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读网

字:
关灯 护眼
千读网 > 红楼:开局把薛宝钗带回家 > 第二百一十八章 诗社定名,黛玉微酸

第二百一十八章 诗社定名,黛玉微酸

冯一博本来无所谓,但见宝玉抢话,便笑着道:</p>

“诗云:‘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还有‘梅花香自苦寒来’,可见寒梅虽好,却带一丝愁苦。”</p>

众人闻言纷纷点头。</p>

这两句都是赞颂梅花能吃苦的,在场众人都没吃过什么苦,自觉与寒梅社的含义不搭配。</p>

尤其是“梅花香自苦寒来”这一句,全句为:</p>

有田不耕仓禀虚,有书不读子孙愚。</p>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p>

宝玉虽然有些才干,却也不喜读书。</p>

这里的读书,自然说的是四书五经一类的正经书。</p>

若是闲书宝玉读得最欢。</p>

这话一出,宝玉顿时有些讪讪,不好再随便搭茬。</p>

只见冯一博沉吟半晌,想便笑着道:</p>

“正所谓‘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现在正好是冬季。”</p>

这句话是《千字文》中的话,诸人自然耳熟能详。</p>

“你们起社作诗,也是学识积累的过程,就如农人收获之后,将过冬物资贮存起来。”</p>

冯一博也是联想到自己的近况,算是有感而发。</p>

冬藏除了贮藏过冬物资的意思,也指鸟兽在冬季蛰伏。</p>

他现在不就如蛇熊冬眠?</p>

只待春暖花开时,就会勐然出洞。</p>

给与敌人致命一击!</p>

黛玉结合时令,顿时脱口道:</p>

“‘冬藏社’?”</p>

冯一博含笑点头。</p>

“这个好啊!”</p>

“多谢姐夫勉励!我们一定勤于积累,不负社名。”</p>

见众人叽叽喳喳,但再无人反对。</p>

冯一博才笑着告辞离开。</p>

众人目送他离开,又热闹起来。</p>

尤家姐妹见香菱都有了别号,真是一脸的羡慕。</p>

可惜她们虽也识得几个字,却远达不到作诗的水准。</p>

明显参与不进这样的活动。</p>

李纨看到她们两个神色,便想着帮师弟周全一二。</p>

知她们不善此道,便说道:</p>

“你们两个也起个别号吧,帮我们誊录监场可好?”</p>

作诗不行,誊录监场还是没问题的。</p>

听闻也能参与,尤二姐当即点头答应,更是报以感激道:</p>

“能沾染些文华之气,求之不得,大姑奶奶尽管吩咐,我们就算端茶倒水也行。”</p>

她最需要别人认可,话里话外将自己放得极低。</p>

倒显得有些可怜兮兮的。</p>

尤三姐对此倒也无可无不可,笑着应道:</p>

“我们姐妹不会作诗,能凑个热闹最好不过。”</p>

宝钗见她们姐妹神色,也笑着道:</p>

“你们是在象山一起跟的爷,又是姐妹,不如你们一个叫‘象山娥皇’,一个叫‘象山女英’,如何?”</p>

这话一出,黛玉又是小脸一红。</p>

娥皇女英,她和宝钗何尝不是?</p>

甚至她和妙玉也是如此。</p>

不过见宝钗并无暗指她的意思,别人也没往她身上多想。</p>

黛玉才微微放心,心虚的挪开目光。</p>

看向远处。</p>

正室夫人发话,两个小妾自是应允。</p>

李纨这个掌坛又四处巡视,想看看还漏了谁。</p>

先见贾兰和贾环两个,显然对这些诗词并不感兴趣。</p>

都忙着吃果子,连眼皮都不曾抬一下。</p>

李纨见此轻笑摇头,又看向其余人等。</p>

“史大姑娘,二姑娘、四姑娘,就剩你们了,想起个什么?”</p>

迎春闻言,连忙摆手,道:</p>

“我们又不大会诗,白起个号做什么?”</p>

三春其实都会作诗。</p>

只是迎春和探春两个,不如黛玉几人那样擅长罢了。</p>

说来,四春姐妹各有所长。</p>

文人四艺中,元迎探惜对应琴棋书画。</p>

迎春平日钻研棋谱,惜春更多时候醉心画技。</p>

两人性子又一个软弱,一个孤僻。</p>

对作诗这样的事,一个大多默默欣赏,一个则是冷眼旁观。</p>

不是必要,都不想参与。</p>

探春平日和两个姐妹最亲近,就劝道:</p>

“虽如此,也起个才是。”</p>

探春年纪小,还在贪嘴。</p>

这时还默不作声的吸着椰汁。</p>

宝钗见此,便也帮着道:</p>

“她住紫菱洲,就叫‘菱洲’,四丫头在藕香榭,就叫‘藕榭’就完了。”</p>

见两人没反对,大家就当她是默认了。</p>

这时李纨便看向史湘云,道:</p>

“现在就剩史大姑娘了,谁有好的,快快说来!”</p>

史湘云想了半天,这时却为难道:</p>

“我们家里如今虽有几处轩馆,我又不住着,借了来也没趣。”</p>

说到这里,她眼巴巴的看着宝钗,道:</p>

“宝姐姐既是地主,不如借我个地方来取吧?”</p>

宝钗见她的无赖模样,调笑道:</p>

“既是你说了,那便借你一用,这里原是一处坡地,要不你就彷东坡居士,叫个‘渣子坡居士’?”</p>

</p>

这倒也不是乱编,这里原本就是北山根下的渣子坡。</p>

黛玉也知这里原来的名字,当即笑着拱手道:</p>

“见过‘渣子坡居士’!”</p>

探春也掩口轻笑,附和道:</p>

“这个比‘东坡居士’还别致不少呢!”</p>

“哈哈哈哈!”</p>

“咯咯咯!”</p>

众姐妹兄弟都笑作一团,就连贾兰都跟着一起笑。</p>

湘云闻言自是不依,上前拉住宝钗,口中嗔道:</p>

“宝姐姐怎么和林丫头一样坏了!我才不作甚‘渣子坡居士’!”</p>

黛玉正掩嘴轻笑,闻言不满道:</p>

“明明是宝姐姐起的,却说是我坏!”</p>

忽地她想到一个好后缀,道:</p>

“对了,咱们这里在北山根儿,不如就叫‘北山旧友’,如何?”</p>

“这个好!”</p>

“旧友用的好!”</p>

众人齐声夸赞,湘云闻言也觉恰当,当即称谢:</p>

“多谢林姐姐不计前嫌,为我取号!”</p>

李纨再巡视一圈,见就剩贾环和贾兰没有别号。</p>

便做主不带他们。</p>

这倒并非是有什么偏见,反而是对他们的爱护。</p>

李纨觉得,他们爷们儿还是该正经读书的时候。</p>

若和一群莺莺燕燕每日里风花雪月,难保不成下一个宝玉。</p>

当下李纨自不多待,就高声道:</p>

“好了好了!现在别号也都有了,社名也都有了。”</p>

众人都安静下来听她讲话,李纨拿出平日带小姑们针黹诵读的架子,道:</p>

“序齿是我大,你们都要听我这个掌坛的主意,管教说了,大家合意。”</p>

“哎呀!”</p>

李纨正说着,黛玉忽地轻呼一声。</p>

只见她有些懊悔的道:</p>

“刚忘了让冯家哥哥这个发起人也取个别号了。”</p>

宝钗闻言抿嘴一笑,道:</p>

“稍晚些我让他补上一个就是。”</p>

她本是好意。</p>

可却不知,黛玉听了她的话,顿觉心中有些失落起来。</p>

『加入书架,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