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佑明正文卷第七百一十八章大地主受损,年轻人开始强势!顾允成说后就失魂落魄地坐着滑竿回了家。 他原本打算再顺便去东林书院看看的,但他现在懒得去了。 作为一名传统士大夫,顾允成还是天然的有些排斥这种新事物的。 只是。 顾允成在回来的路上,却看见了自己家的几个佃户正闲逸地坐在溪流边的大青石上扯家常,还在比自家孩子考了多少分。 其中,有个佃户本是他从小一起长大的原顾家小厮,叫方圆。 方圆甚至还在这时提到他女儿在女校得了双百分的事,而露出洋洋得意之色。 这让作为传统士大夫的顾允成更加不能接受,尤其是还是他昔日的小厮兼发小方圆在提这事,在因自己女儿书读得好而骄傲。 “不知廉耻!” “当年白跟我学那么些年的程朱只之学。” 顾允成腹诽了几句,就问着方圆这些人: “你们这个时候不在田里,在这里作甚?” “您何必问。” “我们现在都不是您家的奴仆了,都改成雇佣了,每年只需交够租子就行,难道还要听你吩咐不成?” 这时,方圆先笑着回了话,且反问起顾允成来。 顾允成听后心里有些失落,随即道: “你现在倒是真的不再叫我‘老爷’了。” 方圆依旧笑道:“都出府了,再叫老爷不合适!” 顾家为了留住一些佃奴,继续给自家种田,尤其是一些耕作技术与经验丰富的佃奴,的确把许多家生佃奴都改成了雇佣制。 也就是说,这些佃户不再是顾家的佃奴,而是有正经户籍的大明子民,也就意味着,跟顾家没有多大的人身依附关系,只需要按契书每年交足够的地租都行。 而地主顾家则不能在收地租之外,还要求改成雇佣制的佃户们给他做事。 顾允成自然也不得不承认这样的结果。 只是,他现在莫名的有些失落,而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这些佃户在忙完农活后,于溪流边闲着,什么活都不干。 “对了!” “我得给您说一声,下个月,皇上要回京,结束南巡,所以我和几个兄弟说好了要一起送送皇上,顺便在南都游玩游玩。” “只是这样的话,您要使唤人可就使唤不到我了,您若还有跑腿的事,要记得找别人。” 方圆这时突然说起别的事来。 顾允成听后如大感意外:“伱说什么,你要去南都?” 顾允成说着又问道:“你一个从我府里出去的家生佃奴,去南都游玩什么,陛下还用你送?” “我不是出府了么?” “只需交够租子,你管我去哪儿?!” “再说,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我在这里有家有小的,你还怕我赖租子不成,我不过是好心跟你说一声,省得你又习惯使唤我!” “按理,您使唤我,我是不该替你跑腿的,还不是看在从小一起长大的份上,想着闲着也是闲着,我就给你跑一跑腿,但这不是说,我现在就该给你跑腿。” “您不能不讲道理呀。” 方圆说了起来。 顾允成不由得道:“能不能别去,我就习惯使唤你,别人我不放心,我给你钱。” “给钱也不行,等我把谷子都收了就得去。” 方圆回道。 “你!” 顾允成指着方圆,一时也不能拿方圆怎么样,最后只得道: “早去早回,路上安全,还有,南都那地方骗人的花样多,要仔细!” 方圆“嗯”了一声。 顾允成则因此更加沮丧的回了家。 作为一个从小习惯使唤方圆如使唤臂指的上层人物,他是真的不习惯连自己以前可以随便的小厮都不能再随便使唤的感觉。 一时,他心里火冒三丈,却又无处发泄。 而顾允成刚回来,他的兄长顾性成走了来: “我刚刚得知的事,你家老三报名要去铁路上当官陪生,说不愿意学孔孟程朱,只想去看看铁路到底是什么样,你亲自管教吧,我这个做伯父的就不插手了。” “竟有这事?” 顾允成愕然问了一句,然后就把桌子重重一拍: “这个逆子!” “来人,立即将他拿来,用绳子绑了!然后开祠堂,老子要亲自打死他,叫他去看什么铁路,不学圣人的道理,背叛家训!” “是!” 本来一肚子气的顾允成一下子就似乎找到了发泄怒火的出口。 在他看来,老子打儿子,算是天经地义的事,可以不用在乎新礼,毕竟儿子总不能真的敢告老子吧? 于是,顾允成的儿子顾杰就遭受到了一顿毒打。 但顾允成到底没有打死顾杰,只是打断了顾杰的双腿。 不是顾允成最终不愿意下死手,而是家人长辈都来劝,他最终也就只能罢手。 要不然,顾杰也不会被打断双腿。 虽然顾允成最终没有将顾杰打死,可顾杰并没有打算善罢甘休。 年轻的他比顾允成更能接触到许多新思想新礼法。 所以,顾杰特地在朱翊钧结束南巡前夕,让人悄悄抬着他到了南都,向朱翊钧告了御状,告自己父亲不仁,有违新礼,打得自己双腿俱断,而开始真的要挑战父权。 朱翊钧收到顾杰的诉状后,没有犹豫,而是立即吩咐说:“下旨逮拿顾允成!此人不堪为父,当严办!” “明明当初订立新礼时,朕已经下旨说明,旧礼之坏就坏在制定旧礼者曲解了三纲五常,过于只强调父之权,未强调父之义,使得父杀子如杀奴婢,以至于父与子如同主仆,使天下汉人皆如同奴,奴性就这样滋生蔓延开来,以致于国衰民弱!” “现在这顾允成身为士大夫,还如此没有觉悟,用旧礼那一套糟粕来管教儿子,简直可恶!” “所以,一旦审明他有杀子动机,就流放吕宋或缅甸等第,永不得赦!” 朱翊钧作为一个意在要国强民富、发展资本主义的帝王,自然是不会允许顾允成这种管教儿子的方式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