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连串的质问之前,还有一顶抗旨不尊的帽子?</p>
就这样扣到了宗泽头上。</p>
宗泽心里那个郁闷。</p>
想说赵佶恩将仇报,可是人家是君王。</p>
更何况他手里的圣旨是赵桓所书写。</p>
“太上皇,登基大典在即,易储这么大的事情,时不时该召集朝臣商量一下?赵瑾也好,柔嘉也好,登基既是赵家家事,也是国事!”</p>
本来朱琏揣测赵桓这份诏书是不是处于本意。</p>
拿不定主意。</p>
可是赵佶的介入,让她本能的厌恶。</p>
庆幸自己擢升了关胜和种彦鸿阶品,正好参与进来。</p>
“可以,我就在这里看着你们商量,我就不信大宋的将领,军士,会不会不忠于赵家。对了,康王,慎妃都是赵家人,不要忘了把他们都请来!”</p>
说实话,见过关胜,种彦鸿,岳飞这些武将之后。</p>
看着这些人对自己还算恭敬,临海居相逢也从不失礼。</p>
对于他们不是很害怕。</p>
唯一忌惮的就是李敬。</p>
趁着李敬没回来,赶紧把好说话的朱慎妃抬到太后位置上,既成事实。</p>
赵佶连忙点头,挥手让女官和禁卫去开封府请人。</p>
懵逼了,一群朝臣都懵逼了。</p>
住在复兴报置办的分社的乔淑云第一个站出来反对。</p>
“复兴报半年前就公布了临闾关外官家口谕,临到登基决定易储,出尔反尔,朝廷威严何在?官家威严何在?”</p>
关于赵柔嘉登基,李敬的很多观点,乔淑云是认同的。</p>
大宋不同于五代隋唐,普通女人地位是远高于这些时代的。</p>
别看唐朝公主彪悍,还有武则天做皇帝。</p>
可是百姓都是门阀的奴仆。</p>
生杀大全捏在贵族手中,更别说女人地位了。</p>
宋代是对平民和女人最友好的一个朝代。</p>
为奴为婢也只是个人契约而已,没有犯桉就不祸及父母,不连累子女,还可以在主家没有支付应给酬劳时候申请解约。</p>
若是赵柔嘉登基,对于推动女人进学校识字,进工坊和店铺做工,经商都有极大的好处。</p>
也能极大推动社会生产。</p>
这么高的起点,李敬觉得就算是明清也很难做到。</p>
“官家还有威严吗?朝廷还有法度吗?没有经过太上皇应允,太后,太妃都可以辞位,就私自在朝中担任要职!”</p>
赵构听说赵桓有旨意到了汴梁,立赵瑾为帝。</p>
乐坏了。</p>
能把朱慎妃扶上太后的位置,哪怕地位低于朱琏,对于他们来说,也是一个胜利。</p>
更何况赵瑾长大之后,知道今日之事。</p>
至少自己对这个侄儿还是有从龙之功的。</p>
“我不赞成赵瑾登基,昔日官家在临闾关前传位,这么多士卒见证,这份来历不明的圣旨,鬼知道是不是金狗勾结朝臣和朝中奸佞祸害我大宋江山的!”</p>
听清楚怎么回事的关胜大摇大摆的走出了枢密院官员分列的队列。</p>
对着赵构就开怼。</p>
太上皇这个老九,真不是个东西,自己还跟金人拉拉扯扯,好意思说乔太妃。</p>
“臣附议!”</p>
“臣附议!”</p>
“臣附议!”</p>
关胜首先站出来表态拥护赵柔嘉为帝,紧接着,种彦鸿,岳飞,朱胜非等人纷纷站出来了。</p>
这一连串的附议。</p>
站出来的人越来越多。</p>
把赵佶气的指着关胜他们一句话都说不出来,仿佛无声的抗议这些乱臣贼子了。</p>
“尔等这是不讲理,王位继承,乃是顺应天命,我皇兄仅有一子在世,不论是立长,还是立贤,赵瑾都是不二人选,皇子身处敌国也就算了,如今平安回归,身世清白,岂有弃皇子而选公主的道理?更何况各位口口声声是官家臣子,在场数人都是我皇兄钦赐进士出身,岂能不尊我皇兄圣旨?”</p>
赵构也不知道哪里来的勇气。</p>
一副诸葛亮附体的状态,舌战群将。</p>
“臣附议康王所言?”</p>
昔日临安的士大夫很多被朱琏任职。</p>
大宋武将在朝会上吼着拥护女帝,他们很反感。</p>
大宋历来是皇帝和士大夫共治天下,你们这么武将吼着拥护女帝,算是怎么回事。</p>
发声的还不止两三人。</p>
在一般端坐的赵佶心里送来一口大气。</p>
他却没想到,下一个对着发难的居然是女儿赵瑚儿。</p>
“我支持柔嘉继位,昔日临闾关前,皇兄亲口所说让柔嘉继位,今日这个圣旨,皇兄连名字,印鉴都没有,显然是敷衍金人,若是大宋用此圣旨拥立储君,岂不让天下人各国耻笑?”</p>
赵瑚儿年龄,个字在赵氏兄妹中都算是很另类的娇小。</p>
小小的身躯,却爆发出很强的能量。</p>
白皙柔弱的手指仿佛利剑一样指着赵构。</p>
“九哥,汴梁沦陷时候,你既然已经选择了隔岸观火,让我等兄妹深陷金狗之手,惨遭凌辱,如今就不该站立在这大宋朝堂之上,跟没有资格提及什么储君之位!”</p>
“皇嫂带着柔嘉昔日九死一生逃出汴梁,又遇到土匪,幸得李副使,关院事,种院事大军相就,一路追随,更是打赢了宋金之战,太上皇才得以回归!如今赦免了九哥罪行,九哥和父皇不但不感恩,反而斥责这几位干涉皇家传承,我赵家人岂能做这种忘恩负义的事情?”</p>
然而赵瑚儿的话音刚落。</p>
赵佶愤怒的起身。</p>
“大宋的朝堂的军国大事,岂能有你这等不孝女子插嘴?”</p>
即便是大宋的女人地位高于历代,但是宋代依然是男尊女卑的世界。</p>
女人连科考的资格都没有。</p>
在宫中为官,实在是男人不方便。</p>
至于赵瑚儿在胜字军中做记功官,在赵佶看来,日后有了能信任的宦官,迟早要把她们置换出来的、</p>
有什么资格议论朝廷储君传承。</p>
“皇后朱琏代替恒儿监国乃是不得已而为之,大宋可没有女人做官的先例,还不赶紧闭嘴,莫丢人现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