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刘昭帮人说话,张松越没有觉得不好。</p>
反而认为是刘昭成长了。</p>
刘昭闻言却有些不好意思,还解释道:</p>
“我只是相信一博的为人。”</p>
对冯一博的为人,张松越不知可否,只笑着道:</p>
“以你的性子,还从未帮任何人说过话,今日倒是为这个冯渊破例了。”</p>
虽然只是陈述,但刘昭觉得老师误会自己了,连忙正色道:</p>
“一博虽是弟子的好友,但今日出声也只因我觉得他是一心为国。”</p>
张松越先点了点头。</p>
也不知是认同冯一博一心为国。</p>
还是认同刘昭的解释。</p>
随后又笑着问道:</p>
“但不是你的好友,你还是不会为他说话,对嘛?”</p>
这话意有所指,自然是在点拨刘昭。</p>
刘昭先是愣了一下,随后竟面露羞愧,道:</p>
“让老师为难了。”</p>
他认为自己本不该出声,让张松越改变主意。</p>
没想到张松越一听,顿失笑道:</p>
“这有什么为难的?你呀!”</p>
他虽然知道,自己这个弟子的性子。</p>
也正是因为这个性子,张松越才更喜爱他。</p>
可又不想他被这个性子所限制。</p>
张松越摇头道:“浩然你哪都好,就是心思过正。”</p>
见刘昭依旧一脸羞愧,就问道:</p>
“君子有几个朋友不是很正常吗?”</p>
说到此,张松越口中还轻声吟诵:</p>
“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p>
刘昭自然知道这是欧阳修《朋党论》所写。</p>
可还是不知道,张松越这个时候说这个是什么意思。</p>
“六一居士都说,君子有朋党,小人有利益。”</p>
张松越见刘昭一脸疑惑,就解释了一句,才又问道:</p>
“浩然,你明白了吗?”</p>
刘昭以状元之才,如何能不懂他的意思。</p>
只是这个时候,他只能装傻。</p>
“老师,我正是相信一博的为人,才帮他说话。”</p>
刘昭没有回答张松越的问题,而是继续解释着,道:</p>
“弹劾香山县,对他没有任何好处,显然他不是为自己牟利。”</p>
说到这里,他面露恳切的道:</p>
“所以,他是君子。”</p>
这就是他对张松越的回答。</p>
张松越强调的是朋党,刘昭强调的是君子。</p>
两人的话,南辕北辙。</p>
各有所持。</p>
“唉!”</p>
张松越闻言不知可否,只有些失望的叹了口气。</p>
不过他知道。</p>
有些事情,无论你如何君子。</p>
有了第一次,就难免会有第二次。</p>
他也不急于一时。</p>
徒弟慢慢教,还有的是时间。</p>
冯一博不知道,这边刘昭帮了他一把。</p>
虽然不帮影响也不大。</p>
但香山县令被申斥之后,沿海各府县都会当做是内阁的态度。</p>
自此,对所有外国人都更审慎了。</p>
另一边,和福朗思牙人一起到都中的,还有一个使节团。</p>
这事本来不归冯一博管。</p>
但闹到了朝会之上,冯一博想不知道都不行。</p>
知道这事,冯一博才有些恍然。</p>
怪不得内阁都没怎么把福朗思牙人当回事。</p>
和这件事一比,福朗思牙人那点事根本不算什么。</p>
这支使节团,是小琉球国来求援的。</p>
原来小琉球国被倭国入侵,已经灭国在即。</p>
有大臣趁乱逃了出来,险象环生的到了大魏。</p>
想请宗主国派兵帮忙收复失地。</p>
毕竟是灭国之祸,很快就闹到了朝堂之上。</p>
群臣物议沸腾,纷纷对倭国表示谴责。</p>
最后商量出的结果,是暂停倭国朝贡。</p>
直到倭国放还小琉球一众王室成员和官员,并撤走军队。</p>
这样的大事,冯一博自然十分关注。</p>
又找同僚稍一打听,就知道了具体情况。</p>
等他得知,倭国竟然只派了三千人,和一百多条小船。</p>
就把小琉球国的国都围住。</p>
尚氏国主已经被迫投降,同王子、官员等一百余人被押送到倭国。</p>
听到这个消息,他心中难以置信的同时。</p>
难免也有些痒痒。</p>
正好有流求的货船抵达,冯一博就悄然安排了些事情。</p>
另一边,乔治·史塔克一直没离开。</p>
三五不时的,就想各种办法提出抗议。</p>
对此,冯一博并未理会。</p>
鸿胪寺的人,得了上官交代。</p>
自也懒得搭理。</p>
而且不久之后,又发生一件大事。</p>
再没人顾得上福朗思牙这边了。</p>
原来,朝廷派去倭国的使节还未回来,小琉球那边就又传来易主的消息。</p>
一股海外势力,剿灭了倭国的三千大军。</p>
宣布占领小琉球。</p>
不用问,这自然是流求的手笔。</p>
接到冯一博的消息,流求就立刻安排出兵。</p>
一万精锐和数十艘大船,以剿倭为由登录小琉球。</p>
别的不说,流求军队打倭人真的是经验丰富。</p>
轻轻松松就打出了碾压局。</p>
别说三千倭人面对流求一万精锐。</p>
就算一万倭人面对流求三千精锐,都一样是送菜。</p>
分分钟就要被团灭。</p>
他们的三百条小船,撞的撞,烧的烧。</p>
只俘获了百余,收作渔船。</p>
倭国的三千正规军,全部被玉碎。</p>
之后,流求这边高调宣布:</p>
小琉球改名为小流虬,从此归到黑龙王治下。</p>
为了让小琉球岛民,更容易接受黑龙王的统治。</p>
冯一博还编造了一个传说。</p>
流求这边对外宣称,小琉球这里本来的名字就是流虬。</p>
正是黑龙王座下一条虬龙死后所化。</p>
现在黑龙王转世降临,取回此地是顺应天意。</p>
也只有黑龙王才能保护小琉球不受倭国欺侮。</p>
而且,这里归黑龙王所有,才能祭慰虬龙之魂。</p>
换句话说,就是。</p>
黑龙王要超度小琉球。</p>
大魏这边接到消息,也重视起来。</p>
不是重视小琉球灭国。</p>
毕竟也不是第一次了。</p>
而是重视这个,不知什么时候出来的巨寇。</p>
“东海黑龙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