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敬,李敬,你说靖康武三军不动,宁王带着几路精锐出马,可以灭了西夏吗?”</p>
早在宋金辽东之战刚落幕的时候,复兴报就放出了让西夏血债血偿的吼声。</p>
还历数了西夏军陈兵西北,牵制我大宋边军,派出辅军协助金人屠杀我河东,洛阳等地百姓的屡屡暴行。</p>
大宋疆域内,民愤极大。</p>
各地士绅,百姓都伸长了脖子,等着王师兵发西北。</p>
靖康武三军不动的消息。</p>
在复兴报上的解读,更多的是杀鸡焉用牛刀。</p>
大宋百姓对此战议论纷纷,也信心满满。</p>
而李敬之所以做这样安排,在给宗泽和朱琏解释后果,被两人说成一石数鸟。</p>
既安定了国内的民生,让国人知道西夏不过小国一个,杀鸡用不了牛刀。</p>
更重要是把西夏朝廷的注意力放到国防上。</p>
把大军都集结在南边。</p>
‘</p>
而不是被金人掳掠一空的蒙古诸多部落放弃的牧场。</p>
“女帝放心,在微臣看来,光韩世忠,岳飞从云州绕行的数万精兵,就能灭了西夏,更别说折可求,刘锜都是大将!”</p>
“太好了,朕恨透这帮落井下石混蛋!”</p>
从赵柔嘉的口中说出这个朕字,在李敬看来,可爱极了。</p>
“李敬,昔日永乐城一战,我大宋可在西夏吃了大亏,折损兵马二十万,切记不可大意,此番我宋军出兵三十万,据说能聚拢兵马五十万上下!”</p>
这小大人,还知道永乐城一战。</p>
也知道我大宋只有不到三十万兵马功法西夏。</p>
李敬忍住自己摸摸头的举动,把手左右相扣,继续说。</p>
“别看西夏号称几十万兵马,其实大部分都是游牧民族的武装,也就比我大宋自发组织起来的义军强一点,莲火炮都没有,而我大宋军战力今非昔比,朝堂上下又没有拉扯宋军后腿喊着议和的。女帝尽管放心,刘锜,陈淬,折可求,折彦质,钟彦郁几路精锐到了西夏,就会化身饿狼,都等着活捉李乾顺,拿下灭国擒帝之功!”</p>
“原来如此。”</p>
李敬耐心的给赵柔嘉解释,朱琏还真是觉得自己带着赵柔嘉跟着女帝去远航是一件无比正确的事情。</p>
几个教授赵柔嘉的先生有些迂腐了。</p>
不太能看得懂天下大势,处处言不可妄动刀兵。</p>
不动刀兵,怎么能解救赵桓。</p>
赵柔嘉已经开始有自己思想了。</p>
听先生解读史书之后,一些问题让朱琏也触不及防,无从解答。</p>
到船上有时间,还要跟李敬商量一下,怎么调整柔嘉的授课内容和帝师。</p>
正好看见旁边骑马的梁扬祖,压低了声音问李敬。</p>
“靖王,在汴梁时候,宁王带着梁相见了张叔夜和李邈,想给几个人撮合一下关系,两人言辞冷澹,好像还是不喜欢梁相,他担心本宫和靖王远航之后,镇不住他们!”</p>
李敬顿时哈哈大笑起来。</p>
梁扬祖要是真能镇得住张叔夜和刘韐,李邈等人,那才是怪事。</p>
这几个人勤王护主的功勋在哪里摆着。</p>
不管是自己还是朱琏,宗泽,都不得不尊敬他们。</p>
再说张叔夜,刘韐,李邈本都是忠心耿耿的谦谦君子,行事方正有度。</p>
用的着他去镇吗?</p>
凡事利于国家和百姓的,张叔夜和刘韐自己都会去做。</p>
梁扬祖只是需要时间得到他们认可,认可之前,遇见需要合作的事情,就事论事罢了。</p>
“笑什么笑!”</p>
朱琏嗔怪的看了李敬一眼。</p>
李敬低声把自己看法说出来,朱琏也爆发出银铃一般的笑声。</p>
看的马车外的李纲心里不住吐槽。</p>
这奸佞,不仅很会提拔和管理属官,阿谀奉承更是功力非凡,尤其会哄女人。</p>
真别说,李纲选了东平府一个县和胶州的一个县一共呆了两个月。</p>
沉下心真的看周宁整改之后地方变化,各种桉件少了很多,物资充分,街上也比起其他地方,没有了乞丐,看上去是政通人和。</p>
其实是不一样的,关胜治下的几个县,州官,府官,特别锐利,李光,辛赞都是大宋难得的地方理政人才,执政的风格更多沿袭了大宋文官的方式结合周宁主导的新政,不敢越雷池半步。</p>
李敬麾下完全不同,文事武办,各县靖字军将领兼任父母官,李敬一声令下,各地毫不犹豫执行,这种执行力,从州县推动到乡镇,到村落,州县政务记录很完整,各种春耕,劳役,征兵,募工,开矿的林林种种政绩自成一个体系,让李纲都感觉有些恐惧。</p>
这小子太妖孽了。</p>
行军打仗如天马行空也就算了。</p>
治理地方也这么厉害。</p>
如今梁扬祖各种改革,山东两路与其说是试点,不如说都在预演。</p>
很多举措,他都没有看懂,在当地吏员的解释下,才知道已经开花结果了。</p>
别看当初梁扬祖在朝廷一席继续推动整改的言辞惊天动地。</p>
可远没有巡视山东东路给李纲带来的震撼大,他到登州不是来找朱琏的,而是泡到了登州州衙,这里有李敬任职山东以后完整的政务资料。</p>
不过李敬有些施政举措,他真是看不懂啊,连州衙吏员也解释不清楚。</p>
正巧,这小子回来了。</p>
登州码头到临海居道路并不远,看着李敬跟着朱琏一起下了马车,去了楼上的小厅。</p>
眼看梁扬祖迫不及待的跟上去。</p>
李纲有些心里有些慌乱。</p>
怎么跟这小子开口哇?</p>
这可不是行军打仗之事,自己可没少倚老卖老,说自己当官的时候,李敬还在玩泥巴。</p>
这小子随便给自己顶几句,他堂堂右相都下不来台。</p>
硬着头皮的李纲,还是跟在梁扬祖身后,一起上了二楼。</p>
梁扬祖,李敬都还没来得及开口。</p>
朱琏先说了。</p>
“正好左右相都在,今年恩科,梁相把礼部,教部一起汇总的会试试卷带来了,做了初步排名。学子们考完太学的考卷也随船押运到了登州,你们都说说,殿试放在登州比较好,还是放在汴梁,!”</p>
恩科的主考官是陈过庭。</p>
经历了靖康之难,陈过庭又到西洋见识了一番火器对于藩国的碾压。</p>
征求了李敬的意见。</p>
恩科的试题难度不大,诗词考校的更多是品格,策论表面上针对西夏,吐蕃,大理,西域的诗句,其实也是筛选主和派那种迂腐到不顾气节的学子。</p>
单独出了两道占比不大的试题,结合了一些太学和三司吏员考试的考核内容,重点放在杂学。</p>
经历了复兴报对市场,时事,朝廷政策的轮番轰炸。</p>
学子们也开始一手准备科举,一手准备太学和三司吏员考核,也没有济南那样抗拒杂学了。</p>
总的来说,汴梁恩科井然有序。</p>
陈过庭评论考题中不难看出,说这一届的学子来自五湖四海,其能力远在第一次和第二次济南府三司吏员,稷下学宫考核的学子之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