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读网

字:
关灯 护眼
千读网 > 史书三国传 > 第39章,袁绍的初衷

第39章,袁绍的初衷

再说袁绍,自从在京城与董卓拔剑相向闹翻了脸后便带着幕僚逢纪和许攸离开京城到了翼州,不几日,董卓派使者来加封他为渤海太守。袁绍本不想接受,可又一想,渤海太守之职是一个武官呀,能掌握一定的兵权,自己手里有了兵权,这总比一个人什么都没有要强的多,到时候要想反他董卓也有点希望,于是,袁绍便爽快地接受了这个官职,并写了一封信函让来捎给董卓,尽说道歉之意。</p>

袁绍到了渤海接了太守之职,检点兵力,有三千多人马,袁绍大喜,又差人回老家取了些钱财,发榜文开始招兵买马。</p>

不过几天,冀州新河县人颜良与文丑前来投奔,二人都着了盔甲带了兵器,文丑使一条镔铁长枪,重有五十余斤,而颜良则使一口冷艳锯大刀,也有五六十斤重,袁绍见此二人身材都异常魁伟且容貌凶煞,料定二人武功高超,不禁大喜。</p>

二人下了战马冲袁绍拱手施礼道,“新河县人颜良、文丑听闻袁公募兵特来投奔,愿在袁公手下为袁公效力!”</p>

袁绍赶忙搀扶,喜道,“二位将军能来投奔是我袁某的幸事啊,我欲重用二位将军,但不知二位将军武艺若何?”</p>

颜良环顾了一下四周,见太守府衙前有两尊大石狮子,便对袁绍道,“袁公,你看那两尊大石狮子重否?”</p>

袁绍点头,道,“每只足有千斤之重。”</p>

颜良道,“我兄弟二人便举给你看。”</p>

“哦?”袁绍有些不相信,那么大的大石狮子莫说举起,平常人想挪动它几步都很困难,但见颜良似乎信心十足,便教人取来一百两黄金,对二人道,“现有黄金一百两,如若你二人谁举的起这石狮子,这一百两黄金便归谁,并且,本太守要他偏将军之职。”</p>

颜良、文丑听闻大喜,颜良首先活动了一下筋骨过去,下腰便抓住石狮子的两个前腿,大喝一声“起!”,就见石狮子“呼”地一下被颜良举起,随后颜良又慢慢地将它放到地上。</p>

袁绍喝彩鼓掌,“好,真乃大力士也。”</p>

“看我的。”文丑也上到跟前,同样将石狮子举过头顶,袁绍不由大喜,又命人取来一百两黄金,分别赐于颜良、文丑二人。</p>

文丑和颜良又在袁绍面前挥舞兵器耍了一会,袁绍大喜,当即都拜为偏将军之职。</p>

袁绍连得两员大将,十分高兴,又招募了上万名的兵士,不过多久,颍川名士荀谌及郭图又来投奔,这样袁绍有将有谋士,实力一时间壮大起来。</p>

袁绍有了兵马可粮草供给便成了问题,于是便向冀州刺史韩馥上书讨要军粮,因为袁绍是渤海太守,在冀州的管辖之下,而韩馥又在袁绍的父亲太尉袁汤手下任过职,所以便不得不为袁绍提供粮草及军用物资。</p>

可是就在这个时候,董卓弑杀少帝,自封国相,残害忠良,奸贱淫无道,凌驾于皇权之上,朝中一切生杀大权尽在董卓一人手中,袁绍想想便心生气愤,于是便想到刘虞那儿商议对策。</p>

此时的刘虞可以说是全国之中力量最强大的,拥有雄兵二十万余万,坐镇北疆,这其中包括公孙瓒的近十万军马。</p>

刘虞为人谦和、勤政爱民,在他任幽州牧的这十几年内对内鼓励农民发展农业,对外鲜卑族人和乌桓人实行怀柔政策,所以当地经济得以迅猛发展,深受人们的拥护和爱戴。</p>

袁绍想到,现在的朝庭虽然还是刘姓家的,但董卓专权,实际上年幼的汉献帝也只是一个傀儡而已,与其这样,不如拥立刘虞为帝,光复汉室。</p>

于是袁绍便北上幽州去找刘虞。见到刘虞,袁绍大哭,“大司马呀,董卓弑君,残杀忠臣,天下震荡,可怜少帝从春上登基做了还没有五个月的皇帝便被董贼给害了,董贼残暴欺天,国将不保了……”</p>

刘虞也落下泪来,“董贼害国害民,必遭天谴!”</p>

袁绍道,“大司马,当今圣上年幼,无法主张朝政,我倒是有一个万全的计策,能匡扶汉室,剪除董贼。”</p>

刘虞喜道,“哦,本初有何高见,快快讲来。”</p>

袁绍道,“大司马也是汉室宗亲,德高望重,您不如就此称帝,高处一呼,各诸侯必然归附,到时我们再挥师南下,董贼必败!”</p>

刘虞吃了大惊,连忙屏退左右,道,“本初何出此言,此事万万不可。”</p>

『加入书架,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