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读网

字:
关灯 护眼
千读网 > 从宗正寺走出来的千古一帝 > 第一百七十二章:边关来信

第一百七十二章:边关来信

正德帝缓缓转动了龙椅上的龙首。</p>

顷刻间御书房内便传出一阵微弱的卡卡声。</p>

不一会儿的功夫,一道暗门出现在了龙椅后方的墙壁上。</p>

正德帝面无表情地走进暗门。</p>

暗门密室内。</p>

无数颗夜明珠悬挂于密室顶部,将其点缀的如同布满了繁星的银河一般。</p>

正德帝自一旁角落里拿出三根清香,缓缓点燃。</p>

随即手持清香走向密室正中。</p>

密室正中心处摆放着一张名贵红木打造而成的八仙桌。</p>

八仙桌上摆放着一造型奇异的香炉。</p>

香炉内的香灰仅仅只有半数之多。</p>

在香炉之后,两幅画像一前一后家交错着摆放着。</p>

居前的那副画像上绘画着一身着宫装的黄衣女子。</p>

那女子虽鬓角生出华发,但眉眼间却依稀可见年轻时的盛世美颜。</p>

画像中的女子双手自然平放在腿边,面带笑意地看向前方。</p>

单单自画像中便不难看出,这是一个温柔到极致的女子。</p>

在女子画像之后,是一年轻男子的画像。</p>

画像中的年轻男子身着一件黑色刺金麒麟袍,端坐在一太师椅上。</p>

面带笑意地看向前方。</p>

不知是当时场景便是这般,还是画师格外添加。</p>

那男子眉眼间好似也带着澹澹笑意。</p>

当真应了那句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p>

正德帝凝视两幅画像许久许久。</p>

直到手中清香燃尽,烫到了手指方才回过神来。</p>

抬起袖摆擦了擦不知是被烟熏还是其他原因造成的眼角湿润。</p>

随即行至门口处再度取出三柱清香。</p>

点燃后插在了香炉之内。</p>

待青烟鸟鸟腾空后。</p>

正德帝搬来一把太师椅端坐在画像之前,静静注视。</p>

不知过了多久。</p>

正德帝嗓音略带沙哑道:“子淑,你与安儿在那边过的还好吗?”</p>

“九年了,你可知我无时无刻不在想你们?”</p>

正德帝顿了顿,摇了摇头苦笑道:“当初那件事是我错了。”</p>

“如果不是听信了奸人之言,事情绝不会闹到那种地步。”</p>

说着。</p>

正德帝再度摇了摇头苦笑道:“现在说那些已经晚了。”</p>

沉默、寂静。</p>

死一般的寂静。</p>

不知过了多久。</p>

正德帝前言不搭后语道:“咱们的奕儿长大了,八年的幽禁没有使他步入深渊,反而铸就了他的强大。”</p>

“子淑,你不知道现如今咱们的奕儿变得多么的优秀。”</p>

“文武百官皆束手无策的赈灾,到了奕儿手中却迎刃而解了。”</p>

“现如今,咱们的奕儿已然会收买人心了。”</p>

话音落罢。</p>

正德帝再度沉默许久。</p>

随即继续喃喃道:“但我却无法将皇位传给他,赵大哥走了、赵家也被我弄没了,现如今我若是将皇位传给奕儿,无异于是在害他。”</p>

“我已然害的他被关押八年之久了,我......我不能在害他了......”</p>

不知不觉间,正德帝的龙袍已然被泪水打湿。</p>

过了许久。</p>

正德帝以袖摆覆面,擦去了眼角的泪痕。</p>

摇了摇头喃喃道:“对了子淑,咱们的奕儿快要成亲了,我钦点的,但姑娘却是奕儿自己找的。”</p>

“我知道奕儿是怕我在他身旁安插眼线才会这般做的。”</p>

“那姑娘我找人查过了,倒也与奕儿般配。”</p>

“我知道奕儿心中有恨,我知道你与安儿也在怨我。”</p>

