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还以为要打半天官司,没想到他大大方方的就说了出来。</p>
但想到他此前的性格,又觉得合理。</p>
当下,冯一博心中盘算着如何应对。</p>
对方直来直去,他却只能先打了句哈哈,道:</p>
“哦?我一个闲赋在家的勋臣,哪里管得到千里之外的事。”</p>
仇鹏闻言也不生气,竟然一副无所谓的模样,道:</p>
“这个我不知道,他们的意思我都说了,至于行不行,你想好了就告诉我一声。”</p>
每一句话都这么直接,让冯一博还有些不好接。</p>
他只能苦笑着,也不再绕弯子,直接问道:</p>
“那万里兄可否说说,是谁让你来找我的?”</p>
“新贵。”</p>
仇鹏轻轻吐出两个字,却并没说具体是谁。</p>
不过,他又补充道:</p>
“我爹不在都中,他们对我多有照顾,而且我也早想来你这看看,所以就来了。”</p>
冯一博有感于对方的坦率,叹道:</p>
“万里兄还是那么直接。”</p>
很显然,仇鹏虽然直接,但也仅限于该说的话。</p>
不该说的一句没有。</p>
如此一来,他进院时提的王府……</p>
见冯一博沉吟不语,仇鹏又挑眉道:</p>
“没事,你慢慢想,想好了告诉我就行。”</p>
冯一博拿起茶杯喝了一口,才道:</p>
“万里兄亲自出马,这个面子我一定会给,但你们想做什么也要快点。”</p>
顿了顿,他又补充道:</p>
“因为,对方可能坚持不了多久。”</p>
“哦?”</p>
仇鹏一愣。</p>
虽然他向来看不上开国勋贵那些人,但也深知对方盘根错节,树大根深。</p>
两边争斗从未停过,新贵却很少占到太大便宜。</p>
若非景顺帝有意无意的偏向他们,那些开国勋贵早把新贵吃干抹净了。</p>
“不瞒万里兄,他们把我撵回家,我自然要让他们知道些厉害。”</p>
这事瞒不住,冯一博也没想着瞒。</p>
但他肯定也不会轻易承认。</p>
只是今天当着仇鹏的面,他必须把话说透。</p>
免得这位直性子的兄台,传话传的不到位。</p>
事后再问,他就不会承认了。</p>
“可他们若把我请回去,我也不好太过,顶多推迟一阵,不能真的翻脸。”</p>
顿了顿,冯一博又补充道:</p>
“毕竟,有贾府的面子。”</p>
他一番手段,主要是让这些人知道他不好惹。</p>
以后说不得还要通过他们给自己方便。</p>
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p>
只要立威一次,让人不敢再轻易招惹他。</p>
同时,东海郡也能稳定发展。</p>
就达到了冯一博的目的。</p>
“嘁!”</p>
听到贾府,仇鹏有些不屑一顾,还道:</p>
“就宁荣二府那群废物,也值得你给面子?”</p>
冯一博一愣。</p>
虽然贾府只是个幌子,但也是个合理的幌子。</p>
他听仇鹏的话,不由疑惑道:</p>
“且不说我恩师和荣府是亲家,刚刚万里兄还说羡慕我两房妻室,难道不知我两房妻室都是贾府外甥女?”</p>
他和贾府的关系,大多在荣府这边。</p>
都中很少有人不知道。</p>
“你不提,我倒是忘了这茬。”</p>
仇鹏有些不好意思的抓了抓鼻子,又奇怪道:</p>
“可他们怎么不讲亲戚面子,还弹劾你?”</p>
这话若是别人说来,就有挑拨之意。</p>
但以仇鹏憨直的性格,却也不至于让人多想。</p>
冯一博闻言笑了笑,直接道:</p>
“因为我不想站队。”</p>
这话已经不是暗示,而是纯纯的明示了。</p>
