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读网

字:
关灯 护眼
千读网 > 从宗正寺走出来的千古一帝 > 第一百五十二章:我于西市筑京观

第一百五十二章:我于西市筑京观

当朝霞点缀于天空之际。</p>

沉睡中的长安城渐渐地自黑暗中苏醒了过来。</p>

京兆府内宅庭院内。</p>

许奕身心放松地缓缓练着八部金刚功。</p>

其身后,赵守、王老爷子、王家两兄弟,默默地跟随着许奕,缓缓做着一系列的动作。</p>

不远处的厨房内升起了鸟鸟炊烟。</p>

王秋瑾手持一柄木铲,缓缓翻动着锅内的菜肴。</p>

时不时地便会有阵阵清香自厨房溢出。</p>

一时间,整个京兆府内宅庭院内,充斥着一片安静祥和的气氛。</p>

安静祥和之中,又带着丝丝人间烟火。</p>

自前日水盆羊肉过后。</p>

不知不觉间,王家众人与许奕的关系竟莫名亲近了许多。</p>

而许奕,自然也乐得享受这份难得的安静与祥和。</p>

不一会儿的功夫。</p>

王秋瑾端着并不算太过于丰盛的早饭走出了厨房。</p>

“来吃饭了。”王秋瑾望着院内众人轻笑道。</p>

许奕微微点头,缓缓摆出收功式。</p>

扭头一看,身后竟不知何时多了一个小家伙。</p>

此时那小家伙学着大人模样,满脸认真地做出收功式。</p>

“大哥哥,我做的怎么样?对不对?”见许奕看来,小家伙火速破功,满脸期待地看向许奕。</p>

丝毫不见胆怯。</p>

许奕望向满脸童真的小家伙轻笑着点了点头。</p>

小家伙得到认可,瞬间欢呼雀跃起来。</p>

王老爷子笑了笑开口说道:“好了秋安,别跳了,该吃饭了。”</p>

说着,略带歉意地朝着许奕微微拱手行礼。</p>

许奕看着六七岁模样的王秋安轻笑着摆了摆手,随口说道:“无妨,热闹热闹也好。”</p>

相比前几日王家突遭大灾时的惶恐,此时的王秋安总算是恢复了一两分稚童脾性。</p>

心怀黑暗时,人们内心深处总是渴望‘光明’。</p>

许奕自然也不例外。</p>

......</p>

早饭过后。</p>

距离冬日点卯仍有些许时间。</p>

许奕迈步走向书房。</p>

其身后,赵守与王家长子王文清默默跟随。</p>

临近书房门口。</p>

赵守转过身去,单手按在刀柄上,俨然一副门神姿态。</p>

而许奕与王文清则迈步走进了书房。</p>

书房内。</p>

许奕端坐于太师椅上,伸手指了指前方平静道:“坐。”</p>

王文清答应一声,随即入座。</p>

方一入座便从怀中掏出十余张宣纸。</p>

将其恭敬的递给许奕。</p>

开口说道:“大人,这是西市各个商行滞销货物的大致数目。”</p>

许奕接过宣纸,微微点头,随即缓缓翻阅起来。</p>

自接过第二道圣旨已然过去了两日时间。</p>

这两日时间里,许奕一直不慌不忙地做着准备工作。</p>

第一日,三班一部对二十余家商行进行了最后的大清洗。</p>

所获粮食金银无数。</p>

昨日,三班一部被许奕彻底打散。</p>

自宣平门送出了长安城,其目的自然便是提前清查北城大大小小的势力分布。</p>

宣平门李二等人没有闹起来,这并不代表北城同样也闹不起来。</p>

此举一来防患于未然,二来则是许奕盯上了那些大大小小势力的家底。</p>

毕竟,谁又会嫌弃钱多呢?</p>

更何况,此番赈灾所需用钱的地方实在是太多太多了。</p>

除此之外,许奕更是派出王文清、王文廉等一众表现不错之人,前往西市。</p>

召集所有商行、店家,举办一次大型的集会。</p>

说是集会。</p>

事实上不过是许奕花钱买东西罢了。</p>

当然,对于西市各个商行与店家而言,这无异于一次双赢。</p>

片刻后。</p>

许奕缓缓收起手中宣纸平静道:“地方都布置好了?”</p>

王文清点头回答道:“回大人,全部布置好了,在西市码头。”</p>

许奕点了点头,提笔书写一道公文。</p>

加盖印章后将其递给王文清,平静道:“今日点卯取消,带着衙役与官吏即刻赶往西市。”</p>

