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从最开始的混乱词句就能看出,当时这个人还相信着自己能够逃出动物园。</p>
他似乎是获得了很多信息,但又十分混乱,最终决定通过“写下来”这种方式帮助自己捋清。</p>
而现在看来,这种方式的确有效,至少对于他理清楚头绪是很有帮助的。</p>
作为他这一决策的受益者,夏洛克的心中也充满了感激……</p>
……</p>
第一条……</p>
</p>
这是到目前为止所有获得的信息里,首次提到了动物与人类之外的名词。</p>
“它”是什么?</p>
夏洛克不知道。</p>
但很明显,动物园和海洋馆里的一切,应该都是因为“它”。</p>
而“它”……</p>
应该就是一切污染的源头!</p>
</p>
在这里,基本上提到了迄今为止的规则里所提到的所有动物,这也就说明,这些动物都和“它”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p>
猿猴和白狮子,很容易就让人联想到之前那张纸团上的话:</p>
</p>
这也就说明,“猿猴”和“白狮子”对人类来说是同为“友善阵营”。</p>
然后是水母和兔子,乍一看似乎有些奇怪,因为在之前的推测中,水母的作用应该是和白狮子差不多。</p>
但仔细想想,白狮子的作用如果是“压制污染”,的确不可能对“它”起到“安慰”作用……</p>
相反,作为规则中提到的第一个动物,也是推测中被污染者发生变化后的第一种形态,“兔子”就像是“它”的使者。</p>
“使者”替“它”做事能让“它”开心,这也是一种变相的“安慰”,这也就和水母能令人“心安”的能力产生了联系。</p>
最后,是大象和山羊,根据前面的推测,它们都是深度污染的产物。</p>
如此来看,说它们是“它”的玩偶,也就完全能说得通了。</p>
因此,从第一条上能得到的新信息就有:</p>
1、“它”的存在。</p>
2、“水母”和“兔子”是有所关联的。</p>
第二条……</p>
</p>
直接就说明了白狮子会在两种情况下出现“咬人”这一举动。</p>
其一,这个人受到污染,但还有救。</p>
这应该是自己之前的那种情况,但有救的人被咬后,还是会成为“黑色工作服”。</p>
其二,这个人受到了深度污染,变成了“兔子”、“大象”或者“山羊”,而且在动物园的《员工守则》里也提到,要将“逃跑的兔子”引到狮子园区,这应该就属于“没救的人”。</p>
这种情况下,遇到白狮子或许便会被直接咬死,但还不知道是否会有别的变化发生。</p>
</p>
这再次说明了白狮子的重要作用,这也是目前已知的,唯一能够稍稍对付“它”的方法了。</p>
第三条……</p>
</p>
这直接让夏洛克想到了自己拿到黑色工作服时听见的笑声。</p>
看样子,“换衣服”这一举动,尤其是“工作人员更换其他颜色的衣服”,是会被“它”注意到的,这也让夏洛克心生警惕。</p>
好在,自己是按照规则在做,应该问题不大。</p>
至于这一条后面的潦草字迹,夏洛克直接无视了。</p>
他不明白在这种地方突然写上这么一句有什么作用,只能暂时先将其放在一旁。</p>
第四条……</p>
</p>
这一点引起了夏洛克的注意,因为在他原本看来,大象区的保安应该也只是“蓝色工作服”之一,只不过是专门处理“戴着兔子耳饰的人”的人员。</p>
但现在来看,或许并不只是这个样子,大象区的保安或许是有着自己的特殊之处的。</p>
比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