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二十九,冯一博风尘仆仆的到了都中。</p>
临近春节,大街小巷都是一派喜庆祥和的气息。</p>
一行人大包小裹的穿街过巷,终于回到冯府。</p>
大门外已经贴上朱红的对联,冯一博一看就知是李守中的字迹。</p>
门房一见是主人回来,连忙打开大门把众人迎了进去。</p>
冯一博简单安顿了一下,就到正堂去拜见李守中。</p>
年底休沐,李守中这几日也不用上朝。</p>
都在家中含饴弄外孙,教导贾兰读书写字。</p>
听闻冯一博回来,他领着贾兰就出来了。</p>
“恩师!我回来了!”</p>
冯一博一脸激动的上前施礼,又道:</p>
“恩师和师娘可还安好?”</p>
贾兰这时在旁乖巧的一礼:</p>
“兰儿见过叔父。”</p>
“乖,我给兰儿备了礼物,一会儿回去的时候,让人给你带着。”</p>
冯一博摸了摸他的脑袋,贾兰顿时有些害羞的缩了缩。</p>
“这边一切都好!就是你师娘时不时问我你的情况。”</p>
李守中看着两人举动,满眼都是笑意,又道:</p>
“如今总算回来了,我也算有所交代。”</p>
冯一博闻言含笑道:“让恩师和师娘担心了!”</p>
见他风尘仆仆,李守中便叮嘱道:</p>
“你先洗去风尘,咱们到书房再聊。”</p>
冯一博点点头,笑道:</p>
“待我先去洗洗,先去拜见了师娘,再找恩师相叙。”</p>
“去吧去吧!”</p>
李守中闻言点头,笑着道:</p>
“正好你师姐也在。”</p>
“师姐也在?”</p>
冯一博以为只是贾兰被送来,没想到李纨也在。</p>
不过想想倒也合理。</p>
虽然临近过年,贾府想必忙作一团。</p>
但李纨除了贾兰的事,其余一概不管不问。</p>
既然贾兰在这边,那她定然也会跟来。</p>
顺便还能和父母小聚。</p>
“自从我们来了都中,你师姐就时常带着兰儿过来,说求我帮着教导。”</p>
李守中见他疑惑,便随口解释,又道:</p>
“只是我哪有那个时间?这不年底休沐了,她就天天带着兰儿过来缠我。”</p>
别看他嘴上说着没时间,看着贾兰的眼神缺都是慈爱。</p>
对这外孙的喜爱都写在了脸上。</p>
隔辈亲自然不是随便说说的。</p>
不久之后,冯一博梳洗完毕。</p>
他换了一身书生装扮,整个人的气质立刻爆涨几分。</p>
他带着尤氏娘仨和孟姨直到了后宅,就有丫鬟挑帘招呼。</p>
“大爷回来了!”</p>
冯一博微笑点头,一矮身就进了屋里。</p>
李孟氏和李纨正在炕上坐着。</p>
听见声音,都起身相迎。</p>
冯一博连忙上前施礼:</p>
“师娘!师姐!两位安好!我回来了!”</p>
李孟氏满脸笑容,连连招呼道:</p>
“好好好!回来就好!回来就好!”</p>
李纨跟在后面笑着还礼。</p>
只是冯一博这一身装扮,竟让她有些恍忽。</p>
隐约间,好似看到了贾珠。</p>
这时冯一博转身,让出尤氏母女和孟姨,介绍道:</p>
“师娘,这位尤老安人,宁国贾府珍大嫂子的继母。”</p>
“这两位是她的女儿,二姐儿、三姐儿。”</p>
“这是我老家的奶娘孟姨。”</p>
几人纷纷过来见礼:“见过老夫人!”</p>
李孟氏早知他带了不少人回来,还以为都是金陵的老家人。</p>
没想到还有贾府的亲戚。</p>
可为什么和一个奶娘一起带来了?</p>
这岂非是有些失礼?</p>
“不知老安人过来,有失远迎。”</p>
李孟氏当即还礼,又道:</p>
“老安人可真是会教养,令爱都是嫩葱一样的人儿呢!”</p>
“这颜色比我家宫裁还俊上不少!”</p>
这夸赞倒是发自内心。</p>
李孟氏只以为尤氏母女和冯一博是路上遇到。</p>
又都是亲戚,就带回府里做客。</p>
因此也没多想,自是当作客人招待。</p>
用李纨作为对比,也是显示亲近。</p>
以前在贾府中,李纨整日藁木死灰一般。</p>
只管教导贾兰读书识字,教导小姑针黹诵读。</p>
如今父母都来了都中。</p>
时常往来之下,倒是多了几分生气。</p>
闻言竟起了几分争胜之心。</p>
当下打量起尤家姐妹来。</p>
只见果真各个貌美,都是花骨朵似的人儿。</p>
尤三姐体态风流,尤二姐长得极美。</p>
相比起自己,她们在各自的领域上。</p>
果真都超过几分。</p>
好在李纨胜在气质,倒也不至于真的就被压住。</p>
尤家姐妹这时也在打量着她。</p>
只见李纨端庄秀妍,一身书卷气都要溢了出来。</p>
好似仕女图中走出的人物。</p>
姐妹俩又知道对方的身份。</p>
是礼部尚书嫡女,又是国公府的媳妇。</p>
一时难免有些自惭形秽。</p>
“噢哟哟!老夫人过誉了!”</p>
尤老娘闻言也是受宠若惊,连连摆手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