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奕话音落罢。</p>
满朝文武几乎同时将目光看向许奕。</p>
在见到许奕蟒袍之下的黑红血迹之时,众人不由得齐刷刷点了点头。</p>
“常侍郎,还请您回答某的问题。”</p>
“是某身上的衣衫重要,还是大周王朝的晋王殿下重要!”</p>
许奕目光如冰,一字一句的询问道。</p>
“是.....是......是......”</p>
心知失算了的常水荣支支吾吾的说不出话来。</p>
因官职因素,当时的他只能身处天坛边缘。</p>
恰逢当时几位大学士快速围了上来,这也导致常水荣并未看清全貌。</p>
反而是只能通过众人散去后,许镇不经意间的拍了拍许奕身上的尘土来作为判断的根据。</p>
自然,像他这类的言官,以往弹劾的时候也并不需要什么实质性的证据。</p>
捕风捉影,向来是言官的拿手好戏。</p>
只不过没想到,这次好不容易有了证据,却还是闹出这等闹剧。</p>
“自然是晋王的安危更为重要!”</p>
龙椅之上,正德帝的声音适时响起。</p>
哪怕他再看重皇家礼仪,此时亦不能明着说出来。</p>
一个征战二十余载,镇守西域二十载,最终负伤退下的七珠亲王对于大周王朝何等重要,正德帝岂会不知?</p>
“常水荣。”</p>
正德帝大声呵斥道。事关晋王,在如今的形势下,由不得正德帝不慎重。</p>
“臣在。”</p>
常水荣闻言,直接双膝跪地,其内心依然开始忐忑。</p>
“你可知罪?”</p>
“臣知罪。”</p>
常水荣的头颅愈发的低垂,几乎已经与地面相持平。</p>
“朕赐予御史台弹劾百官之权,不是让你们听风便是雨,捕风捉影肆意弹劾的!”</p>
“念在你忠心维护皇家礼仪的份上,此番延杖二十!罚俸一年!”</p>
“你可有怨言?”</p>
最终,正德帝还是高高举起板子,轻轻放下。</p>
“臣无怨言。”</p>
常水荣诚惶诚恐的大声回应道。</p>
但在其内心,却是不由得大松了一口气。</p>
甚至还有些沾沾自喜。</p>
看似是惩罚极重,罚俸一年、二十延仗。</p>
实则常水荣明白,通过此举,他在正德帝的心中已然悄悄上升了几个台阶。</p>
当金銮殿外响起常水荣的惨叫时。</p>
满朝文武中竟有大半眼含喜悦。</p>
由此不难看出,常水荣这个孤臣,是何等的孤。</p>
许奕放下摇摆,转身朝着正德帝再度拱手行礼。</p>
随即默默退回自己所在的队列。</p>
自始至终,许奕的脸色都未有太大的波动。</p>
这不由得让一众官员暗暗称奇。</p>
片刻后。</p>
脚步无比阑珊的常水荣再度出现在金銮殿内。</p>
不经意间望向许奕背影的眼神中。</p>
充满了恶毒与怨恨。</p>
龙椅之上,十二道玉旒之下,正德帝视线缓缓从常水荣身上挪移到许奕身上。</p>
随即又从许奕身上,再度挪移到常水荣身上。</p>
因十二道玉旒的存在,使得众人无法看清正德帝的脸色与眼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