“但,谁让我是大周朝的皇帝啊。”</p>

正德帝有一搭没一搭地喃喃自语着。</p>

很多时候前言完全不搭后语。</p>

就这般不知过去了多久。</p>

正德帝方才起身离开了密室。</p>

当其从密室内走出来后,其面色再度恢复了以往的不怒自威。</p>

好似方才密室内前言不搭后语、悔恨到痛哭流涕之人完全不是他一般。</p>

......</p>

......</p>

淑玉殿内。</p>

李贵妃手捧暖炉斜靠在软塌之上。</p>

身前两步外,刘公公弯着身子低声说着什么。</p>

忽然。</p>

李贵妃坐直了身躯,沉声问道:“你方才说什么?陛下将詹竹等人赶了出来,独自在御书房内待了一个时辰?”</p>

刘公公神情一顿,急忙回答道:“回娘娘,据紫辰殿小太监处传来的消息是这样。”</p>

李贵妃面色凝重道:“继续说。”</p>

“是。”刘公公答应一声,随即继续说道:“据说陛下走出御书房时双眼通红,龙袍袖摆处好似有水渍存在。”</p>

话音落罢。</p>

李贵妃低声喃喃道:“双眼通红、袖摆沾水,双眼通红、袖摆沾水。”</p>

越是低声喃喃,李贵妃的面色便越是凝重。</p>

不知过了多久。</p>

李贵妃沉声道:“继续说。”</p>

“回娘娘,从紫辰殿传来的消息只有这么多。”刘公公弯着的腰背不由得更弯了几分。</p>

李贵妃沉默许久。</p>

方才摆手道:“退下吧。”</p>

当寝宫内只剩下李贵妃一人时。</p>

其凝重的面色瞬间阴沉的几乎快要滴出水来。</p>

“十余万灾民齐拜许奕,陛下驱散所有宫人独处一个时辰,出来后双眼通红,袖摆沾水。”李贵妃面色阴沉地低声喃喃。</p>

她虽不知正德帝驱散宫人的那一个时辰去了哪里,做了什么。</p>

但以其聪明才智却能猜出个七七八八来。</p>

显然,这种猜测无论是对她本身,还是对李家,亦或者对许雍,都不是一件好事。</p>

“许奕不能留了,无论如何都要将他赶出京城!”李贵妃缓缓起身,面目中透露出说不出来的狰狞感。</p>

......</p>

......</p>

次日辰时。</p>

许雍请安后便急匆匆地离开了淑玉殿。</p>

随着许奕将灾民全部转移走后,长安城渐渐恢复了以往的秩序。</p>

最为明显的便是长安城内的商行已然可以自由出入各处城门。</p>

紧随其后的便是各地郡县呈送上来的文书。</p>

非紧急情况,不得八百里加急,可想而知,那积压的文书何其之多。</p>

身为一国储君的许雍自然也有着忙不完的事务。</p>

因此其虽行色匆匆,但却无人朝着其他方向去想。</p>

不一会儿的功夫,许雍便抵达了东宫太子府。</p>

此时太子府的属官们已然忙成了连轴转。</p>

无视了众多匆忙的招呼声。</p>

许雍直接大踏步走进了专属于自己的书房。</p>

随着房门关闭。</p>

许雍的面色肉眼可见地阴沉了下来。</p>

较之昨夜的李贵妃,有过之而无不及。</p>

许雍大踏步行至书桉处。</p>

书桉上摆放着一份拆到一半的信件。</p>

许雍快速将其拆开,取出其内的信件。</p>

信件中写了什么不得而知。</p>

只知那信件落款处署名为李玉。</p>

此人赫然便是李光利嫡长子,前几年长安城最大的纨绔。</p>

因豪掷十万两白银争夺一青楼女子而被正德帝发配边关。</p>

现如今已有五六年之久。</p>

也不知是仰仗其父亲的权势,还是其真正的改过自新。</p>

现如今的李玉俨然已经成了上谷郡三大校尉之一。</p>

『加入书架,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