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不是查处了很多贪官吗?”</p>
“单单是能够排的上名号的就有四十多个。”</p>
贩夫走卒,三教九流向来是消息最灵通的一批人。</p>
意识到大有隐情的许奕循循善诱道。</p>
“呵。”</p>
“那些人能被查处最大的功劳并不是什么刑部。”</p>
“而是周大人。”</p>
“若不是周大人费尽心机的追查那些粮食的下落,哪儿会查出来如此多的证据。”</p>
“若不是周大人将证据提供给刑部,指望刑部抓贪,真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p>
店小二冷笑一声,言语中对那高高在上的刑部多有不屑。</p>
“为何我看那告示上大半功劳都归了刑部。”</p>
告示上怎么书写的许奕并不清楚,但那卷宗之上却是明明白白白纸黑字的写明了。</p>
之所以能够抓到这么多贪官,靠的是刑部官员夜以继日的努力。</p>
至于京兆尹周启平,卷宗上仅仅只是一笔带过。</p>
若是店小二所言不假,这其中定然还牵扯到贪功冒功事件。</p>
“有些人恨周大人还来不及呢,又怎么会给周大人表功呢。”</p>
店小二冷笑一声,缓缓开口说道。</p>
断人财路犹如杀人父母,那些官员固然被满门抄斩,但谁又能去确定他们便是真正的幕后黑手呢。</p>
“那些贪官污吏家中不是抄出来不少的金银粮食吗?”</p>
“按理来说,有了这些金银粮食,周大人可以大大的缓解长安城周边的灾民才对。”</p>
“怎么周大人最后却落了个赈灾不力,被满门抄斩?”</p>
见店小二显然不愿细说,许奕只好岔开话题。</p>
“一开始得了那些贪官污吏家中的金银粮食,周大人确实用那些粮食救了不少的灾民。”</p>
“可后来不知为何,城外的灾民非但没有减少,反而越来越多。”</p>
“往日里足够百姓吃十天的粮食,往往两三天的功夫便没了。”</p>
“按理来说即使灾民增加一倍,也不应消耗的如此之快才对。”</p>
“可惜,还不等周大人查明原因,便被人以赈灾不力弹劾给罢了官。”</p>
“原本大伙还想写万民书为周大人请冤。”</p>
“怎料到,万民书刚刚写好,还没来得及送上去。”</p>
“周大人便被查出来贪污,刑部官员自周大人借宿的民舍内搜出来整整三箱黄金。”</p>
店小二长长叹息一声,随即久久未语。</p>
后面的事情不用店小二细说,许奕心中也明白。</p>
无非是赈灾不力外加房舍内查出来三箱黄金。</p>
刑部不知为何弄到了周启平的认罪书。</p>
认罪书中,周启平明确写明了那三箱金子的来历--贩卖粮食得来的。</p>
那段时间正值正德帝因贪官污吏一事大发雷霆。</p>
周启平更是直接撞在了枪口上,数罪并罚之下。</p>
周启平直接被判了个满门抄斩。</p>
与那些被他亲手送上斩刑台的贪官污吏一般。</p>
直接来了个斩立决,连明年秋后都没有等到。</p>
至于那认罪书是不是严刑逼供得来的,现如今已经没有人再去深究了。</p>
毕竟,人都死了,深究那些又有什么意义。</p>
“我不相信那三箱黄金会是周大人的。”</p>
“他一定是被人陷害的。”</p>
沉默许久的店小二抬起头咬牙切齿道。</p>
这一次沉默的人换成了许奕。</p>
许奕内心倒是倾向于周启平是被人冤枉的。</p>
但,没有证据,一切言论都是空白无力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