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读网

字:
关灯 护眼
千读网 > 明末狠帝,开局就逼崇祯退位 > 第196章 都不想决战

第196章 都不想决战

虽然钱谦益的表现让多尔滚很失望,但毕竟可以以此来打击明朝的士气,让其写了一篇贬低明朝,辱骂朱慈烺的文章后,便也留在了身边,做了一个谋士。</p>

但那待遇和洪承畴完全没法比,显然软骨头,无论在哪里都是被人看不起的。</p>

而钱谦益之前之所以死不投降,主要还是现在的局势和历史上大为不同,历史上明朝几乎气数已尽,可现在却是蒸蒸日上,加上朱慈烺对汉奸的态度又十分的痛恨狠毒,所以才让钱谦益不敢投降。</p>

害怕连累家人族人,更怕被朱慈烺树碑立像,将名声搞臭遗臭万年,直至面对死亡威胁,才抛弃那诸多的顾虑。</p>

可见其本质便就是一个自私自利,贪生怕死的小人,为了自己的小命儿,什么亲人族人通通都管不了了。</p>

看着洋洋洒洒数百字的文章,多尔滚非常满意,一边命细作在大明境内大肆传播,一边开始起寨拔营。</p>

三十万马步兵加上十万朝鲜仆从,整整四十万人,战马骡马车辆无数,跨过辽河,便浩浩荡荡向西杀去。</p>

几十万人马所到之处,黑压压的简直铺天盖地,当真是投鞭可断河,箭失可遮日月。</p>

规模如此庞大的马步兵,实力确实要远超当年的突厥和匈奴。</p>

但如今明军的实力,同样也不逊色于当年的唐军和汉军,某些方面还要更甚之。</p>

建奴大军一动,三日后,远在宣府的朱慈烺便收到了消息,同样便立即下令大军出关,先是骑兵,后是步兵,最后是辎重兵战车兵和火器兵。</p>

加上青壮,同样达到了三十多万人,浩浩荡荡的出了张家口向着北面杀去。</p>

不过除了骑兵营外,吴三辅和刘芳亮的两个镇,仍然留在了宣府大同,战车同样也在继续打造。</p>

就连土默特部的五万骑兵,暂时都依然留在了大同北部待命,没有向东会和明军。</p>

因为朱慈烺根本就没打算和建奴决战,所以根本就不需要那么多人马。</p>

中军,左军,右军加上2万御林军,共二十万人马,防守绰绰有余了,完全没必要将大军都拉到草原上去。</p>

大军出了长城,也只是向西北方走了三日,便依托河流由北向南扎下了三座大营,每座大营相距二十里,三军各自防守一座。</p>

最南边的大营,离张家口也只有四十余里。</p>

三座营寨加固完后,又等了十日,建奴的大军才杀到,多尔衮同样谨慎到了极致,大军在百里外便停了下来,开始扎营。</p>

显然上次在通州吃了亏,多尔衮已经吸取了教训,不在给明军直捣大营的机会。</p>

“报,陛下,娘娘,建奴送来了战书!”</p>

朱慈烺接过战书,也是呵呵一笑,将战书递给了红娘子,望着一众将领道:“那多尔衮相邀朕和贵妃三日后,两军决战于北面孟山下。”</p>

“陛下,建奴太无耻了,简直将我军当傻子,那孟山附近地势起伏,却平缓,极其利于骑兵冲锋,不利于步兵结阵,以臣之见根本无需理会。”</p>

“不错,就是要决战也得换个地方。”</p>

朱慈烺说完,一众将领都是气的破口大骂。</p>

而这时红娘子也正好看完了战书,又递给了英国公,望着朱慈烺说道:“陛下,以臣妾之见,那多尔衮分明就是没想真的决战,这才故意挑个破地方,但正所谓输人不输阵,咱们也给他们下封战书好了,将地点选在南面四十里外的河畔好了,那里水深战马越不过去。”</p>

“嗯,那就如此吧。”朱慈烺点点头,然后也命人起草了一封战书,交给了建奴使者。</p>

</p>

结果,多尔衮和一众鞑子看过后,同样气得破口大骂,因为建奴对这一带的地形同样非常熟悉。</p>

知道明军挑的地方,那段河水非常的深,几乎都淹过了战马的大腿,严重影响骑兵迂回,而对方却可以背河而战,打死多尔衮都不会将大军带到那里去决战。</p>

『加入书架,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