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次南征,契丹纵容士兵掳掠,广泛搜刮,种种惨况不忍卒睹,人神共愤。</p>
民间有壮士奋勇反抗保护乡里,大小势力兔死狐悲聚兵反击,加上后方不稳,逼得契丹不得不撤兵北返。刘元世乘势而起,立国称帝。</p>
隐谷当然无法容忍契丹这种暴行,这会导致辛苦建立的制度被成建制的扫空,哪怕军阀混战也不会杀的这么彻底。</p>
四灵一方呢?</p>
支持郭武的总堂位于北汉境内。</p>
护圣营护自前朝覆灭后一直屯兵凤翔府,扼守关中,护卫长安,同时威逼蜀地。</p>
</p>
北汉的前朝都城是梁州。赵仪就是现在的梁州骑兵指挥使,镇北王的王城就是梁州,所以他也算是镇北王的禁军首领。</p>
总之凤翔府和梁州相距很远。</p>
所以当护圣营赶到的时候,契丹兵已往北退。</p>
白虎上执事见梁州及其附近惨状,立刻下令抛却辎重,一路穷追不舍,最后斩契丹皇帝于燕云十六州前,取其头颅祭典中原亡魂。</p>
这是契丹第一位皇帝,并且攻入中原,生俘中原皇帝,更以中原皇帝仪仗进入其都城,于其皇宫立国。可以说为契丹立下了不朽功勋,结果竟然惨遭横死。</p>
可想而知,契丹和四灵当然不共戴天。</p>
不过分堂的心思就很难猜测了。</p>
分堂在北汉极其势弱,主要势力还是位于南方的东鸟和南唐,就算契丹攻入中原,也是北汉和镇北王去扛。当然,更会给总堂带来巨大的压力。</p>
要说分堂勾结契丹还不至于,破坏刘元世和郭武的结盟则完全符合分堂的利益,不可不防。</p>
镇北王郭武的地盘北面就是燕云十六州,一旦契丹攻来,他将首当其冲,所以一定很重视这次结盟,不会轻易破坏。</p>
汉皇刘元世则不一定。</p>
那个把燕云十六州送给契丹的儿皇帝,就是刘元世的皇帝,他还是人家的禁军首领,这件事他或多或少也参与了。</p>
契丹攻进中原时候,他一直按兵不动。</p>
契丹攻破梁州之后,他立刻派人奉表臣服,契丹皇帝呼他为儿,并赐于木拐。</p>
这就是为什么钱玑说他谄媚契丹,毫无底线的原因。</p>
直到契丹北撤,刘元世看准时机称帝,并且迅速攻占要地,截断白虎上执事的后路。</p>
当时四灵总堂肯定做出了郑重的承诺,换得刘元世放开退路。</p>
现在想来,分堂怕是没少在其中弄些手脚,不然总堂肯定咽不下这口气。</p>
依着刘元世和契丹的关系,如果实在结盟不成,说不定还会引契丹攻郭武。</p>
所以他当然想要获得一个很好的结盟条件。</p>
看来得想个办法,把刘元世的后路斩断,让他无路可退。</p>
风沙立刻想到了萧燕。</p>
如果让刘元世当众干掉萧燕……</p>
风沙摇摇头。</p>
萧燕活着的时候或许对契丹很重要,死了也就死了,不可能撼动国与国的利益。</p>
正想着,绘声忽然使劲扯扯他的肘袖,低唤道:“主人。”</p>
风沙蓦地回神,随她视线望去,眼神顿时凝聚。</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