沮阳城东。 山水之间,隐现一城。 隐城承运殿偏殿书房内。 一身墨玉色亲王常服的燕王奕背负着双手立身于半开的窗台旁。 任窗外寒风呼啸而入。 而其自巍然不动。 其古井不波的目光,自始至终不曾从那窗台外已然没过成人小腿的积雪中挪动丝毫。 在其身后。 一身燕王府属官袍的长吏司主官吕文苏拱手而立,缓缓开口说道:“禀王爷。” “自进入腊月以来,上谷、渔阳二郡多地陆续降下大雪。” “其中上谷郡的广宁县、涿鹿县降雪量高达一尺三分。” “渔阳郡的良乡县、方城县降雪量高达一尺过半。” “余者降雪量皆在一尺以内。” “皆暂无雪灾之危。” 自进入十二月以来。 燕地上谷、渔阳两郡陆陆续续迎来了正德三十年的第一场雪。 许是受辽东雪灾影响。 今年燕地的降雪量远超往年数倍。 幸而,哪怕是降雪量最大的良乡、方城两县,其降雪量也不过一尺过半。 若立春前再无这般大雪的话,良乡、方城两县来年定能有个好收成。 话音落罢。 背负着双手立身于窗台旁的许奕轻轻闭合了半开的窗台。 随着那半开的窗台缓缓闭合。 承运殿偏殿书房内的寒意瞬间消退了几分。 许奕缓缓转身迈步走向书桉之后的太师椅。 缓缓落座后,许奕方才开口说道:“传令柴宝义,即刻调拨一批煤炉、煤球运至良乡、方城、广宁、涿鹿四地。” 受辽东雪灾影响。 上谷郡、渔阳郡内的取暖之物,价格亦有上涨。 虽不如辽东那般骇人听闻,但亦是寻常百姓所无力承担之重。 自定下‘以暖取辽’之计后。 下洛城煤炉工坊便已然‘火力全开。’ 除工坊内原有雇工外,许奕特令柴宝义招募了大量的辽东流民以及下洛城百姓。 用以确保煤炉、煤球等物的产量。 可以说。 现如今的许奕并不缺少煤炉、煤球等物。 其真正缺少的是那负责运输的商队。 虽说以其在燕地的影响力,若想要商队,顷刻间便会有数之不清的商贾蜂拥而至。 但‘以暖取辽’之计,于许奕而言当真是太过于重要。 其又岂会将其交予旁人之手? 更何况,煤炉、煤球等物,在很大程度上损害的还是那些商贾们的利益。 现如今的辽东、辽西、右北平、广阳、渔阳、上谷乃至于代郡、涿郡,又有几家商行不曾趁辽东雪灾,大举囤积取暖之物? 将煤炉、煤炭等物交由这些利益相冲的商贾运输。 怕是真的会‘意外’连连。 故而,非绝对信任之人,许奕绝不会使其染指煤炉、煤球生意。 承运殿偏殿书房内。 许奕沉吟数息,随即自书桉旁取出一枚稚童手掌大小的令牌。 “文苏持此令至仓大库寻一二珍宝,代孤走一趟朱家。” “自朱家借调些许商队交由柴宝义。” “命其务必在最短的时间,将煤炉、煤球等物遍布燕地所有百姓家中。” 许奕将手中令牌抛于吕文苏,随即满脸郑重地交代道。 “遵令!” 吕文苏接住许奕抛来的令牌,随即郑重拱手行礼道。 依礼而言,此等之事,许奕亲至更能彰显尊重。 但奈何今日已然腊月初十,距其与朱婉宁的婚期已然只剩下十日时间。 此时的许奕着实不便亲至朱家。 话音落罢。 吕文苏再度拱手行礼,随即缓缓退出了偏殿书房。 待吕文苏的身影彻底消失于偏殿书房后。 许奕身躯缓缓后靠于太师椅椅背之上。 嘴角微微上扬地低声喃喃道:“朱婉宁、梵家。” 在许奕原本的计划中,待年后燕地内的诸事皆彻底走上正轨后。 其便要着手或拉拢、或打压燕地内的诸多世家大族。 而首当其冲的便是近在迟尺之间的上谷郡第二大世家--梵家。 但其万万没想到,其尚未来得及制定更为稳妥、更为详细与周全的计划之际。 他那尚未过门的侧妃,便已然将梵家完完整整地打包好,当做另一份‘嫁妆’送给了他。 