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到小花枝巷的巷子口,冯一博的马车就停了下来。</p>
原来是贾琏的两个心腹,兴儿、隆儿两人在此候着。</p>
“冯大爷您可来了!三位大爷都到了,在里边儿等着您呢!”</p>
两人过来见礼,又在前面急急引路。</p>
刚一进院,兴儿就高声道:</p>
“冯大爷到了!”</p>
这一嗓子,屋里的贾琏、贾珍都出来迎接。</p>
冯紫英虽没急着上前,却也起身。</p>
笑盈盈的站在门口。</p>
“三位兄长……”</p>
没等冯一博把礼见完,贾家哥俩就一左一右包夹过来。</p>
几乎是把冯一博架到屋里。</p>
连拉带拽的同时,贾琏口中道:</p>
“快快快!就等你了!”</p>
一进屋,贾珍就道:</p>
“来来来,先坐这边!”</p>
冯一博被让到上座,弄得一脸莫名其妙,口中玩笑道:</p>
“什么意思?这是鸿门宴吗?”</p>
“哈哈哈!”</p>
冯紫英闻言大笑,也跟着玩笑起来,道:</p>
“鸿门宴我倒是没看出来,就看到两个临时抱佛脚的!”</p>
冯一博一听就明白了。</p>
贾府这俩是有事求他?</p>
抬眼望去,果见两人一脸笑容。</p>
却带着一丝谄媚之态。</p>
贾琏当先道:“省亲的事,一博已经听说了吧?”</p>
冯一博闻言,点了点头,道:</p>
“有所耳闻,但并未太过关注。”</p>
嘴上这么说着,心中却隐约猜到两人是什么意思了。</p>
封妃不久,就已经传出这事。</p>
朝野上下,尤其是与宫里有牵扯的人家。</p>
无不议论着省亲之事。</p>
只是明旨未发,因此并不算定下。</p>
两兄弟对视一眼,这次由贾珍起头,道:</p>
“一博,这次你就错了。”</p>
贾琏也是点头附和,又道:</p>
“你定是觉得,省亲之事与你无关,所以并未关注。”</p>
见冯一博点头,贾珍却一脸得意,笑道:</p>
“可这事说来,和你还真有关系。”</p>
贾琏也附和着,道:</p>
“不仅是你,和咱们都有关系。”</p>
兄弟俩一唱一和,冯一博也不着急,干脆继续装傻,道:</p>
“此话何解?”</p>
见冯一博似乎真的不知,贾琏便开始从头说起:</p>
“如今当今体贴万人之心,世上至大莫如‘孝’字。”</p>
“想来父母儿女之性,皆是一理,不在贵贱上分的。”</p>
大魏以孝治天下,皇帝也不能脱出一个孝字。</p>
景顺帝就一直囿于“孝”字,才会在早年被太上皇指手画脚。</p>
“当今自为日夜侍奉太上皇、皇太后,尚不能略尽孝意。”</p>
“因见宫里嫔妃才人等皆是入宫多年,抛离父母,岂有不思想之理?”</p>
“且父母在家,思想女儿,不能一见,倘因此成疾,亦大伤天和之事。”</p>
“仁”和“孝”两个字总是不分家。</p>
子曾经曰过: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p>
意思就是:仁者之心,就是能以己推人。</p>
这话说白了就是:</p>
当今圣上从自己对太上皇和皇太后的孝心,想到了宫中其他妃嫔和其父母的分离。</p>
可真是一个又孝顺,又仁慈的君主啊!</p>
但你再一想。</p>
皇帝和太上皇的对话,能随便传出宫闱?</p>
里面还都是“孝”和“仁”,是不是有点耐人寻味。</p>
作秀的味儿,是不是太冲了些?</p>
“所以圣上便启奏太上皇、皇太后,每月逢二六日期,准椒房卷属入宫请候。”</p>
“于是太上皇皇太后大喜,深赞当今至孝纯仁,体天格物。”</p>
确实至孝纯仁,就是说话不算。</p>
前面刚说“不在贵贱上分的”,又说“嫔妃才人等”。</p>
结果呢?</p>
只容许椒房卷属入宫请候。</p>
什么叫椒房?</p>
至少也得是个妃!</p>
至于其他,该如何想家还是继续想着。</p>
“因此,二位老圣人又下谕旨说:”</p>
“椒房卷属入宫,未免有关国体仪制,母女尚未能惬怀。”</p>
“竟大开方便之恩,特降谕诸椒房贵戚。”</p>
“除二六日入宫之恩外,凡有重宇别院之家,可以驻跸关防者,不妨启请内廷銮舆入其私第,庶可尽骨肉私情,共享天伦之乐事。”</p>
</p>
看看,父子俩一路货色。</p>
景顺帝说可以入宫,太上皇就说可以出宫。</p>
你仁,我比你更仁。</p>
可以建省亲别院,在家相聚!</p>
怎么样?</p>
听着极尽恩典了吧。</p>
可是……</p>
这父子俩都是在邀名罢了。</p>
否则就该直接下旨,而不是朝野物议。</p>
“此旨若是下了,谁不踊跃感戴?”</p>
“现今周贵妃的父亲已在家里动了工,修盖省亲的别院呢。”</p>
“又有吴贵妃的父亲吴天佑家,也往城外踏看地方去了。”</p>
之前还有朝臣猜测,说这是天家父子欲对贾府下手。</p>
分列四王八公的盟约。</p>
这可真是冤枉了景顺帝和天泰帝。</p>
贾府这样的废物,已经不值得他们费心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