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帮读书人明着是想将你马士英搞臭,实则却是想将朕这个皇帝搞臭,简直是痴心妄想。</p>
朕乃是注定要超越古今所有帝王的千古圣君,你马士英也是注定要成为千古名臣的。”</p>
“陛下圣明,那帮文人确实居心叵测…”</p>
马士英见小皇帝看的竟然如此透彻,提着的心总算彻底放了下来,同时也感动的说不出话来。</p>
张嫣脸色却是微微有些发烫发红,显然是被朱慈烺刚才那自卖自夸的话羞的。</p>
“马爱卿,你回去继续主持新政,七月底必须要将所有的土地数据全部重新汇总,其他的事你不必操心,朕自会处理的。”朱慈烺一挥手道。</p>
“是陛下,老臣告退!”</p>
马士英走后,朱慈烺就连续发出了数道圣旨。</p>
首先是加封马士英为奉天殿大学士,太子太师,一步到位,位极人臣。</p>
然后又加封南京户部尚书,吏部尚书分别为文华殿大学士,建极殿大学士,入阁理政。</p>
重新树立内阁六部的权威。</p>
最后一道是诏书,内容更简单,今后凡有功名在身的读书人,不得在公开场合,非议内阁大臣,违者革除功名。</p>
今后所有人,不得在公开场合做出侮辱内阁大臣的任何行为和举措,违者视情节和影响予以处罚。</p>
并规定各地接到诏书后,三日内必须销毁马士英的跪像,销毁一切带有侮辱性质的相关书籍。</p>
朱慈烺虽然不想过于限制言论的自由,但这种恶意侮辱诋毁朝廷高官的行为,也是绝对不允许的。</p>
你可以在家里偷偷的骂朝廷的大臣,甚至做个稻草人用针戳也不要紧。</p>
但绝对不允许在公开场合大放厥词,更不允许在府门口,书院门口立跪像,吐口水,扇耳光,来侮辱人。</p>
三道圣旨发到内阁后,马士英和一众官员都是激动不已,尤其是马士英和两位尚书。</p>
刑部则是遵照朱慈烺的意思,立即在大明律中增加了一条诽谤罪,并予以完善,和诏书的附件一起明发天下。</p>
</p>
果然,随着三道圣旨的附件发到各州县后,各地的官吏见陛下不但没有处罚马士英,反而加了大学士和太师头衔。</p>
立即就不敢再消极怠工,并且严格执行诏书上的内容。</p>
而在革除了一些读书人的功名后,各地也只得将书院学舍门口的跪像销毁,印刷的书籍也不敢再署名。</p>
在酒楼青楼聚会时,也只称马某人,不敢再如以前那般指名道姓,称其名讳。甚至祖宗十八代都要提出来,骂上一遍。</p>
更多的读书人却是直接选择了偃旗息鼓,毕竟看这情况,马士英恐怕短期内是不会垮台的,现在是骂的爽,可将来入仕为官时怎么办?</p>
万一未高中,还要不要去参加吏部的考核?</p>
到时一旦被不对付的同窗好友偷偷举报自己以前骂过马阁老,考核肯定是过不了。</p>
而对于这种偷偷摸摸隐晦的侮辱诋毁,朱慈烺倒是也并不在意。</p>
因为这种事是管不过来的,只要不太过分,不太离谱,随他们折腾好了。</p>
待宣传监完善,皇家邸报发行过后,慢慢再引导普通百姓就是了。</p>
等将来识文断字的人多了,是非曲直,大家心中自有公论。</p>
这次的舆论事件,朱慈烺确实没有杀一人,只是发配了高宏图一人,革除了几十位有功名的秀才举人。</p>
这些几乎都是死硬分子老顽固,最后也都逃脱不了发配的下场。</p>
至于各省弹劾马士英的文官,一个也未处罚。</p>
而这些官员也不担心马士英会报复,因为各省所有的官员几乎都弹劾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