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德帝缓缓缓缓坐下之后。</p>
整个金銮殿再度恢复死寂。</p>
所有人都知道,这场祭天大典之后的大朝会已然正式进入了尾声。</p>
但,这真的是尾声吗?</p>
不。</p>
这仅仅只是这场旱灾的又一个开端罢了。</p>
“许奕。”</p>
充满威严的声音自正德帝口中吐出。</p>
“臣在!”</p>
许奕无奈,只好再度拱手行礼,天知道他今天一共行了多少礼。</p>
心中又对这大周王朝繁琐的礼仪有多么的痛恨。</p>
“即日起,准你上任京兆尹一职。”</p>
“总领关中赈灾的具体事宜。”</p>
正德帝一锤定音,至此,事件再无还转的可能。</p>
“臣领旨!”</p>
许奕大声回应,至此成为了正德二十九年里第四个赴任京兆尹的官职。</p>
“户部尚书!”</p>
“刑部尚书!”</p>
“工部尚书!”</p>
正德帝充满威严的声音再度响起,只不过这次的目标却是三位尚书。</p>
“臣在!”</p>
“臣在!”</p>
“臣在!”</p>
田易初三人闻言快速走出队列恭敬行礼。</p>
“户部,刑部各抽调百人赈灾之间,全权听命于六皇子许奕!”</p>
“抽调百人中,当有一名员外郎,两名主事。”</p>
员外郎为从五品官职,主事为正六品官职。</p>
看似官职不高,但莫要忘记了他们就职的衙门可是六部。</p>
由此可见,正德帝对于赈灾一事是何等的重视。</p>
“工部抽调五百人,赈灾期间全权听命于六皇子许奕!”</p>
“抽调五百人中,当有一名郎中,员外郎五人,主事十人。”</p>
“臣领旨!”</p>
工部尚书二话不说直接弯腰领旨。</p>
整个六部,唯有工部人数最多。</p>
莫说是抽调五百人,就算是抽调一千人工部尚书也不会有丝毫犹豫。</p>
着实是工部人员太多,时值冬季,工部大部分官员都赋闲起来。</p>
与其留着他们每日里在工部无所事事,还不如将他们全部赶出去赈灾。</p>
若是赈灾有力。工部还能捞的一二功劳。</p>
“御史台左侍郎常水荣!”</p>
当三部尚书归队之后。</p>
正德帝的目光再度看向满脸苍白的御史台左侍郎常水荣。</p>
“臣......臣在!”</p>
原本以为赌输了的常水荣心思再度活络了起来。</p>
原本苍白的面色也在一瞬间红润了起来。</p>
“特许你担任监察使一职!”</p>
“全程参与赈灾一事!”</p>
正德帝目视前方,缓缓开口说道。</p>
监察使一职,在大周王朝虽没有实权。</p>
亦无法对许奕赈灾之事指手画脚。</p>
但他却有着监察之职责,更有着直接上达天听的特权。</p>
正德帝立常水荣为监察使,其内未必没有警告之意。</p>
“臣.....臣领旨!”</p>
相比六部尚书,常水荣则显得要没骨气的多。</p>
闻言也不知是一时激动,还是有意讨好,竟直接冲着正德帝行了跪拜之礼。</p>
“退朝!”</p>
正德帝无视常水荣的讨好,缓缓起身宣布退朝。</p>
奔波劳累了一天,正德帝也着实有些乏了。</p>
“退朝!”</p>
“啪!”</p>
龙椅右下方的大太监詹竹闻言大声重复一遍,随即重重的挥响了手中长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