哪怕是傻子,也能完整的将意思传回去了。</p>
果然,即使仇鹏憨直,也听懂了。</p>
他点点头,道:</p>
“这话也是对我们说的吧?”</p>
说完,也不等冯一博回应。</p>
他又一副无所谓的模样,点头道:</p>
“行,放心,我一定带到。”</p>
“那就多谢万里兄了。”</p>
冯一博见他明白自己的意思,当下拱手,又道:</p>
“我已让人备了酒席,咱们喝几杯去!”</p>
仇鹏闻言眼睛一亮,笑道:</p>
“正好见识一下你的酒量!”</p>
就在新旧勋贵暗中较劲的的时候,江南甄家的人也奉旨到了都中。</p>
一行人急急出发,等到了都中的时候,老太妃已经卧床不起。</p>
于是只派了些跟随的婆子,去各家送礼请安。</p>
与此同时,还有一封奏折。</p>
由守在老太妃身边的忠顺亲王,直接递到了景顺帝的面前。</p>
“都这个时候了,甄家还有心思弹劾冯渊?”</p>
景顺帝看了奏折,一脸莫名其妙。</p>
他以为,老太妃病重,甄家应该知道自己及及可危。</p>
没想到,来人探望老太妃,不想想怎么解决问题。</p>
还想着弹劾冯渊?</p>
而且,还是在冯渊已经挂冠之后。</p>
这不是“戴斗笠打油伞”,多此一举吗?</p>
“说他和东海郡牵连甚深,在很久以前就有所勾结。”</p>
景顺帝有些不知如何形容,看向忠顺亲王,问道:</p>
“这种明摆着的事,用他说?”</p>
忠顺亲王闻言也面露无奈,叹道:</p>
“若是冯渊和东海郡没些关系,东海郡王能听他的献土投诚?”</p>
两兄弟都不傻,自然不会轻易相信冯一博那套惺惺相惜的鬼话。</p>
不过,结果对了,他们才不想追究过程。</p>
“真是没事找事,这些开国勋贵都已经把冯渊弹劾下野,还没完没了?”</p>
景顺帝把奏疏随手扔在一边,摇了摇头,道:</p>
“甄应嘉还说,是冯渊和东海郡王勾结,把他的船队劫掠一空。”</p>
忠顺亲王闻言皱眉,问道:</p>
“他们可有证据?”</p>
“有什么证据?全是猜测!”</p>
景顺帝没好气的说了一句,又对忠顺亲王道:</p>
“你去告诉甄家一声,找理由找的靠谱一些,别盯着一个辞官的人弹劾。”</p>
</p>
顿了顿,又冷笑着补充道:</p>
“还有,若以为这样就能拖下去,就等着抄家吧!”</p>
忠顺亲王也露出一丝狰狞,好似放了很久的网就要收上来了。</p>
“是!我这就去!”</p>
“等等!”</p>
忠顺亲王刚要离开,景顺帝又叫住他。</p>
似乎压了压怒气,又道:</p>
“还是先算了,免得传到老太妃耳朵里,影响她的病情。”</p>
想到老太妃的病情,景顺帝显然有些烦躁。</p>
“再等等吧,让老太妃清净些日子。”</p>
说完,他摆了摆手,示意忠顺亲王退下。</p>
正这时,有宫人在外禀道:</p>
“陛下,内阁让人送来的奏折。”</p>
景顺帝看了身旁的夏秉忠一眼,他立刻宣道:</p>
“送进来吧。”</p>
两个小太监各自捧着一摞,往御桉上一放。</p>
这么多?</p>
景顺帝心中有些奇怪。</p>
他今日已经批阅了不少,怎么还有这么多?</p>
难道出了什么事?</p>
想到这里,他连忙翻看起。</p>
可越看越是惊讶,同时也越看越快。</p>
接连数十道奏疏,除了前几本看了个大概。</p>
后面扫两眼就放下了。</p>
等全都看完,景顺帝的眉头紧锁,口中疑惑道:</p>
“这帮人搞什么鬼?”</p>
数十道奏折,竟然内容大差不差。</p>
都是保举冯渊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