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敬殿中,兄弟俩还在猜测黑龙王的身份。</p>
甚至将目光放在了甄家身上。</p>
却不知,真正的黑龙王才从宫里出来没多久。</p>
冯一博刚一出宫,长随大平就上前将他迎入马车。</p>
随后一路直奔城北。</p>
这次回来,冯一博还不及回家。</p>
只在下船时候,打发人回去通报了一声。</p>
他就先来呈奏了。</p>
此时一到冯府外,已有数十下人在外迎侯。</p>
新建的冯府规模庞大,仆从自然也不止原来那一点。</p>
有的新采买的,甚至还是第一次见到冯一博本人。</p>
“恭迎大爷回府!”</p>
大平搀扶着冯一博下了马车,面前立刻拜倒一片。</p>
可能是近乡情怯的原因,让冯一博不禁有些恍忽。</p>
他这一去大半年,早已习惯众星拱月一样的生活。</p>
如今回到这边,这点场面自然不算什么。</p>
出差一趟半年多,自然也不会空手回来。</p>
亲朋好友都有海外稀罕物相送,阖府下人自也都跟着沾光。</p>
早在回来之前,冯一博就已经打发人回来打理。</p>
这时他只需一句话:</p>
“赏!”</p>
顿时迎接的众人欢声雷动,拜谢不已:</p>
“谢大爷恩赏!”</p>
“大爷官运亨通!”</p>
“……”</p>
这边自然不会如黑龙府那般奢靡,给的还是铜钱。</p>
不过除了赏钱,冯家的老人还都有海外特产分了下去。</p>
一时间,也是阖府上下喜气洋洋。</p>
比过年的时候还要热闹几分。</p>
冯一博不再理会这些,进了中门直奔别院而去。</p>
那里是李守中的院子。</p>
他一进屋,就发现众人早就齐聚于此。</p>
显然得了信儿,知道他会先来这边。</p>
所以都在李孟氏这边等他。</p>
尤老娘带着尤二姐儿、尤三姐儿,还有妙玉、孟姨等,都伺候在李孟氏身边。</p>
一见冯一博进来,这些女卷都各自欣喜。</p>
李孟氏更是直抹眼泪,口中道:</p>
“一博你回来了?”</p>
见此,冯一博连忙上前大礼,激动道:</p>
“让师娘担心了!”</p>
“回来就好,回来就好!”</p>
一众人见面相叙,自不必多提。</p>
之后冯一博又将礼物一一分发,让人带了礼物送去亲友处。</p>
好叫人知道他已经回来了。</p>
除了林如海那边,还有夏秉忠、张松越等,也都按长辈份例送了过去。</p>
刘正、杨明新、冯紫英、贾雨村、王济仁等虽也有礼,但都要再次一等。</p>
还有成车的礼物,运往宁荣两府。</p>
其中大部分是往荣府去的,宁府只照比次一等的送了一份去。</p>
荣府那边梨香院和贾府是分开的,但都是按照最高标准。</p>
毕竟一个是岳母,另一边也有史老太君这样的长辈在。</p>
至于贾府宝玉和三春等姐妹,就没单独送了。</p>
都包含在荣府的那一份里。</p>
只有贾兰和贾琏那边的大姐儿,都单独给了一份。</p>
回来的时候,冯一博就特地叮嘱过。</p>
以后给贾兰送什么,也都给贾家大姐儿带一份儿出来。</p>
众人只以为他和贾琏关系亲厚,倒是没有多想。</p>
却不知,他在回来之前,王熙凤可是好陪了他几日。</p>
导致接连几天睡觉都不能躺着,只能趴着。</p>
这般辛苦,冯一博自然不会让她白白受累。</p>
对于她托自己照顾多大姐儿的小小要求,哪里还会拒绝?</p>
其实就算没有王熙凤的交代,冯一博也会如此。</p>
毕竟可卿那边,父亲兄弟都接了过去。</p>
王熙凤看着肯定眼热,但又不能把她的亲卷也接过去。</p>
帮忙照看一二,也是分数应当。</p>
这边都安排完了,天色也渐渐暗了下来。</p>
冯一博就思索着,今天该先去哪屋。</p>
走了半年,他都已经忘了之前轮班到谁了。</p>
这时李守中从部里下班,派人过来召他去书房说话。</p>
冯一博连忙停下思索,直奔李守中的书房。</p>
一进门,就见李守中起身相迎,正抚须含笑看着他。</p>
“恩师!”</p>
冯一博连忙上前参拜,被李守中一把扶住。</p>
“一博你这次做的好啊!真是长我大魏的威风!”</p>
李守中这时开口,显然也有些激动。</p>
身为礼部尚书,对于献土归附,还有加封之事,自然是要参与的。</p>
甚至还要提出相应意见。</p>
其实白日里,两人也已经见过一面。</p>
只是太过仓促,来不及多说。</p>
所以李守中一回来,就把冯一博叫来相叙。</p>
“恩师过奖,不过侥幸罢了。”</p>
冯一博腼腆一笑,谦虚了两句,又道:</p>
“我一走半年多,让恩师担忧了。”</p>
李守中正笑的嘴都合不拢,闻言摆手,口中不停道:</p>
“回来就好,何况你此去是办正事,又立下泼天之功。”</p>
师徒俩一边说,一边到书房中相对而坐。</p>
李守中笑意不减,还忍不住透露道:</p>
“明日朝会上,你又要出尽风头,想必满朝文武都要羡慕不已!”</p>
这事目前虽已定下,但也还处于保密阶段。</p>
即使冯一博这个当事人,也不该提前知晓。</p>
不过此时没有别人,李守中才忍不住透露些许。</p>
他参与了最终商议,还对献土归附,还有加封之事也都发表了看法。</p>
只是为了避嫌,在冯一博的恩赏上,李守中并未出过一言。</p>
可即使如此,在他看来,这份恩赏也足以让满朝文武惊掉下巴!</p>
当然,惊讶归惊讶。</p>
毕竟这样的大功,谁也说不出反对的话。</p>
冯一博也知道轻重,虽然有些好奇,但也并未深问。</p>
左右明日朝会便知结果。</p>
现在问了,除了让恩师违反原则,没有任何益处。</p>
况且就算知道,也没有任何改变的可能。</p>
还不如留个惊喜,明日便知分晓。</p>
因此,冯一博闻言,只笑着道:</p>
“侥天之幸罢了,此去颇为顺利。”</p>
随后李守中又问了些在流求的事,冯一博都一一作答。</p>
基本上,都是对景顺帝说的那些。</p>
听的李守中频频点头,丝毫没有起疑。</p>
他成为礼部尚书也有两年,如今地位越发稳固。</p>
不少亲朋故旧,还有早前的学生弟子,都纷纷来投。</p>
虽然他需要羽翼,还是收了些门人。</p>
可经历了之前的冷遇,李守中心里自然明白,谁才是最值得他相信的那个。</p>
</p>
因此,冯一博说的每一句,他都当了真。</p>
两人谈到深夜,方才放冯一博回去。</p>
毕竟舟车劳顿,又加上白天觐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