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读网

字:
关灯 护眼
千读网 > 红楼:开局把薛宝钗带回家 > 第二百四十三章 恼人的亲戚【上】

第二百四十三章 恼人的亲戚【上】

看着宝玉和袭人的身影,迅速消失在院门口。</p>

冯一博心中思索了一下,想了想对袭人的安顿。</p>

王熙凤身边有平儿,堪为臂膀。</p>

可卿身边有瑞珠,还算机灵。</p>

可她伺候人还行,做事上却差了太多。</p>

而袭人为人处世颇有章法,又工于心计,恰好补一补可卿的短板。</p>

可堪一用了。</p>

半晌,冯一博才轻笑着转身回了屋里。</p>

一进屋就见贾琏正喝闷酒,薛家两个兄弟低声交流着生意上的事。</p>

当即,他笑着上前道:</p>

“琏二哥这是怎么回事?可是舍不得我这两个舅哥?”</p>

一边说着,冯一博一边坐到贾琏身边,玩笑道:</p>

“怎么我一回来,就看你像个多愁善感的姑娘一样?”</p>

“我看琏二哥就是想姑娘了!”</p>

没等贾琏说话,薛蟠一听姑娘就来了兴致。</p>

当即接过话茬,又玩笑道:</p>

“赶明儿我请琏二哥去锦香院散散心,定让你愁啊感啊,都扔到天边去!”</p>

冯一博闻言,斜睨他一眼,问道:</p>

“你还敢去妓院?”</p>

薛蟠本来兴致勃勃,闻言却顿时尬在那里。</p>

随后讪讪一笑,道:</p>

“听曲听曲。”</p>

“是吗?”</p>

冯一博眉毛一挑,薛蟠顿时更加紧张。</p>

这个妹夫虽然很久没动过他了,但当初那股狠劲可不假。</p>

不仅揍过他,还当着他的面砍了无数倭寇的脑袋。</p>

每每午夜梦回,薛蟠都有些尿急。</p>

现在马上要搬去冯府,人在矮檐下。</p>

他更不敢招惹了。</p>

见冯一博不信,他忙辩解道:</p>

“我也是听说的,都说锦香院的小娘子手上功夫了得,最擅抚琴弹曲。”</p>

见冯一博似笑非笑的看着自己,薛蟠就知他不信。</p>

连忙挤出个笑脸,认怂道:</p>

“就去过几次,不信你问蝌哥儿。”</p>

说着,还向身边薛蝌投去求助的目光。</p>

一旁薛蝌却摇了摇头,闷声道:</p>

“我没去过。”</p>

这下薛蟠顿时傻眼了,一时不知该如何再编下去。</p>

好在冯一博并没追问下去,而是不再理会。</p>

转而看向贾琏。</p>

他将酒杯倒满,朝贾琏举杯道:</p>

“琏二哥,来!我先陪你走一个!”</p>

“好!”</p>

一杯直接下肚,贾琏醺意更盛几分。</p>

他想起刚刚冯一博的话,此时就打开了话匣子。</p>

“不瞒一博,这几日家中片刻也不得清净,我真是烦的很啊!”</p>

贾琏一脸懊恼,口中叹道:</p>

“本来今天高兴,不该提这些,没想才喝了几杯,难免又想了起来。”</p>

冯一博闻言有些疑惑,一边倒酒一边问道:</p>

“何事让琏二哥烦扰若此?”</p>

他知道,自从王熙凤“死于非命”,贾琏就得了自由。</p>

每日想怎么样就怎么样。</p>

四处浪荡,潇洒得很。</p>

可今天一听,怎么贾琏又惆怅上了?</p>

“其实也没什么好隐瞒的,薛家两位兄弟在府里住着,想必也都知道的。”</p>

贾琏朝薛家两个举杯,同时道:</p>

“只一博有阵子没来,才不晓得。”</p>

说完,贾琏立下一杯。</p>

薛家兄弟也陪着喝了。</p>

只听他继续道:</p>

“就是家里最近来了些亲戚,搞得我这里鸡飞狗跳,不得安宁。”</p>

冯一博闻言,隐隐有些猜测,便问道:</p>

“哦?可是王家大爷和邢家大舅?”</p>

那日李婶娘来的时候,就说过一嘴。</p>

和她们一起来都中的,正是贾琏的两家亲戚。</p>

王家大房夫妻两个和邢家一家子。</p>

贾琏闻言有些诧异,又点头道:</p>

“原来你也知道了,可不正是他们!”</p>

王熙凤“死”后,贾琏很是逍遥了些日子。</p>

可这几日王仁一来,贾琏却不胜其扰。</p>

“我那大舅子两口子,从金陵跑到都中,竟然想把巧姐她娘的嫁妆要回去。”</p>

原本冯一博以为王仁此来,只是走走亲戚。</p>

没想到竟是要把嫁妆要回去?</p>

若王熙凤没有孩子,要回去也说得过去。</p>

毕竟这些嫁妆都是王熙凤的私人财产。</p>

可现在还有巧姐。</p>

若是王熙凤的嫁妆被要回去了,贾琏将来再娶一个续弦。</p>

那巧姐的地位就堪忧了。</p>

“我说那些是给巧姐留着的,他们竟说怕我将来另娶之后,怠慢了巧姐去,要先为巧姐掌管着。”</p>

贾琏的大舅哥王仁,竟因王熙凤没了,来索要王家的嫁妆。</p>

王熙凤的嫁妆,贾琏多少动了些。</p>

但大部分还是准备留给巧姐的。</p>

可王家自然不认可,觉得王熙凤又没儿子。</p>

她死之后,王家的产业就要收回去。</p>

不然不是便宜了外人?</p>

至于巧姐,那是贾家的姑娘。</p>

嫁妆也该由荣府添置。</p>

当然,他们自然不会这么说。</p>

而是说代为掌管。</p>

等巧姐出嫁的时候,再原数奉还。</p>

正所谓:娘亲舅大。</p>

亲娘没了,舅舅代掌资产。</p>

这话说的,不说天衣无缝,却也说得过去。</p>

“我倒是不怕他代为掌管,就怕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啊!”</p>

贾琏也是有苦难言!</p>

这两年时节不好,物价腾贵。</p>

贾府的主要收入,也就是各处田庄。</p>

还全都遭了灾,收入减少大半。</p>

再加上之前为了省亲,荣府修建大观园。</p>

把公中多年的积蓄也几乎掏空。</p>

现在的荣府,已经入不敷出。</p>

快要维持不住体面了。</p>

若非之前王夫人出面,从薛家挪了些银两用着。</p>

只靠贾府三个爷们的那点俸禄,怕是连府上仆人都快赏不起了。</p>

原本贾琏有四海商行的进项,手头还算宽绰。</p>

可现在都中勋贵,比荣府强的有不少,但却也强得有限。</p>

很多人家都想办法开源节流,对建材的需求自然也是日益减少。</p>

甚至不少人家,已经悄悄改用了普通木料。</p>

就为减少些没必要的支出。</p>

而王熙凤嫁到荣府的时候,还是好时节。</p>

王家给的嫁妆又异常丰厚。</p>

里面不少优质资产,即使年节不好,也能维持不赔。</p>

贾琏虽然不能全都侵占,但多少动了一些。</p>

不然以他的大手大脚也浪不了这么久。</p>

再加上,将来巧姐的嫁妆也要从里面出。</p>

『加入书架,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