王文清起身接过公文,拱手行礼道:“遵令!”</p>

待王文清离去后。</p>

许奕斜靠在太师椅上,闭上双眼,脑海中不断地梳理着思路。</p>

首先一点,北城的灾民是一定要转移的!</p>

这不仅仅是因为正德帝的圣旨,更因为,转移灾民本就在许奕的计划之中。</p>

原计划中,许奕的想法是,先将宣平门作为一个试点。</p>

兴建小型粥棚,兴建大量茅房。</p>

将灾民进行分区治理。</p>

待初见成效后,再慢慢将其他城门前的灾民转移到宣平门外。</p>

现如今,无非是加快了这一进程罢了。</p>

无论是灾民的转移,还是安置,许奕脑海中早就有了详细的计划。</p>

因此,转移北城的灾民对于许奕而言,只需要按部就班即可。</p>

这也是为何许奕明知正德帝的深意,却偏要按照正德帝的表面意思去行事的根本原因。</p>

无他。</p>

两者之间并不冲突罢了。</p>

......</p>

往日里热闹繁华的西市码头,因旱灾的爆发而彻底的冷清了下来。</p>

城内的商行出不去。</p>

城外的商行进不来。</p>

数不清的苦力因此失去了养家湖口的开源。</p>

就连西市商行亦是受到了较大的影响。</p>

这一年来,关门者不计其数,开门者却寥寥无几。</p>

甚至于,就连一些小型的风月场所亦受到了较大的影响。</p>

无他。</p>

普通恩客们没钱了......</p>

即使有钱,也会囤积粮食等可以活命的东西。</p>

而非花天酒地,亦或者购置一些无用货物。</p>

冷清了半年之久的西市码头,今日不知为何竟逐渐热闹了起来。</p>

只不过,此热闹非彼热闹。</p>

数不清的东家与掌柜,天不亮便来到了西市码头处。</p>

往日里见面后总是笑呵呵寒暄的东家与掌柜们,现如今却一个比一个愁眉苦脸。</p>

相熟之人相见后,难免相视一笑,只不过是苦笑罢了。</p>

就在西市码头处的气氛逐渐走向悲苦之际。</p>

王文清手持公文,带着大量衙役与官吏走了过来。</p>

刹那间,整个西市码头瞬间活了过来。</p>

“王举人,您昨日说的可是真的?京兆尹大人真的愿意大量购置我们的货物?”一与王文清同一坊间的商贾冲上前去大声询问道。</p>

可惜。</p>

未曾靠近便被两名衙役拦住了去路。</p>

王文清看向昔日里耀武扬威的商贾。</p>

心中一时间竟有一股说不上来的感觉。</p>

见大部分目光集中在自己身上。</p>

王文清清了清嗓子,大声道:“诸位还请稍安勿躁,大人马上就会过来!是真是假等大人到了不久见分晓了?”</p>

“诸位还请随着官差们有序进场!”</p>

“进场后!还请保持安静!否则若是被官差驱逐出会场,可别怪我没有视线提醒!”</p>

话音落罢。</p>

王文清转身朝着码头不远处的空地走去。</p>

原本用来临时堆积货物的空地,不知何时竟建起了一座高台。</p>

而高台下方,则摆放着上千把长凳。</p>

待官吏们入场之后,衙役们缓缓引导着数不清的商行东家与掌柜进场。</p>

无论什么时候,排资论辈总是避免不了的。</p>

此刻亦是如此。</p>

大型商行位置靠前,中型商行居中,小型商行居后。</p>

至于零散店家们,则只能站在最后方。</p>

不一会儿的功夫。</p>

整个空地会场上便已然围聚了足足三千余人。</p>

且还有数不清的零散店家们正在从长安城各个坊间赶来。</p>

当日上三竿之际。</p>

整个空地会场上已然围聚了超五千余人!</p>

由此可见,长安城的商业何其发达。</p>

人数虽超五千余人,但诡异的是,整个空地会场上却异常的安静。</p>

所有人都在默默遵守着京兆府定下来的规矩。</p>

哪怕众人已然入场一个时辰之久,亦无一人胆敢发出一句牢骚。</p>

无他。</p>

现如今的京兆府掌控着他们的命脉罢了。</p>

......</p>

『加入书架,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