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是宫中近来新填了不少新鲜人儿的缘故。</p>
景顺帝心情明显不错。</p>
此时夏秉忠卖起关子,他还随口配合问道:</p>
“是哪家的小姐?”</p>
“回圣上的话,是户部江南清吏司主事,薛蟠之妹薛氏,祖上是太祖身边紫薇舍人薛公。”</p>
介绍完宝钗的身世,夏秉忠又贴心的补充了一句:</p>
“如今薛家虽大不如前,但也还领着内帑银子行商。”</p>
景顺帝闻言,顿时明白他的意思。</p>
点头道:“如此说来,这人选倒是还好,以其家世无缘妃嫔。”</p>
“圣上英明,老奴也正是如此想的!”</p>
夏秉忠附和两句,又道:“而且老奴还有两个缘由,方才觉得薛氏是适合人选。”</p>
连续卖关子,让景顺帝有些不耐。</p>
好在他刚一皱眉,夏秉忠就见机道:</p>
“其一,这薛氏虽已落选,但其人品模样都是上上之选,与冯编修也是郎才女貌,十分般配。”</p>
“既都是上上之选,又怎会落选?”</p>
景顺帝闻言顿时皱眉。</p>
既然什么都好,为什么落选?</p>
难道给予留的都是不好的?</p>
“回圣上,龙鳞卫那边复核给出的消息,薛氏的哥哥薛蟠,在金陵还有人命官司在身。”</p>
夏秉忠连忙解释,景顺帝这才恍然,点头道:“怪不得。”</p>
“我看了龙鳞卫那边送来的卷宗,这事还和冯编修有些关系。”</p>
“哦?”景顺帝闻言有些好奇。</p>
夏秉忠见状连忙将龙鳞卫上报的事,囫囵的讲了一遍。</p>
景顺帝听得津津有味,听完之后还点评起来。</p>
“这冯渊虽有几分血勇之气,但也还是差了点意思,勉强算是事急从权,但挟持官卷,多少落了下乘。”</p>
夏秉忠想了想,道:“想必是为了自保,也顾不上那么多,不然他就和那拐子一样被人打死当场了。”</p>
“倒也没错,不管怎么说,薛氏和冯渊倒还有几分缘分。”</p>
景顺帝点点头,问道:“这就是你选她的缘由?”</p>
“回圣上,这是其中之一。”</p>
夏秉忠不敢再卖关子,直接道:“其二,就是上次圣上提及此事时所言那些。”</p>
景顺帝回想了一下,似乎没什么头绪。</p>
皱眉问道:“你还记得予是如何说的?”</p>
“圣上的话,字字珠玑,老奴时刻都记在心上。”</p>
夏秉忠接连奉承几句,才道:</p>
“您上次说想要补偿冯编修,最好的赐婚人选和贾家有些关系,当时您还说王大人那边的最合适,只是可惜他嫡女定了亲。”</p>
景顺帝点了点头,心中隐约有了印象。</p>
这事太上皇那边并无后续,他才慢慢抛在脑后。</p>
“予确实是这么说过,看来这薛氏和王家有亲?”</p>
“回圣上话,薛氏正是王子腾大人的嫡亲外甥女。”</p>
“他母亲薛王氏,和荣国贾府二房的夫人贾王氏,正都是王大人的嫡亲妹妹。”</p>
</p>
夏秉忠准备工作做的扎实无比,又补充道:</p>
“对了,如今薛氏一家还住在荣国贾府的别苑。”</p>
王子腾的外甥女,和贾政也有亲戚。</p>
景顺帝一听,顿时就是眼前一亮。</p>
这不就是他之前所想的,最理想的情形吗?</p>
将此女赐婚给冯渊。</p>
既算补偿了他,对士林有所交代。</p>
又缓和了两边的关系,对太上皇有所交代。</p>
虽然太上皇那边,这事似乎已没有后续。</p>
但也还能拉一手贾府。</p>
贾府就算只剩个空壳子,又和太上皇一直密切联系。</p>
但四王八公的人脉不可小觑,尤其在军中还有不小声望。</p>
而王子腾如今已经在他麾下。</p>
若再让其和明显是自己人的冯渊拉上亲戚。</p>
那贾府还会远吗?</p>
贾府能不能成为拉拢四王八公,这些盘根错节的武勋之关键?</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