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知县见状赞许地点点头,目光移向一旁站着的王尧臣,问道:“此番我取了你作第二名,你心里可有不服?”</p>
王尧臣连道不敢,但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他分明就是貌恭而心不服。</p>
冯知县摇摇头,将卫辰和王尧臣的两份卷子并排摆在桌上,一起翻开。</p>
“其实单就文采而言,你们二人并没有多大差距,但从这两篇文章之中,我分明看到一个不谙世事、恃才傲物的青年天才,以及另一个同样才华横溢,却严以律己、不骄不躁的栋梁之材!</p>
前者需要的是一盆冷水,而后者,即便我不给他这个桉首,他将来也必然会金榜题名,一飞冲天,我不过是做个顺水人情罢了。</p>
伯庸,你现在知道你为什么取不得桉首了吗?”</p>
王尧臣听完冯知县这一番话,如梦初醒,浑身冷汗涔涔,当即跪下拜谢道:“县尊苦心,学生全明白了,谢县尊栽培之恩!”</p>
“孺子可教也。”</p>
冯知县将王尧臣扶起,而后抚着颔下三缕长须,满意地点了点头。</p>
看来状元公的眼光还是很毒辣的,这个王尧臣要是能磨去身上的桀骜之气,日后倒不失为一个可造之材。</p>
一旁的卫辰看到这一幕,同样是目瞪口呆,他现在才知道,自己这个桉首来得是何等侥幸。</p>
若非冯知县有意磨砺王尧臣的心性,这桉首恐怕不会这么轻易落到自己头上。</p>
半柱香后,卫辰和王尧臣随着冯知县缓步走出正堂,院中的学子们纷纷向他们投来羡慕的目光。</p>
第一第二的待遇就是好,还能得到县尊的单独教诲。</p>
卫辰心中却是不由地苦笑:“有什么好羡慕的,我只不过是个工具人而已……”</p>
可他也没办法指责什么,毕竟人家都把桉首之位让给自己了,自己还有什么可说的?</p>
哎,罢了罢了,怎么说这也是我参加科举后得到的第一个桉首,尽管这个桉首来得和我想象的有很大的不同,但纪念意义还是很重大的。</p>
卫辰也只能在心中暗自警醒自己,定要戒骄戒躁,潜心冶学,莫要得了一个县试桉首就把尾巴翘上了天。</p>
别的不说,就说那王尧臣,经此一遭,日后定是卫辰府试院试的劲敌。</p>
还有盛长柏,他也是这次县试的第三名,虽然他一直自谦说不如卫辰,但卫辰心里明白,他的学问并不在自己之下。</p>
冯知县是宥阳的大忙人,身上公务繁多,他并未对一众学子多说什么,很快就离开了。</p>
冯知县一走,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了卫辰身上。</p>
“恭祝卫桉首,我宥阳必定又出一进士耳!”</p>
“什么进士,我看卫兄分明就有状元之才!”</p>
“那是那是,说不定卫桉首就来个连中三元呢?”</p>
“这话说得在理……”</p>
众人对卫辰赞誉不绝,其中有不少都是当日在考场外夸耀王尧臣的,如今王尧臣名列卫辰之下,屈居第二,他们又纷纷倒向了卫辰。</p>
院子里,桉首卫辰被众星捧月,而第二的王尧臣却倍受冷落,站在一边,无人理会。</p>
不过王尧臣此时心境大变,见到这一幕也只是叹了口气,感慨自己先前的不成熟,而后便甩甩袖子,径自走出了县学。</p>
卫辰也不想在这听这群人聒噪,礼节性地拱拱手,而后找到盛长柏陈俊二人,和他们一起赶紧逃离了这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