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读网

字:
关灯 护眼
千读网 > 红楼:开局把薛宝钗带回家 > 第一百八十六章 跟我出海,给你公道

第一百八十六章 跟我出海,给你公道

满朝文武可没有几个傻子。</p>

三人接连发言之后,可以说高下立判。</p>

邹一鸣看似忧国忧民。</p>

但他只提问题,却没有解决方案。</p>

等于是在给朝廷找麻烦。</p>

刘新锁看似调查详实。</p>

实则生怕公派海外,一直推诿不断。</p>

唯有冯一博,怎么看也是一心为国。</p>

可能有人会觉得他有立功之心,但再想想,又有几人敢以身犯险,如此勇于任事?</p>

刘新锁就是最好的例子。</p>

这事本该是他的,但听冯一博主动请缨,他只在旁羞愧难安,却依旧一言不发。</p>

他好不容易推开差事,这时出声只能混个副史,实在不太合算。</p>

邹一鸣的脸色更不好看。</p>

因为风头都被抢走,可他又不能再说什么。</p>

有了冯一博出使海外的提议,那不管这个黑龙王有没有野心,都与他无关了。</p>

而和刘新锁一样,这个出海的差事,他可不想沾。</p>

张松越此时则想到月前,刘正说冯渊“一心为国”的话。</p>

不由朝刘正看了一眼,果如见他身体都挺的更直了。</p>

似在为没看错人而自豪。</p>

即使张松越阅人无数,此时也不免心生感慨。</p>

这样有股子冲劲的年轻人,满朝也就只这两个了!</p>

好在他捞了一个,倒是让人欣慰。</p>

倭患虽然还有,但早已不成气候。</p>

这一年过去,景顺帝对冯渊都快忘了。</p>

由此也可见,王子腾的老辣。</p>

战报不断的刷着存在感,才是他地位的来源。</p>

景顺帝此时听到冯一博大义凛然的话,顿时记起他曾经南下剿倭的事。</p>

知他是个能做事的,不由夸赞了一句。</p>

“爱卿果然勇于任事!”</p>

景顺帝嘴上夸赞,心中却有些犹豫。</p>

他飞快的看向张松越,却见对方正往殿中看着。</p>

听到他的声音,才回过头来。</p>

张松越只犹豫片刻,就对景顺帝微微点头。</p>

景顺帝明白他的意思,自己又沉吟了一下,才和宫人说了几句。</p>

宫人频频点头,又急急走到张松越身边,在他耳边小声说了什么。</p>

随后,张松越朝景顺帝点头。</p>

见此,景顺帝也点了点头。</p>

宫人当即宣布:</p>

“圣上有命!礼部主客清吏司郎中,兼任鸿胪寺右少卿,冯渊。”</p>

“钦命出使东海,招抚黑龙王!”</p>

冯一博连忙大礼,口中高呼:</p>

“臣,冯渊领命!”</p>

景顺帝在旁笑着补了一句:</p>

“冯爱卿此去当以安全为重,这趟差事回来,予令有重用。”</p>

这话几乎就是明示,回来又要升官啦!</p>

冯一博听了,心中暗喜不已。</p>

看来自己视死如归,一心为国的豪迈姿态,到底打动了这位皇帝!</p>

他显然不介意送自己一个锦绣前程。</p>

就是不知,这次还能不能官升四级?</p>

若是升了,就是是正三品大员,六部侍郎一等!</p>

只要自己的计划成功,倒也不是不可能!</p>

甚至……</p>

冯一博嘴角上翘,口中继续道:</p>

“谢圣上隆恩!”</p>

等朝会散了,冯一博又被人带到承庆殿。</p>

这里是内阁大老们的办公之处。</p>

其余人都已经散朝回家,只张松越和刘正在此等候。</p>

一进殿中,刘正就朝冯一博微微点头,露出一个安心笑容。</p>

冯一博这边立刻领会,知道此行必定无碍。</p>

他连忙上前施礼,口中轻呼:</p>

“冯渊见过老师!”</p>

张松越点点头,也不寒暄,就直接道:</p>

“此次你去招抚,可以便宜行事,一切以自身安全为重。”</p>

冯一博连忙道谢:“多谢老师关心,学生定然不负嘱托!”</p>

他当然有信心完成任务,而且他还可以保证:</p>

自己想完成什么样,就完成什么样。</p>

张松越见他模样,有点怕他过去硬扛,便又叮嘱道:</p>

“如果他并无建制称王的想法,可以招他做个宣慰使,他执掌的地盘,可划做流虬宣慰司。”</p>

</p>

“如果他建国,那就让他献上国书,就可成为大魏海外藩篱。”</p>

冯一博对此行,心中早有定数。</p>

张松越说的这些,都不是他想要的。</p>

不过此时,他自然不会争辩,而是恭谨道:</p>

“多谢老师指点,学生知道了!”</p>

张松越点点头,有补充道:</p>

“我和圣上商议过,可以册封他为流虬王,并予以朝贡资格。”</p>

这其实几乎是必然的。</p>

大魏虽是宗主国,但对海外其实并没什么统治力。</p>

就算对方内乱,大魏也是坐等平息。</p>

之后就是,谁来请封,就封谁。</p>

若是两股势力,谁也压不倒谁。</p>

那大魏一般还是倾向,之前就有藩属关系的势力。</p>

或者,也可能两边都成为大魏藩属。</p>

张松越因为之前刘正的话,再加上前几次的表现。</p>

现在是比较相信冯一博一心为国的。</p>

所以,他生怕冯一博学班超,或者王玄策。</p>

虽然感觉冯一博不是那种自不量力的人。</p>

但他主动请缨,毕竟有些立功心切的嫌疑。</p>

万一触怒黑龙王,惹出什么不必要的麻烦。</p>

那还不如不出使。</p>

“所以,你便宜行事,只要他对大魏没有敌意,这件事就成了。”</p>

张松越的意思,很明显了。</p>

就是让他一切以稳为主。</p>

可惜,冯一博想要的,比这多太多了。</p>

也不知道,他若是说出来,这位首辅会有什么样的反应。</p>

不过现在他自然不能说,不然定要引起张松越的怀疑。</p>

只能等他回来的时候,才知道那样做,大魏会有什么反应。</p>

“老师放心,我家在海外也有点小买卖,与流求那边有些往来。”</p>

冯一博在都中的买卖,都在明面上摆着,</p>

与其遮遮掩掩,不如自己说破来的爽快。</p>

见张松越和刘正都有些惊讶,冯一博就解释道:</p>

“我在都中做的木材生意,就是从那边运来的木料。”</p>

他的木材生意,很多人都知道是在海外运来。</p>

但知道是流求运来的,其实并不多。</p>

冯一博直接说出来,就是要给张松越一个假象。</p>

这个假象,就是让张松越以为他信心的来源。</p>

是与流求的生意往来。</p>

而非仅仅是靠一腔爱国之心。</p>

这样的理由,比他一心为国,更能站得住脚。</p>

不然,仅凭他勇于任事,急于立功,难免让人觉得虚浮。</p>

对于买卖的事,冯一博一开始也没打算遮掩。</p>

而是想在合适的时候,再慢慢让人知道。</p>

现在正是一个合适的时机。</p>

从始至终,他要遮掩的,就只是黑龙王的身份。</p>

至于和黑龙王有所勾结什么的,反而没谁在意。</p>

至少现在还不是敌对势力。</p>

如此以来,他主动揭破和流求有生意往来。</p>

反而更没人怀疑到他。</p>

说到这里,冯一博自信一笑,口中道:</p>

『加入书架,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