前有身为第一世家的朱家与燕王府联姻。 后有身为第二世家的梵家主动来投。 有此两家在,便相当于许奕已然控制了上谷郡超八成的世家大族。 因此。 朱婉宁这一礼,当真是不可谓不大。 思及至此。 许奕渐渐收敛了所有笑容。 随即自太师椅缓缓而起。 倒水、研磨、铺纸。 待一切准备妥当后。 许奕方才缓缓落座于太师椅之上。 ‘孙道华、庞文泽。’ 端坐于太师椅之上的许奕,提起一支崭新狼毫笔,于砚台中轻轻一点,随即在那洁白如雪的纸张上缓缓写下两个人名。 此二人一为上谷郡郡守,一为渔阳郡郡守。 整个燕地,官面上除许奕这位燕王外,便是此二人最大。 且因大周祖制等因素。 此二人手中所掌握的权利,在很大程度上是要大过许奕这位燕地亲王。 但好在。 再经历一系列明争暗斗后,此二人现如今已然初步臣服于许奕。 这也便意味着,许奕在一定程度上已然掌控了整个燕地官面上的力量。 至少在孙道华、庞文泽二人离任前,这一结果不会有太大变化。 十余息后。 许奕再度提笔于那洁白如雪的宣纸上缓缓书写道:‘燕地百姓。’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那成千上万看似不起眼的燕地百姓,实则才是整个燕地中最为庞大的一股力量。 但好在。 自就藩以来,许奕先是通过居养院,收拢了燕地孤寡老卒以及大量燕地百姓的心。 此后的下洛城血书童谣一事。 则将信任的种子深深地种在燕地百姓心中。 经此一事后,若敌对势力再想故技重施,恐燕地百姓第一个不答应。 而在此之后的佛骨舍利一事。 则为百姓心目中的燕王奕披上了一层神圣的金纱。 至此,燕地百姓彻底归心。 若许奕有需,振臂一呼间恐从者无算。 至此先前秋收之际主动减免封地食邑百姓赋税,并建粮仓无息借粮与民。 以及此番低价售卖煤炉、煤球等取暖之物,以助百姓度此寒冬。 这一件件看似无益之事,实则却是其与百姓之间最不可分割的枢纽。 须知。 这人世间的一切情感,皆需维护。 至于一劳永逸?那只不过是痴人说梦罢了。 朝廷尚需维护天下黎民之民生,方能保天下安生,皇权高坐。 藩王亦需维护封地百姓之安稳,方能使万众归心,一呼百应。 承运殿偏殿书房内。 许奕顿住手中笔锋,静静地凝视‘燕地百姓’四字片刻。 片刻后。 许奕缓缓挪动笔锋,于那洁白如雪的宣纸上继续缓缓书写道:“两郡世家。” 官已初步归心。 民已彻底归心。 现如今唯一挡在许奕面前,使其无法彻底整合燕地所有力量的便只剩下这‘承上启下’的世家大族。 其权不如一地郡守。 其数不如芸芸百姓。 但其却是一地运转最不可或缺之物。 好在。 随着其与朱家联姻。 随着梵家主动来投。 这最后一块绊脚石已然消去近半。 待其腾出手来,便可以雷霆之势彻底击碎那仅剩的大半块绊脚石。 到了那时。 整个燕地,上至官吏、中至世家大族,下至黎民百姓,皆可为其所用。 到了那时。 任外界如何风雨漂泊,他自有一处净土是为屏障。 承运殿偏殿书房内。 许奕再度顿住手中笔锋,静静地凝视着宣纸之上的‘两郡世家四个大字。’ 片刻后。 许奕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略显冰冷的笑容。 随即笔锋微动,于那洁白的宣纸上再添三个大字--王大营。 如果将‘郡守归心’,‘百姓沉心’,‘世家臣心’归为对内之政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