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读网

字:
关灯 护眼
千读网 > 从宗正寺走出来的千古一帝 > 第一百六十二章:靖安司(真)

第一百六十二章:靖安司(真)

当京兆府逐渐归于黑暗之际。</p>

书房内的灯火却依旧通明。</p>

许奕斜靠在太师椅上,轻声朗读着手中卷轴上那以刀作笔,一笔一划凋刻出来的先秦文字。</p>

随着许奕越读越深,其内心亦愈发的平和。</p>

诵读经文的过程中。</p>

许奕亦在不断地审视着自身。</p>

从小事逐一开始审视,直到最近发生的数件大事。</p>

不知不觉间,许奕额头上竟浮现出密密麻麻的冷汗。</p>

“或许,还有更好的处理方式,更安全的处理方式存在。”许奕合上卷轴,缓缓闭上双眼,低声喃喃道。</p>

不知过了多久。</p>

许奕缓缓睁开双眼,眼神中的光芒愈发地明亮起来。</p>

直到这时,许奕方才明白吕在中令其抄写二十遍的根本原因。</p>

读圣贤书,尤其是这种没有旁人注释、删改过的原版圣贤书,最是使人头脑清醒,心态平和。</p>

而心态越是平和,便愈能自视己身。</p>

许奕缓缓起身,面朝吕在中所在的厢房重重一拜。</p>

吕在中,当真无愧先生二字!</p>

一拜过后。</p>

许奕缓缓入座,端正坐姿,提笔缓缓于纸张上默写先秦圣贤经文。</p>

随着许奕越写越多,其心态自然愈发的平和。</p>

书写间,时光飞快。</p>

当许奕放下狼毫笔之际,时间已然寅时许,(凌晨三点多)。</p>

略一活动身躯。</p>

许奕提起油灯走出书房迈步走向主屋。</p>

不一会儿的功夫。</p>

京兆府内宅中的最后一盏灯火熄灭。</p>

整个京兆府内宅瞬间被浓浓的黑暗所包裹。</p>

漆黑的天幕中,一轮弯月在稀疏的星光相伴下,缓缓挪动着。</p>

......</p>

......</p>

夜色匆匆。</p>

当天空中第一缕霞光洒照人间之际。</p>

许奕已然自床榻上缓缓起身。</p>

推开房门。</p>

院落中吕在中身着一件宽大的道袍,缓缓打着一套拳法。</p>

“先生。”许奕迈步上前拱手行礼。</p>

吕在中缓缓收功,看向许奕平静道:“昨日竹简可曾抄写二十?”</p>

许奕点头回答道:“回先生,已然抄写完毕。”</p>

吕在中满意地点了点头,随即开口说道:“取来一观。”</p>

不一会儿的功夫。</p>

许奕将竹简、誊抄以及心得全部交给了吕在中。</p>

吕在中伸手接过,迈步走向院落石凳,细细翻阅着许奕递来的心得。</p>

眉头时而紧皱,时而松缓。</p>

面色时而凝重,时而露出笑容。</p>

端的是让人琢磨不透。</p>

不知过了多久。</p>

王家老少逐渐走出了房门。</p>

见许奕一副谦恭学生状。</p>

王老爷子不由得看向自家长子,低声问道:“那老者何许人也?”</p>

王文清目露艳羡与火热道:“山竹居士吕先生。”</p>

‘山竹居士吕先生?’王老爷子低声喃喃一句。</p>

下一瞬,双眼骤然放大,强压着心头激动。</p>

低声问道:“可是三元及第、六征六拒的吕在中吕先生?”</p>

王文清点头道:“正是。”</p>

王老爷子瞬间眼冒金光,低头看向一旁的小孙子王秋安。</p>

随即抬头看向许奕与吕在中。</p>

眼神中的光芒渐渐消散,最终化为一道浓浓的叹息。</p>

这点自知之明,王老爷子还是有的。</p>

忽然。</p>

又是一处厢房门打开。</p>

衣着简朴的王秋瑾自内走了出来。</p>

朝着王家长辈微微行礼后,迈步走向了厨房。</p>

沿途见许奕一副谦恭学生状站立在一满头白发老者面前。</p>

眼神中不由得浮现惊奇之色。</p>

就连脚步都慢了几分。</p>

王秋瑾认识许奕的时间并不算长。</p>

但这不算长的时间里,许奕给其留下的印象却是格外的深刻。</p>

心机深沉,狠辣果决且冷漠无情!</p>

这是王秋瑾一开始时对许奕的真实评价。</p>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王秋瑾通过父亲王文清闲聊中得知的消息愈多,内心深处对许奕的看法便越复杂。</p>

但无论内心看法如何变化。</p>

有一点却是恒久不变的。</p>

那便是她还从未见过许奕如此姿态。</p>

一时好奇之下,竟顿住了脚步,站在厨房门口静静地观望起来。</p>

许奕站立在吕在中面前,内心略显忐忑的等待着吕在中的点评。</p>

对于吕在中的学识,许奕自然是格外钦佩的。</p>

毕竟,这可是百年来唯一一个三元及第。</p>

且数十年过去,吕在中更是早已成就大儒之名。</p>

吕在中神色复杂地抬起头看向许奕问道:“这是你写的?”</p>

许奕拱手道:“小子拙见,若有不妥之处,还望先生指出。”</p>

吕在中神色复杂道:“并无不妥。”</p>

那宣纸中所写,有很多内容竟让吕在中都产生了耳目一新的感觉。</p>

且越是细看,便越能感受到字里行间的奥秘。</p>

话音落罢。</p>

吕在中补充道:“待此间事了,京兆尹与老夫论经三日可否。”</p>

许奕闻言心中顿生了悟。</p>

想来应当是他所写心学之因素。</p>

许奕顿了顿拱手道:“遵先生言。”</p>

吕在中笑了笑随即再度拿起手稿细细品读。</p>

许奕不再叨扰,转身便准备前去洗漱。</p>

这一转身,恰好看到呆站在厨房门口,睁着大眼睛满是好奇地朝着自己与吕在中所在方向看来的王秋瑾。</p>

见许奕看来。</p>

王秋瑾急忙收回目光,羊装无事般转身走进了厨房。</p>

许奕笑了笑并未过多深究。</p>

迈步走向一旁洗漱。</p>

饭后。</p>

许奕折返主卧房。</p>

穿上那件象征着身份地位的墨玉色蟒袍。</p>

将头发一丝不苟地以白玉冠相盘。</p>

于腰间悬挂上一枚京兆尹官印,以及一块赈灾总指挥使的令牌。</p>

伸手取下兵器架上的黑色长刀。</p>

‘曾’的一声。</p>

斩渊出鞘,寒光映照在许奕双眼中。</p>

为其凭白地增添了一两分肃杀。</p>

将斩渊归鞘,无比郑重地悬挂于腰间。</p>

随即踏步走出房舍。</p>

房舍外。</p>

赵守、王家兄弟,以及新晋幕僚吕文苏早已等待多时。</p>

“走。”</p>

许奕轻道一声,随即踏步朝着京兆府大堂走去。</p>

......</p>

......</p>

『加入书架,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