有形的物质,而有形的物质又来源于无形的物质,这无形的物质并不会因为人的差异而发生变化”。</p>

在思想上,新学全面否定谶纬,并用实践得来的规律解释天象,拨乱反正。</p>

在政治上,新学融合了孟子的学说,即“民贵君轻”,主张剥夺天子对世间万物的支配地位。</p>

如果说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是用唯心主义帮助皇帝加强统治,那新学就是用唯物主义对皇帝至高无上的地位发起了挑战。</p>

这已经不再是阶级之争,而是真正的道统之争!</p>

一个小火苗就在颍川这片土地上悄然亮起。至于这小火苗是刚诞生就被无尽的黑暗扑灭还是发展成可以燎原的熊熊大火,就全靠坐在屋中的这四人了。</p>

四人在修订《周易新解》《孟子》完成后,都是郑重的捧着书卷,眼神中充满了坚定的信仰之光。</p>

“之后,便是要将其传播出去了。”</p>

一个有生命力的学说,必须是要被更多人接受,从而改进,从而再被更多人接受。</p>

不然自娱自乐的话,再闪亮的思想也都会蒙上灰尘。</p>

华歆和郑浑起身说道:“这些日子我要去拜访一些老友,再将曾经的学生聚集起来,向他们传授新学。”</p>

陈群也起身:“我会将其新学展示给荀令君,请他帮忙传播。”</p>

何晏最后说道:“如此的话,那就拜托你们了!”</p>

???</p>

眼见三人诡异的看着自己,何晏也是双手一摊:“不然呢?我倒是和行伍中的一些士卒很熟悉,难不成你要让我对大字不识的一群秋八传授新学?”</p>

华歆和郑浑的基本盘是一众大儒,属于高端市场。</p>

陈群的基本盘是一堆世家,属于中端市场。</p>

何晏……对不起,何晏目前好像没有基本盘,就算是有,那也是几万名目不识丁的农户和士卒。</p>

在民智普遍未开且生产力没提升上去的时候,想要以他们为根基……那不是何晏这种庸人能做成的事,倒让伟人来干。</p>

华歆和陈群想想也是,便也就没有为难何晏。</p>

“不过我这还有一样东西可以相助,只是需要等一些时日。”</p>

何晏说的自然就是造纸术与印刷术。</p>

作为一套已经被用烂了的技术,何晏表示三天就可以凭借记忆搞好。</p>

何况如今有整个世家阶级作为后盾,想要把这毫无技术含量的东西搞出来真的是毫无难度。</p>

当微微泛黄、被装订成册的《周易新解》和《孟子》交给华歆时,华歆一脸错愕:“纸上也能写东西?”</p>

“自然。”</p>

“而且能印很多!”</p>

何晏这次为了新学的传播投入了不少,要的就是一个走量。</p>

十张凋版同时开工,只印《周易新解》和《孟子》,短短数日就是印出了几百本,供华歆和陈群传播使用。</p>

最开始看到新学的不是别人,正是对许昌风向极为敏感的交际花荀或。</p>

当他看到这两本书时心中的震撼已经不足以用言语形容。</p>

“此书本应天上有!”</p>

里面关于天象的解释无比详尽,这让荀或都开始怀疑这书是不是仙人所增。</p>

“泰山,世上并无仙人,只有最基本的规律。若是没有这般认识,这新学是学不明白的。”</p>

陈群这几日对新学的了解日益渐深,彻底的抛弃过去所学,以“新学儒生”自居。</p>

『加入书架,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