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斥候隶属陈兰,他们在打探到舒县的情报后就立刻禀告给后方的陈兰,言语间颇有些急切的意思:“将军!舒县空虚!看守军规模最多只有两千余众!”</p>
舒县可是庐江大县!要是陈兰能拿下舒城进去抢掠一番,绝对可以舒舒服服的过完下半年!</p>
“愚蠢!”</p>
陈兰见斥候这个时候居然还想着劫掠,也是直接骂出了声。</p>
“看何晏、刘晔他们的动向,他们很有可能是打算先清缴雷绪和梅乾,最后再对我动手!”</p>
“若是没了雷绪和梅乾吸引官府的注意,你觉得天柱山能坚持多久?”</p>
陈兰又往前了一段距离,隐约已是能看到舒县的城墙。</p>
舒县的防备果然如斥候所言十分松懈,但陈兰依旧没有选择节外生枝。</p>
“绕过舒县!全力赶往巢县!”</p>
有了陈兰的军令,他麾下那些已经劫掠惯了的士卒都是遗憾的盯着舒县。</p>
不过很快,他们的遗憾就变成了惊恐。</p>
“将军!有人从舒县城中杀出来了!”</p>
陈兰部众急于赶路,摆出的也都是一字长蛇阵,好像一条大蟒般快速朝着巢县移动。</p>
因为要绕过舒县,冗长的队伍无疑间却是将自己的“腹部”给暴露出来。</p>
早早埋伏在舒县中的吕蒙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直接按照何晏制定的战术打开城门朝着陈兰部杀去。</p>
“汝南吕蒙在此!尔等宵小速速受诛!”</p>
背后的舒县传来震天的鼓声,吕蒙左手持一面大盾,右手握着厚重的环首刀,随鼓点踏着步伐,越冲越快,好似一个箭头般带领城中三千步卒勐的朝着陈兰军阵的中间切去。</p>
双方本就没多少距离,吕蒙速度又极快,很快便与陈兰部短兵相接,死死咬住这大蟒的腹部,不愿松口。</p>
“死!”</p>
吕蒙在江东常与山越作战,早已练就了一身的凶悍,大盾一顶,手起刀落,便轻松收割掉一个敌军的人头。</p>
与之相反的是,受袭的陈兰部众先是受到惊吓,后又被吕蒙贴脸输出,早就是害怕的瑟瑟发抖,仓促应战。</p>
只是吕蒙率领的人数虽少,但却人人着甲,装备比之这些贼兵要强上不少。</p>
我一刀下去是一个窟窿,你一刀下去不但破不了我的防,说不定还会被扎甲上的贴片给磕出几个缺口,这样的难堪可不是每个士卒都能接受的。</p>
再加上虽是由三部分人马组成的,可无论是曹仁精锐、吕蒙部曲还是李术旧部,那都是配合默契的老兵。</p>
三方老卒熟练结阵,往往五个人结成一小方队能敌得过敌人十人乃至二十人,在各方面的加持下,吕蒙率领的步兵居然是在这一小方的战场中打出了优势!</p>
“不要慌乱!”</p>
陈兰见吕蒙突然杀出,慌乱过后还是恢复清醒,指挥起前后士卒。</p>
如今陈兰是在被吕蒙截断位置的后部,在瞬息之间陈兰就做出决定——</p>
“不要管前面的部众!重新列阵!”</p>
一招断首求生让陈兰附近的士卒也逐渐平静下来,开始按照军旗的指示重整队伍。</p>
吕蒙部人少,就算将前面的大军都丢给吕蒙去杀,吕蒙也肯定杀不过来。</p>
相反,趁着这个时间,陈兰完全可以重新组织起阵型,在吕蒙被前方部队给拖住的时候杀回去。</p>
如此,这“长蛇断腰”之势很快就要变成“蟒聚绞杀”,攻守之势方可异也!</p>
陈兰盯着还在悍勇杀敌的吕蒙,嘴角出现一丝冷笑。</p>
“看来他们只有这点手段了。”</p>
陈兰也能看出吕蒙帐下的都是精锐老卒,奈何人数并不占优,也没有可以依仗的地利工事,在人海战术面前翻不起什么风浪。</p>
自从陈兰被曹操和吕布两个勐人依次吊打过后,他就已经熄了靠智慧和战术取胜的心思。</p>
人海!</p>
唯有人海!</p>
在绝对的兵力面前……一切不过是虚妄而已!</p>
但陈兰忘记了,不是每个人都是的韩信。</p>
《孙子兵法》中早就告戒过——“兵非贵益多也,惟无武进,足以并力、料敌、取人而已。”</p>
此处的意思为“用兵打仗并非兵力越多越好,只要不轻敌冒进,能够集中兵力,判明敌情,取得部下的信任和支持就足够了。”</p>
不然的话,兵力再多也只能落得一个“夫惟无虑而易敌者,必擒于人”的下场。</p>
陈兰纵使有“断臂求生”的决绝,但并未做到“并力”和“料敌”。</p>
就在陈兰整顿军队的时候,南方逐渐有尘土飞扬。</p>
却是何晏在听到舒县鼓声后,终于是从南方隐秘处长途赶来,直接往陈兰后方冲去。</p>
“骑兵?”</p>
陈兰方才好不容易平静的心绪再次紧张起来!</p>
“这庐江,到底哪里来的骑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