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上,时辰到了。”李老太监在门口轻声提醒道。</p>
“知道了。”</p>
朱克臧语气平静,但他那漆黑的眸子中闪烁着精光,足以看出他此刻内心并非波澜不惊。</p>
因为今天过后,他就不再是延平王,而是皇帝陛下了。</p>
身着崭新衮服的朱克臧起身推开了房门,准备去迎接他人生新的篇章。</p>
......</p>
1682年十月一日,天还未亮,潘阿强便派遣钱延带着第一营严密驻守东宁府城各道大门,自己则亲自带兵驻守王城各处。</p>
凯旋门作为奇观,肯定得在这次登基仪式亮相。</p>
只见凯旋门伞盖卤簿仪仗陈设,地上铺就这长长的红毯,布满了丝绸彩带和旗帜鲜花。</p>
凯旋门的两侧,布满了盛装打扮的宫女和近卫军的军乐队。</p>
他们都在此处静静等待朱克臧的到来。</p>
到了吉时,王城各处钟鼓齐鸣,朱克臧身穿明黄色的衮服,头戴冕琉冠,在十几位文武大臣的陪同下。</p>
由一千名近卫第一镇士兵组成的仪仗队,护卫着朱克臧,乘坐工部新建造的龙辇前往凯旋门,去进行登基仪式。</p>
这架龙辇,前面由六匹骏马驾驭,车身镶嵌有来自吕宋都护府金银玉器,宝石珍珠。</p>
车身还凋刻有龙凤图桉,尽显皇家的尊贵豪华气派。</p>
朱克臧的龙辇在慢悠悠前进着,凯旋门外的广场上,文武百官已经分成左右两列,静静等待着登基仪式。</p>
终于,朱克臧龙辇缓缓在广场前停了下来。</p>
一身衮服的朱克臧下来了!</p>
当即,军乐手奏响钢铁洪流进行曲!</p>
明郑文武百官和宁靖王朱术桂开始几次劝进,在劝了两次之后,朱克臧没有再拒绝!</p>
登基前肯定要劝进一番的,先谦虚一两次,群臣再继续劝,那就只能当仁不让了,他朱克臧不当大明皇帝,谁敢来当?</p>
在众人期待的目光下,朱克臧答应了!</p>
这下子,陈永华、刘国轩、杨英等文武官员们就按照礼仪行跪拜大礼,山呼万岁!</p>
看着前面跪着数百人,朱克臧饶是为这一天已经准备了很久,甚至都已经一个人自行排练过,但是心情还是颇为激动乃至紧张。</p>
连说出众爱卿平身这句话的时候,如果仔细留意的话,会发现朱克臧带着一丝颤音。</p>
当皇帝,人生第一次,可以理解。</p>
这个时候,现场的官员们一个个都是兴高采烈的,自然没人会注意到朱克臧的紧张一刻。</p>
等劝进结束后,紧接着就是正式的登基大典。</p>
这次登基大典,朱克臧全权交给礼部去办的,要求是务必从简,无论是花费还是流程,不要太麻烦,能省则省。</p>
隆重的登基大典既是皇权和身份的象征,又意味着百姓和官员对新皇帝的欢迎和期待</p>
然而历史总喜欢开玩笑,登基典礼越隆重、花费越高的皇帝,往往奢靡无度,百姓们根本无法感受到皇恩的浩荡。</p>
反而那些典礼从简的皇帝,执政时往往会注重减轻百姓的负担,开创出繁荣安定的社会局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