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读网

字:
关灯 护眼
千读网 > 从靖康开始 > 第一百四十章 你小子还骂人

第一百四十章 你小子还骂人

明水小城这场彻夜的清点,让很多人彻夜不眠。</p>

李敬在呼呼大睡,都没人喊他。</p>

可是李清照,赵明诚,看见天下法架里满满装的皇宫典籍的时候,睡不着了。</p>

两口子生怕来清点的士卒火把靠的太近,把书烧了。</p>

立刻要求把书和卷轴,字画卸下来最好的房子先妥善放置,然后白天清点。</p>

北宋一百多年积累下来的库存和奇珍异宝倒是不是让他们两口子很惊讶。</p>

惊讶的是金狗不仅装走了祭天的礼器,连宫廷里的乐器,也收罗了十多辆大马车,还有二十几车茶叶。</p>

连听到汇报的郑太后,朱皇后也惊动了。</p>

两人半夜里起床赶了过来。</p>

“太上皇也是一手好琴艺,曾设立万琴堂专门用来收藏天下古琴,唐代制琴大师雷伟所制的这把春雷琴,是太上皇最心爱之物,予也多次弹奏,不料也随予落难周转,而完好无损!”</p>

郑太后伸手颤抖的抚摸着这把琴,彷佛回到昔日汴梁的宁静时光。</p>

话说完,又把琴抱起来,轻轻的把脸贴在琴上。</p>

爱极了这张琴。</p>

“想必金狗也是用刀逼着宫廷的管事装载的,这些琴全是宫廷定制的木盒包装,然后放在木箱里,连运输的马车也是皮革做篷,防雨防风的!”</p>

“易安,予借花献佛,这里的琴,除了这张春雷,其他的你选几张,也让书倩丫头带着她的姐妹们挑一些乐器!”</p>

“太后,李敬说了,太宋宫廷珍藏,他一件不要,日后等我们回汴梁的时候,都放回皇宫去!”</p>

“乐器这东西,搁着落尘就是暴殄天物,明水拿来的宫廷乐师保管,让她们多拿一些,随时弹奏!”</p>

“不好吧,李敬的意思,给所有的营救回来的无主奴仆都发放一个解除奴籍的证明,放他们自由!”</p>

“李敬太想当然了,孤身女人,这世道怎么求活,哪怕听说也会有安置,心里也不安宁,陈书倩第一次见我,就拐弯抹角的求我把她的姐妹都买下来!”</p>

“这是你们李家的事情,你们商量着办。”</p>

能重新看见春雷,郑太后已经很欣喜了。</p>

至于其他的乐器,也不知道当初蔡京童贯等人收罗的时候用了什么手段巧取豪夺。</p>

她不在乎。</p>

亲手打开装载春雷的琴盒,小心翼翼的把琴放进去。</p>

又抱起琴盒看起其他东西。</p>

“哈哈,龙凤团茶,还好几整箱,你们有口福了。”</p>

平素在皇宫习惯了喝茶,被金人当成了奴隶,受了一路的苦,再行军千里,看见了龙凤团茶的郑太后笑的彷佛年轻了十岁。</p>

李清照当然知道龙凤团茶是什么,她昔日在汴梁时候,父亲也曾被赏赐。</p>

“龙凤团茶”是北宋的贡茶。</p>

在北宋初期的太平兴国三年(978),宋太宗遣使至建安北苑(今福建省建瓯市东峰镇),监督制造一种皇家专用的茶,因茶饼上印有龙凤形的纹饰,就叫“龙凤团茶”。</p>

宋徽宗赵佶在被俘之前对于当时的茶叶盛世是比较自负自得的。他在《大观茶论》里骄傲地说到:“采择之精,制造之工,品第之胜,烹点之妙,莫不盛造其极。”</p>

“你们都不知道,到了平定州,我想喝茶,就问李敬能不能找到茶叶,他还跟我吹牛,大宋把天下茶叶官营,就是浪费资源,茶都不会做还把产茶的地方都掌控了,说这是外行管教内行,明天予要打他的脸!”</p>

