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裨将向本忠,灭匈奴六部落。”</p>
“俘虏匈奴一千三百二十五人,缴获牛羊等牲畜两千三百九十六头。”</p>
“当记一功,诸君共勉。”</p>
烈日当空之际,一身着明光甲胃的将领立身于中军大帐左侧。</p>
一手持功劳簿一手持狼毫笔,面朝大帐内十余位将领朗声诵读着向本忠此番收获。</p>
在其一旁,一头顶紫玉冠,身着亮银山文甲的中年男子端坐于上首位置。</p>
笑容满面地看向下方抱拳而立的向本忠缓缓开口说道:“你小子这次收获不错啊。”</p>
向本忠闻言快速弯腰行礼满脸笑意地回答道:“托大将军的福。”</p>
“你小子。”大将军李光利笑着指了指向本忠,随即鼓励道:“莫要骄傲,当再接再厉。”</p>
向本忠闻言连连点头道:“末将牢记大将军教诲。”</p>
李光利微微摆手道:“行了,归队吧,待今日事了,为你们集体庆功。”</p>
“谢大将军。”向本忠再度抱拳行礼,随即默默退至一旁。</p>
李光利微微侧首看向身旁那身着明光铠的将领,示意其继续。</p>
身着明光铠的将领心领神会地点了点头,随即微微侧首看向身旁一士卒。</p>
那士卒将手中那写有寥寥几行字迹的宣纸悄无声息地朝着明光铠凑近了几份。</p>
“愕??”身着明光铠的将领看清字迹后瞬间双目圆睁,眼神中瞬间布满了复杂神色。</p>
几息后。</p>
李光利再度微微侧首,声音平静地催促道:“魏国公。”</p>
魏国公谷占营闻言瞬间回过神来,一把抓过身旁士卒手中的宣纸,随即快速走向李光利。</p>
“大将军您请看。”谷占营将手中宣纸双手呈于李光利。</p>
李光利伸手接过谷占营递来的宣纸。</p>
仅仅只是一眼,其面色便产生了细微变化。</p>
与此同时,察觉到不对劲的十余位将领无不面面相觑。</p>
但很快。</p>
过半的将领面带疑惑地看向裨将郑玄靖。</p>
依照大周军功律。</p>
凡将领军功核定,当三辕并驾。</p>
第一辕为将领自报,每战结束后,无论胜败领兵将领必须第一时间核定己部得与失,并上报至主将处。</p>
第二辕为主将裁定,领兵主将收到书面禀报后,当第一时间下令稽功队前往核对。</p>
第三辕为朝廷定功,领兵主将核对无误后,于功劳簿上如实记载,待班师回朝后,功劳簿上交至兵部,由兵部与朝廷议定最终功劳。</p>
若遇大胜或大拜,领兵主将当第一时间将实情书于奏章,八百里加急传至京师长安。</p>
然。</p>
真正能够完全依照大周军功律行事的将领不能说没有,只能说太过于稀少。</p>
稀少到用凤毛麟角来形容都丝毫不为过。</p>
而大部分将领为了省事往往是两辕并行。</p>
按照前后顺序来看,此时那李光利手中的宣纸定是出自郑玄靖无疑。</p>
郑玄靖立身于中军大帐一侧。</p>
无奈地朝着诸多同僚摊了摊手,随即便眼观鼻鼻观心地默不作声起来。</p>
一时间,大半将领心中渐渐生出一些不太好的预感。</p>
片刻后。</p>
李光利面无表情地将宣纸递给身旁的谷占营。</p>
随即沉声道:“如实唱功。”</p>
“遵令!”谷占营抱拳应道。</p>
随即缓缓迈步行至上首左侧。</p>
重新拿起功劳簿与狼毫笔后。</p>
再度面朝身前十余位将领朗声道:“裨将郑玄靖,灭匈奴三部落。”</p>
“杀敌九百七十二人,俘敌六百二十五人。”</p>
“缴牛羊千余头,缴战马千五百余~!”</p>
“此战,裨将郑玄靖扬我大周军威,当记一大功,诸君当共勉之!”</p>
话音落罢。</p>
整座中军大帐瞬间陷入一片死寂之中。</p>
此消息对于郑玄靖而言或许是好消息。</p>
但对于其他将领而言,无疑是一天大的坏消息。</p>
此消息一出,那便意味着真正的战争已然于悄无声息间拉开了帷幕。</p>
试问,如果天天欺负欺负老弱病残便可拿到军功。</p>
又有几人真正愿意舍命去厮杀。</p>
常言道,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p>
此时中军大帐内的十余位将领无疑极其的契合这一句常言。</p>
李光利自上首位置缓缓起身。</p>
锋利如刀般的目光缓缓游走于中军大帐内的每一位将领脸上。</p>
可笑的是。</p>
整座中军大帐内,满满当当的十余位将领中。</p>
却无一人胆敢与其对视。</p>
死寂,在无形之中逐渐凝固起来。</p>
正当中军大帐内的气氛愈发地压抑之际。</p>
李光利忽然迈步走出了上首位置。</p>
“哈哈哈。”李光利爽朗大笑道:“你们呀你们,就这般看不得郑将军立功?还是说你们羡慕的连句道喜的话都不会说了?”</p>
爽朗笑声自中军大帐内盘旋几息后径直地朝着大帐外飘散而去。</p>
原本死寂到压抑的气氛瞬间被那爽朗笑声冲散了些许。</p>
“郑将军,恭喜恭喜。”</p>
“郑将军,等班师回朝后说什么也得到你府上吃个一醉方休。”</p>
“就是就是,咱们这么多人就你运气最好,你不请吃酒可就有些说不过去了。”</p>
“唉,请吃一顿酒算得了什么,我要是郑将军,班师回朝后说什么也要大摆三日流水席。”</p>
</p>
“......”</p>
“......”</p>
一时间,道喜声数不胜数。</p>
原本死寂到压抑的中军大帐一时间再度恢复了生机。</p>
李光利面带笑意地摆手道:“好了好了,不用等到班师回朝,今日的庆功宴上便可。”</p>
话音落罢。</p>
李光利缓缓转身,折返于上首位置。</p>
随即摆手道:“庆功宴要到酉时才开始,诸位也已然奔波了数日之久,且先回去养足精神。”</p>
说着,李光利缓缓伸手指了一圈中军大帐内的将领。</p>
随即笑道:“庆功宴时,谁若是以奔波劳累为由推辞不喝,那可就莫要怪本将军不客气了。”</p>
话音落罢,中军大帐内的欢声笑语愈发地浓烈起来。</p>
甚至于浓烈到给人一种极其不真实的感觉。</p>
片刻后。</p>
中军大帐内的众将领缓缓散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