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夜幕渐渐散去。</p>
朝霞重新浮现于东方天幕之际。</p>
数以百计的匈奴斥候自临时营寨内奔涌而出。</p>
如天罗地网般散布于临时营寨、莫干河谷之间。</p>
随着匈奴斥候们的不断地往来奔走。</p>
临时营寨内的一万五千狼卫渐渐地自黑暗中苏醒了过来。</p>
一顶顶大小不一、颜色各异的帐篷在狼卫们的手中拔地而起。</p>
略作收整后便被甩至一旁的战马之上。</p>
其拔营之速度,远超大周士卒数倍有余。</p>
辰时许。</p>
三万余匹战马自空荡荡的临时营寨缓缓而出。</p>
不慌不忙地翻过一座座低矮丘陵。</p>
最终于己时许,朝阳逐渐拔高之际。</p>
抵达了此行的最终点--莫干河谷。</p>
随着一顶顶大小不一、颜色各异的帐篷缓缓于莫干河谷旁落地生根。</p>
李光利部已然于不知不觉中丢失了一处战略要地。</p>
已经彻底的失去了以逸待劳的天赐良机。</p>
莫干河谷最高点。</p>
左谷蠡王立身于中军大帐前,目光平静地眺望着下方不断奔走的匈奴斥候。</p>
“呼衍舵。”左谷蠡王背对众人缓缓开口道。</p>
话音落罢。</p>
一身着中原儒衫的中年男子越过众将领缓缓行至左谷蠡王身旁。</p>
那中年男子虽身着中原儒衫,但却长着一副地地道道的匈奴面孔。</p>
“大王。”呼衍舵行至左谷蠡王身旁神态虔诚地行礼道。</p>
左谷蠡王微微点头随即缓缓开口下令道:“传令下去,即刻起所有人不得大声喧哗,不得生火做饭,违令者斩!”</p>
呼衍舵闻言面色一正,随即再度行礼道:“属下遵令!”</p>
呼衍舵的身影方消失于中军大帐旁。</p>
远处的莫干河谷外便奔来数十骑。</p>
左谷蠡王挑目望去,待看清那数十骑所打旗帜后,原本严肃的面孔上渐渐地浮现出一抹笑意。</p>
“去接一接库固儿。”</p>
左谷蠡王伸手指了指那数十骑最前方手持王旗之人轻笑着下令道。</p>
“遵令!”</p>
左谷蠡王话音方落,一满脸胡须的匈奴将领快速行礼道。</p>
不久后。</p>
两骑畅通无阻地行至中军大帐前。</p>
“大王,斥候千骑库固儿前来复命。”</p>
手持王旗之人翻身下马后快速虔诚行礼道。</p>
所谓斥候千骑,即为统领千余斥候之长官。</p>
在匈奴的军制中。</p>
最为尊贵的自然是那单于。</p>
而单于之下,则为六王将。</p>
此六王将以此为左贤王、右贤王、左谷蠡王、右谷蠡王、左大将、右大将。</p>
此六王将类比大周亲王,皆为单于子弟担任,其中左贤王便相当于许雍在大周的身份地位。</p>
自六王将之下,常设二十四长。</p>
所谓二十四长,即为统领兵马万人以上之长官,又被称之为万骑长。</p>
其身份地位类似于大周偏将、副将,乃单于及六王将之副手。</p>
其主要职责为协助六王将出征作战,以及治理一方。</p>
此二十四长中,单于本部下辖十位,左贤王下辖四位,左谷蠡王下辖两位,左大将下辖两位。</p>
右贤王下辖两位,右谷蠡王下辖两位,右大将下辖两位。</p>
二十四长之下,又设千骑长、百骑长、十骑长等官职。</p>
与赵甫生交战的浑邪王便是那二十四长之一。</p>
因所处位置不同、所属部落发展不同。</p>
故,二十四长间的势力亦是各有不同。</p>
其中,实力强横者兵力多达四五万之数。</p>
实力低微者兵力不过堪堪过万而已。</p>
如那左谷蠡王,实力最为强盛时本部兵马超五万,麾下两名万骑长也各自拥兵两万余。</p>
当然,这仅仅只是拥兵数量而已。</p>
......</p>
......</p>
匈奴中军大帐前。</p>
左谷蠡王目光平静地看向斥候千骑库固儿。</p>
缓缓开口问道:“可曾寻到敌军踪迹?”</p>
库固儿闻言快速回答道:“回大王,库固儿幸不辱命,已然寻到了敌军踪迹。”</p>
“哦?”左谷蠡王双目中闪过一抹喜意,随即问道:“敌军距离此地还有多远?”</p>
库固儿闻言快速回答道:“回大王,末将返回时,敌军主力于此地四十余里外安营扎寨。”</p>
左谷蠡王闻言不由得眉头一皱。</p>
以其对大周军伍的了解。</p>
这四十余里的距离以大周军伍的行军速度来看。</p>
最快也需入夜前后方能抵达莫干河谷。</p>
若是慢的话,估计要到明日午时前后了。</p>
左谷蠡王于心中默默盘算片刻后,其原本紧皱的眉头渐渐地舒展开来。</p>
嘴角处隐隐约约间浮现出一抹冰冷且残忍的笑意。</p>
左谷蠡王定了定神,随即继续问道:“可曾探明敌军兵力部署。”</p>
库固儿闻言面带骄傲地行礼道:“回大王,库固儿幸不辱命,已然探明敌军兵力部署。”</p>
话音落罢,不待左谷蠡王催促。</p>
库固儿再度快速开口道:“在距离此地约十余里处,有一支三千余人的敌军。”</p>
“此处敌军,人手双马,无辎重等物牵绊。”</p>
“在此敌军身后约十五里处,另有一支敌军。”</p>
“那支敌军数量在两千余人,同样无辎重等物牵绊。”</p>
“此敌军身后便是敌军主力,总人数在五万人左右,其中掺杂着大量民夫与辎重。”</p>
“在敌军左右两翼,各有两支骑兵,人数皆在两千左右。”</p>
话音落罢。</p>
左谷蠡王略作沉吟后下令道:“命所有斥候撤至莫干河谷五里外。”</p>
“遵令!”库固儿虔诚行礼,随即手持王旗快速转身离去。</p>
“诸位。”左谷蠡王转身环视身后众将领,随即大手一挥沉声道:“随本王入帐!”</p>
“遵令!”话音落罢,十余位匈奴将领大声回应道。</p>
战场之上,从来都没有一成不变的计划。</p>
匈奴中军大帐内。</p>
左谷蠡王持刀立于一副硕大的舆图前。</p>
刀锋直指莫干河谷五里外的一条丘陵。</p>
“尸逐诚!丘林鸣!”左谷蠡王面朝下方将领沉声道。</p>
两名匈奴千骑长闻令快速出列行礼道:“末将在!”</p>
左谷蠡王看向二人沉声下令道:“命你二人即刻率部于此地等待。”</p>
“敌军前锋一旦靠近你等三里以内,即刻出兵进攻!”</p>
“切记!此战不求全歼!只需将敌军打溃即可!”</p>
话音落罢,尸逐诚、丘林鸣两名匈奴千骑长当即行礼道:“末将遵令!”</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