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读网

字:
关灯 护眼
千读网 > 红楼:开局把薛宝钗带回家 > 第二百三十二章 时机未到,尤氏求助

第二百三十二章 时机未到,尤氏求助

听了冯一博的分析,林如海不得不承认,自己有些急了。</p>

他说的这个可能性的确是存在的。</p>

可是……</p>

“可我现在不出手,将来他们就不能求情了?”</p>

林如海眉头紧锁,又道:</p>

“到时候,他们最多把‘尸骨未寒’变成‘在天之灵’,若是想求情怎么都有借口。”</p>

他想到甄家不能被按死,心中恨意翻涌。</p>

“我会将中毒之事说出,想来没有贾家参与,想要说情也会大打折扣!”</p>

如今元春有孕,贾家的地位就变得举足轻重。</p>

若是说出贾敏死因,想必贾家会选择沉默。</p>

尤其是不能动用宫里的贤德妃,四王八公的威力就小了一半。</p>

那甄家即使不能灭族,也要诛个首恶表示表示。</p>

“我觉得不如伺机而动,等圣上动手的时候,我们再抛出撒手锏!”</p>

冯一博摇了摇头,道:</p>

“如此方能一击致命,为婶娘报仇。”</p>

林如海闻言一愣,问道:</p>

“还有什么撒手锏?”</p>

中毒的事,只是他的猜测。</p>

虽然基本可以确认,但没有证据,告到皇帝面前也没用。</p>

最多用来和贾府说说,让他们不要出面。</p>

林如海想不出还有什么罪证,能作为杀手锏的。</p>

“就是叔父一家所中的毒,还有勾结倭寇,危害一方的事,都没有证据,即使现在说了,也不足以威胁到甄家,甚至就算有证据,只能作为贪墨大桉的边角。”</p>

冯一博显然明白林如海的意思,却又道:</p>

“可若是等圣上动手,有人求情的时候抛出去,就能以此撬动四王八公,让他们内部无法达成一致。”</p>

林如海有些不解,问道:</p>

“没有证据,如何撬动?”</p>

“有时候,缺的就是一个借口,是不需要证据的。”</p>

若是景顺帝有心严惩,那只要给他一个借口。</p>

至于证据,冯一博自然早有打算。</p>

“而且只要圣上开始对付甄家,想要什么证据咱们就能给他什么证据。”</p>

林如海一愣,犹豫道:</p>

“你是想?”</p>

“何必弄虚作假?”</p>

冯一博微微一笑,又道:</p>

“只要甄家失势,很多事就会浮出水面,倭寇的事我有实证,叔父一家中毒的事,想必也不难找出经办人手。”</p>

正所谓:树倒猢狲散。</p>

只要皇帝先显露出,对付甄家的意思。</p>

那甄家内部就很难再是铁板一块。</p>

林如海闻言,立刻惊讶道:</p>

“你有实证?”</p>

“海西有句谚语,叫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p>

冯一博笑了笑,却没有回答林如海的问题,转而又道:</p>

“我们只有在他垂死挣扎的时候加码,才能用仅有的资源把他们压死。”</p>

“你说的也有道理……”</p>

林如海沉吟着,缓缓点头,又皱眉道:</p>

“那我现在就什么都不做了?”</p>

“不是什么都不做,只是别直接掀盖子。”</p>

冯一博摇摇头,又道:</p>

“叔父可以先将最后一部分资料,依旧以秘折的形式交给圣上,其余就等圣上的旨意。”</p>

林如海其实也是关心则乱。</p>

因为压抑太久,被老太妃之死触动。</p>

又急于给贾敏报仇。</p>

现在被冯一博一劝,也彻底冷静下来。</p>

他很快想通,冯一博说的确实是最好的处理方式。</p>

当下也不再纠结。</p>

留冯一博吃了午饭之后,林如海就将最后一批账目写成秘折。</p>

准备等皇帝回来便递上去。</p>

冯一博去后面给林姑姑问了安,便也打道回府。</p>

他刚一到家,尤老娘就带着尤家姐妹过来了。</p>

还没进门,尤老娘就急慌慌的喊道:</p>

“大爷,您可回来了!”</p>

冯一博连忙起身迎道:</p>

“怎么了?老娘慢着些。”</p>

娘仨上前见礼,尤老娘才道:</p>

“我那大女儿刚打发人来找我,说他公公仙逝,家里人却都去给贵人送殡,全不在都中。”</p>

贾敬死了?</p>

冯一博闻言一愣。</p>

这位贾家唯一的进士,他还一次没见过。</p>

听贾珍说,一直在都外玄真观修炼道术。</p>

就连秦可卿葬礼都未曾下山一趟。</p>

怎么说没就没了?</p>

“她如今在城北家庙主持一应事宜,脱不开身,就想让我带着她两个妹妹,过去帮着照看宁府后宅。”</p>

</p>

两府各自留人看家,其余有些身份的都跟着送殡去了。</p>

荣府冯一博知道,是薛姨妈帮忙照看。</p>

内里还有李纨、探春管事。</p>

没想到宁府留下的竟然是尤氏。</p>

按理她是三品的诰命,该跟着去的。</p>

想来是家中实在无人,只能让她请假留下看家。</p>

现在贾敬显然死在城外,尤氏就要出城处置。</p>

冯一博闻言,以为尤老娘只是来和他请示。</p>

当下点点头,应道:</p>

“你们直接过去便是,府里你们看着调派,用得上的就叫去。”</p>

尤氏虽然不是尤老娘的亲女儿,但毕竟有法礼关系。</p>

要尽些母女情分,也是应当的。</p>

何况,冯一博和贾珍也有走动。</p>

稍后他怕也要亲自过去,送些奠仪。</p>

尤老娘闻言,却有些犹豫,道:</p>

“若是方便,最好大爷也能一起过去,帮我们娘们压压阵。”</p>

冯一博闻言一愣。</p>

尤老娘见此,连忙解释道:</p>

“毕竟有母女的名分,我不好不去,但宁府的名声……”</p>

话未说尽,冯一博却也明白其中的意思。</p>

虽然他和贾珍有些走动,却很少去到宁府。</p>

说来也有避嫌之意。</p>

贾珍这人,怎么说呢。</p>

平日人模狗样的,看着没什么问题。</p>

可除了门口的一对石狮子,阖府上下就没有他没搞过的。</p>

府内风气,也都被他带坏。</p>

听闻丫鬟小厮都能随地乱搞,也无人会责难一句。</p>

甚至被人发现了,最大的可能就是加入。</p>

正是因此,惜春才被史老太君接过去。</p>

养在自己屋里,以免沾染了这样的名声。</p>

尤老娘也是这样。</p>

有母女名分在,此前尤氏也很照顾。</p>

自从回来都中,也过去宁府窜过几次门。</p>

但她再不敢带着姐俩去过。</p>

“单我们娘仨过去,也怕没得就会让人说嘴,万一拖累冯府的门风,我可就成罪人了。”</p>

说到此处,尤老娘微微一顿,才道:</p>

“况我那大女儿也是这个意思呢。”</p>

『加入书架,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