李清照真是觉得物以类聚人以群分。</p>

赵恒勤于政务,有强国之志,朱琏耳闻目染,也非常重视政务,身心都放在政务上了。</p>

太上皇这位郑太后,跟太上皇一样贪玩,李敬随口说的一两句话,就跟他斗上了,怪不得能玩到一起去,被太上皇封为皇后。</p>

“禹城李宣抚使跟太后斗乐,畅弹出千古绝响,日后肯定成为一段佳话,如今太后要和李宣抚使斗茶,好让人向往!”</p>

跟着郑太后出来的赵玉盘,也会弹琴,挑了一张琴抱在怀里。</p>

“易安,予想回去擦拭这把春雷,让他们留意一下宫廷珍藏的书画,如果发现你手书的《如梦令》给我送来。”</p>

朱琏和李清照都摸不准这位太后的脑回路,这都在意些什么啊。</p>

顿时有种想晕倒的感觉。</p>

活人都在这里,再写一副不就完了。</p>

再说,书法需要沉淀,十年后写的肯定比十年前好。</p>

看着长帝姬护送太后回房。</p>

朱琏让李清照,赵明诚带着她去看看清点金银的仓库。</p>

“易安,太后路上提议,给宗泽,李敬,关胜,种彦鸿,赵不试等人封爵的事情,你怎么看?”</p>

“李敬可有说法!”</p>

“有,他建议我们缓封,说伪帝会给他们封爵,而且会厚赏,因为得到太后和帝姬们获救的消息,除了封赏山东和河东诸将,赵构没有什么牌可以打了!”</p>

“那不行,我堂堂李家,忠于赵桓官家,岂能受伪帝所封......”</p>

李清照刚开口,思路忽然一转,咯咯的笑起来。</p>

赵构也是,身为天下兵马大元帅,不好好协助宗泽勤王,偏偏被汪伯彦,梁扬祖蛊惑,在一边等着渔利称帝。</p>

倒了八辈子霉,遇见这个混蛋,出尔反尔,收回反贼的论调改为封赏已经够憋屈了。</p>

这家伙又在等着赵构封赏,设计打人家的脸。</p>

“太后怎么说?”</p>

“太后当时跟你的表情一样,指着李敬发笑......你们究竟在笑什么?”</p>

听闻朱琏的话,李清照笑的前俯后仰,连跟在身后的赵明诚都怀疑自己老婆神经了。</p>

半夜三更,还在皇后面前失仪。</p>

“没事,封爵的事情,我也认为缓一缓再说,但是让李敬,关胜,种彦鸿及时把三军将士的功劳报上来,先封赏有功将士。”</p>

“李敬说了,分到靖康武三军的钱。除了留下来造船的钱,其余都让我主持封赏和抚恤!”</p>

朱琏说起这点,对李敬很感激。</p>

这是要硬生生的提升她在军中的声望。</p>

谁要说李敬是奸佞,枭雄,朱琏喷他一脸。</p>

当她走到明水临时储存金银的仓库的时候,这种感激更浓了。</p>

金灿灿,白花花的金银已经放满了一座仓库。</p>

负责清点的陈仁俊,吴谈和跟来帮忙的刘韐,陈过庭,李邈,周宁,陈卓都是一脸喜色。</p>

汴梁城的财富,果然不是吹嘘的。</p>

一两银子比十贯钱好用,一两金子,甚至价值百贯以上。</p>

就这一成分下来,别说遣散几百女官,嫔妃,就是几万也够了。</p>

更别说,李敬还说了,运回来金银的朱钗,头饰,通通交给皇后处理,拿去赏人。</p>

</p>

要知道,这三十多车首饰里,其中一半都来自宫廷,剩下一半,也是汴京城大富大贵人家抄出来的,只有极少是真正民间的。</p>

“我的天啊,这么多!”</p>

满满当当的金银装在箱子里,放在仓库,赵明诚惊呼起来。</p>

“赵知府,我听说这些财货里,有两车的金石藏品,要不你拿去研究研究?”</p>

“娘娘,我没时间,李敬让我协助编撰工匠子弟学校的教材,以后就不玩这个了!”</p>

扬州抵报传檄天下,居然把他的金石研究说成了刻假印的,还伪刻皇家印信,赵明诚生气的很。</p>

嘴上叫嚣着把金石藏品都扔了。</p>

心里却舍不得。</p>

自己跟自己过不去。</p>

吃饭都不香甜了。</p>

看着丈夫小性子上来,李清照都没办法,禹城找到李敬,李敬把拼音字母拿出来,委托李清照给了赵明诚一个编撰启蒙注音教材的活。</p>

李清照都惊讶赵明诚对如此系统的给文字注音非常感兴趣。</p>

一头就扎了进去。</p>

回济南一路上空闲的时候,还跑去找李敬讨论教材纲目。</p>

书房里的金石藏品李清照都让人收纳起来了。</p>

如今朱琏哪壶不开提哪壶,李清照看着赵明诚的表情,彷佛是放下了。</p>

“娘娘,登州我就不去了,明水要大兴土木,不适合储存这些金银和皇宫珍藏,淄州州衙地库很大,我觉得可以放东西,到时候我就守在淄州州衙府库门口编撰书籍,盯着你们派的官员和兵士管理!”</p>

赵明诚在登州做过通判,对那个地方很熟悉,故地重游的乐趣远没有编撰教材,为文字系统注音来的更加吸引人。</p>

“也好,我也没想过能有这么金银,就辛苦赵知府了!”</p>

“应该的,周宁大人不是说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p>

周宁咧着嘴笑起来,他真当这句话是自己说的了。</p>

“这些民间的首饰,都染着百姓的血,予取几件铭记这段苦难,再拿五箱子明天遣散人的时候用,剩下的,给关,种,李三位宣抚使各留五箱子,在场各位,各自抬一箱回去,让工匠融了重新给家人造办首饰!”</p>

至于皇宫的首饰,都比较精美,是皇帝赏赐嫔妃的。</p>

朱琏也准备收了,其中挑一些好的,赏赐李清照,乔清澜等人。</p>

几人都要推辞,皇后说自己到山东一直在劳烦他们,从未赏赐,第一次赏赐,都希望他们手下。</p>

推辞过后,她才起身,去看顾无双等人清点的丝帛,皮毛,笔墨,纸张,衣衫等物品。</p>

忙了一夜,堵塞在明水小城的马车,居然还没有清点完。</p>

当太阳升起的时候,街道上还有满载的马车。</p>

这还真是幸福的烦恼。</p>

李敬才不管,他的新房被李远分配给了乔太妃和赵珠珠。</p>

在城边一个远方亲戚李逊腾出来的房子里呼呼大睡。</p>

忽然觉得鼻子有些痒。</p>

睁开眼睛,眼前灿烂的笑脸不是顾无双,是陈书倩。</p>

早晨是荷尔蒙最激荡的时刻,小激动的李敬一把抓住美人,凝神把她望着。</p>

“我打碎了夕阳,揉碎了月光,在河东血战一场,只为在金营中寻找你的模样,夜风带你走到我身旁,撕扯着百转柔肠!”</p>

从未听过土味情话的陈书倩都愣了。</p>

眼前这家伙,瞌睡都没睡醒,眼边还挂着眼屎,居然说出这么美的句子。</p>

可陈书倩身后的门口却传来一阵爆笑。</p>

『加入书架,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