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则直接举起了话筒,又是一段异常快速的说唱,似乎今晚他就是为说唱和和声而生的。</p>
</p>
</p>
</p>
</p>
</p>
这段说唱一出,场内的人无不起立鼓掌,除了张则的优秀演绎之外,再就是大屏上出现的诗句内容,简直太震撼人心了。</p>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这种名句,不论出现在什么地方,都是值得大家起立致敬的。</p>
而且有些细心的人也注意到了,里面还出现了两个熟悉的名字“韩夫子”和“何辰生”,这也是王榭的小心思,他没办法解释“岑夫子”和“丹丘生”是谁,所以干脆把这两个名字改成了自己认识的人。</p>
反正你们文坛觉得高我们音乐人一等,那我就干脆将音乐人的名字填到这种千古名篇里,到时候万一真的流传下去、也上了课本了,当老师介绍这两个人名以及这首诗歌的背景的时候,是不是又得把某个姓宋的拉出来鞭一顿尸,想想就有意思。</p>
</p>
当然张则和殷瑶是不知道王榭的小心思的,他们仍在推动这歌曲的情绪。</p>
</p>
</p>
</p>
</p>
殷瑶在张则的大段结束后,继续连上了刚才的吟唱,依旧是磅礴大气的演唱、依旧是百转千回的节奏。</p>
单从感情来说,不仅能听出纵酒行乐时的那种不羁洒脱、乐观自信,甚至还能听出深藏心底的不得志的无奈与愤满。</p>
再配上张则不断重复、极富韵律的说唱。</p>
</p>
</p>
</p>
一动一静、一快一慢,一个悲壮不得志一个斗酒诗百篇的豪气,竟然没有一丝的突兀之感。</p>
</p>
</p>
</p>
殷瑶在演绎最后一段的时候,似乎和那个还有些怯场的小姑娘完全判若两人,酣畅淋漓的吟唱声,简直A极了。</p>
特别是当殷瑶唱到“五花马,千金裘”的时候,张则也恰如其分的加入了进去,再次形成了两人合唱的高能场面。</p>
</p>
</p>
</p>
</p>
最后的最后,随着越来越高的伴奏声以及殷瑶那惊艳的长音,张则再次贡献了自己本场演出的最后一个名场面。</p>
</p>
</p>
</p>
如同诵经一样的说唱声加上殷瑶最后的超长音,在最后“冬”的一声鼓响中——戛然而止。</p>
给一片寂静的会场。</p>
留下了绕梁三日的余韵。</p>
PS:《将进酒》,凤凰传奇。本来想写张杰唱的那首《蜀道难》来着,但是确实那首歌改编的时候私货太多了,所以就不放进来了,但是也挺不错的,大家也可以去听听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