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大明崇祯十七年三月初一,天一亮,近千残兵就已集结在了关门后。</p>
一夜过去竟无一人逃走。</p>
此刻所有人脸上都带着悲壮与决绝,耐心的等待着他们的大帅到来。</p>
半刻钟后,周遇吉终于缓步走来,刚刚与妻儿话别时,脸上流露出来的不舍与柔情,已全部消失。</p>
而他身后,妻子周氏带着儿女及一众丫鬟,手持火把,含泪的注视着他的背影,几人身边早已被枯柴包围。</p>
显然,周氏与一双儿女和丫鬟们,都不愿独自偷生,选择跟随丈夫父亲共赴黄泉。</p>
“夫君,妾身来世还与你做夫妻…”周氏终究还是没忍住大喊了一声。</p>
周遇吉脚步一顿,心如刀绞,却强制忍住,没有回头。</p>
半晌,才拔出腰间的长刀,冲着千余将士喊道:“将士们,开关,随我杀出去与贼决一死战!”</p>
“决一死战!”</p>
众将士也齐齐挥舞着兵刃呐喊起来,虽然明知出去,必死无疑,但众人依然毫不犹豫的将门后的砖石搬开。</p>
“周总兵何在?”</p>
“山西总兵周遇吉接旨…”</p>
正当砖石被挪开,几名将士合力准备打开关门时,一道尖音却从后方传来。</p>
众人皆是一愣,下意识的回头望去。</p>
只见几名锦衣卫护卫着一名太监气喘吁吁的跑来,边跑还边大喊。</p>
“臣周遇吉接旨!”</p>
周遇吉没想到这个时候天使竟然驾临,回过神后,下意识的就拜道。</p>
见大帅都跪下,其余人同样纷纷跪下。</p>
就连周氏都扔掉火把,带着儿女丫鬟们,来到外面跪下接旨。</p>
可见只要大明一天未亡,皇权至高无上,便牢牢的刻在这些人的骨子中,哪怕将死也不例外。</p>
“呼!咱家怎么说这一路行来没见着人,原来都跑到这里来了。”</p>
传旨太监来到近前一副恍然的道。</p>
“这位公公,可带了兵马前来?”</p>
周遇吉急切的问道。</p>
其他人心中也燃起了一丝希望。</p>
“咱家这次是来传旨的,只带了十名锦衣卫随行。”</p>
“公公,难道陛下没有下旨让大同总兵姜瓖率军驰援宁武关?”</p>
周遇吉一阵失望,随即又不相信的问道。</p>
“哼!那狗东西简直无君无父,咱家三日前便到大同宣了旨,他当时也奉了旨,说即刻就出兵。</p>
可没过一会儿,却又说士兵闹响,强行开拔,恐生兵变,要咱家给他五十万两响银,安抚军心,简直岂有此理…”</p>
这名太监是越说越气愤,最后面容都扭曲了起来,可见着实被气得不轻。</p>
他还从未见听过,不给传旨天使银子,反到索要银子的。</p>
众人闻言,气的纷纷破口大骂,同时也彻底死心,不再抱任何希望。</p>
传旨太监却是没管他们,而是掏出了圣旨。</p>
“奉天承运皇帝,敕曰:山西总兵周遇吉,忠肝义胆,武勇过人,以弱少之兵,顽强阻敌十余日,杀贼无数,重挫贼军之气焰,实为众将之楷模…</p>
</p>
今加封为忠义伯,太子少保,中军都督府右都督,即日率军入卫京师,钦此!”</p>
“周总兵,哦不…是忠义伯,快接旨呀!”</p>
传旨太监宣读完后,见周遇吉跪在地上抽泣不止,赶忙提醒一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