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于是哈雷又不厌其烦,向前继续搜寻关于彗星的记载,他发现1456年、1378年、1301年、1245年,一直到1066年,都有彗星的记载。</p>
而这些彗星出现的时间,间隔的时间也非常接近,大概都是76年,所以他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推测,即:这些次彗星,其实都是同一颗。</p>
正是基于这种推测,他才敢断言,在76年后,这颗彗星还会再次回归。</p>
而这颗彗星降临时,当时刚和荷兰打完仗,老百姓纷纷担心这是不好的征兆,都在担心那些红毛夷会不会卷土重来。</p>
好在,朱克臧还是懂点科学的。</p>
他便把未来哈雷的研究结果,包括运行轨道和来往周期,都放在东宁日报上,才缓解了老百姓的恐慌情绪!</p>
因为哈雷是在公元1705年才发表的文章《彗星天文学论说》,而朱克臧1682年就把彗星理论提出来,因而后世的天文学家,将这颗彗星命名为:神武彗星,以纪念伟大的大明神武皇帝朱克臧对天文学的贡献。</p>
一番格物致知的研究理论摆了出来,老百姓都选择相信朱克臧,因而他的治下,没有发生什么大问题,不然郑克臧也不敢在十月份登基了!</p>
不过扫把星不算啥,这次展现神迹,谁还记得扫把星的事情。</p>
登基以后,朱克臧便在考虑周期论这个件事,历史上各种强大的王朝都逃不脱这个宿命。</p>
他也怕自己死后,一手捣鼓出来的新大明帝国轰然倒塌。</p>
因而,登基后的第三天,朱克臧就全力以赴投入到奠定大明万世之基的大事。</p>
那就是制定一部《大明宪法》。</p>
承天府皇城内,朱克臧的朝会上,人声鼎沸,都在议论纷纷,讨论朱克臧提出的制定宪法的事宜。</p>
对了,东宁府在朱克臧登基后已经改回它原来的名字:承天府!</p>
这是国姓爷起的名字,改回来后,朱克臧顺势就把承天府定为了临时的首都,等打垮鞑清,再来看看正式的首都放在哪里好。</p>
另外,像东宁制造总局这样的名称,已经被改名了大明皇家制造总局!</p>
东宁军校,则改为大明皇立军校,神武皇帝朱克臧依旧为校长。</p>
回归到朝会上,朱克臧对着群臣说道:“朕的大明,虽然也叫大明,但实际上却是一个新朝了。新朝就得有新气象、新风气,因而,朕决定与各位研究,制定一步《大明宪法》代替《皇明祖训》!”</p>
朱克臧的话,引起底下臣子的一致认可,毕竟这个新大明,是他们和朱克臧的努力成果,自然得重新研究一套规矩。</p>
而且,经过登基那天的神迹,各位大臣都不太敢反对朱克臧的话了,毕竟,这是一个有神仙背景的皇帝,惹不起啊。</p>
另外朱克臧当皇帝后,陈永华已经从东宁总制使升级为大明内阁首辅了!</p>
除了陈永华,也没人有那个能力。</p>
内阁首辅陈永华当即说道:“《皇明祖训》距今已有二百余年,许多规矩都已经落后于时代了,确实应当进行革新!”</p>
吏部从五品员外郎顾诚则直接狂热道:“吾皇圣明!”</p>
户部从五品员外郎陈信,也附和道:“吾皇圣明!”</p>
随着他俩的起哄,朝会上满是对朱克臧皇帝的赞美之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