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佑明正文卷第七百二十六章民智大开,选择相信太子!戚继光沉思片刻后,说道:“车轮一旦转动起来,就很难停止,尤其是在驾车的人还是天子的时候,就算天下万民想停下来,天子也不会轻易让这辆车停下来的,毕竟真要是停下来,谁知道你们会不会换车夫,改变车道?” “下僚明白了!” 朱赓拱手回了一句。 通州。 一深宅大院内。 两士大夫正对棋桌而立。 “可叹啊!” “陈、薛等公被枭首示众。” “投石问路最终成了投首问路。” “太子也去了南都监国。” “朱祭酒也要去海外当朱方伯。” “这煌煌大明,因为被实学的人控制着,他们为了自己的地位,就让天下士大夫不停地因为他们而辛苦着,想悠游林下而不能,想恣意说话而不可,想受人礼敬而太难,如今更是连家人都得防着!” “总之,我们士大夫看上去治学上束缚少了,什么学问都可以研修,乃至负担也少了,补贴增加,徭役永免,但就是比以前更得规规矩矩,因为到处倒可能是告状的人。” “听说,陈、孙等君子就是被家人出卖的,和无锡顾公被其子告了一样。” 李松这一天也站在一颗大槐树下对朱继茂说起了最近的新闻。 朱继茂听后点首,且道:“是啊,现在就是天下士大夫太辛苦,反而是庶民越发的悠闲,不少还到处闲游,学士人也曲水流觞、游冶山河;” “但就是因为这样尊卑不分,就算处处是朝廷眼线,也会让天下有怨言的,这怨言不波及圣上,也会波及储君,给储君形成压力。” “正是!” 李松点了点头,说道:“真不知太子去了南边,会掀起怎样的风浪。” …… “立嫡不如立贤!” 万历二十六年夏。 太子刚到镇江,就看见一处农家园子的外围砖墙处,被人刷了有这么一行大字,而因此沉下了脸。 “殿下!” “这白漆还没有干透,应该是夜里刚被人刷上去的。” “臣有罪,未能让下面的人彻底杜绝这种言论出现!” 迎驾的应天巡抚李春光也在这时立即亲自去了那砖墙处,然后跑回到了太子面前来,拱手回答道。 太子言道:“没事!抚院不必自责,他这标语只不过是一种观点而已。” 太子说后就吩咐人继续驾车而去。 事实上。 虽然陈遇文等欲污蔑太子好色成性的阴谋没有成功,但立嫡不如立贤的言论,的确还是在别有用心的人之推动下,继续在民间被广泛议论着。 且不少人也在背地里继续暗指当今太子不贤,企图让太子声名狼藉。 尤其是南方的许多地主们。 这些人似乎故意要给南下的太子以压力,让太子感到畏惧,才拼命炒作这个“立嫡还是立贤”的话题。 “太子来南都监国,已决定要在南直大肆选妃!” 甚至。 还有别有用心的人在暗地里造起太子要来南都大肆选妃的谣言来,为的就是坐实太子荒淫好色的形象,把假真变成真的。 “真的!到处都在传呢,说太子得了花柳病,但仍旧不检点。” “谁要是让自己女儿做了太子的妃嫔,那就是倒楣了。” “所以,谁家有女儿的,赶紧的,能嫁就嫁了吧,别到时候真被太子祸害了!” 这天,就有一游手好闲的青皮就在一茶馆,这么绘声绘色地对几个认识的同乡说了起来,只在有官差来后才迅速走开。 太子也听到了这样的言论,而神色冷厉地道: “果然,即便查清了真相,但只要有人想让本宫变成不贤的太子,那就会一直有本宫各自不贤的言论出现,就会有人一直竭力诋毁!” “殿下不必太担心,朝廷的厂卫不会任由这些别有用心的人肆意污蔑与造谣的。” 朱国祯这时说了一句。 太子点了点头:“我明白,清者自清,浊者自浊。” “让跟我们一起来南都的张缇帅派锦衣卫暗访一下,看看因为这些谣言,这南方的士民百姓到底有没有恐慌到连夜嫁女的。” 太子这时笑着吩咐了一句。 “是!” …… “怎么样?” “有连夜嫁女的吗?” 这天,秦淮河畔,南京工科给事中黎道昭,就在一船内问起了任南京刑部主事的汤畴。 汤畴很沮丧地道:“你听听就知道了!这城内,根本没几家吹唢呐,也没见哪个媒婆忙着拉线,看样子,百姓们对这事完全没什么反应。” “竟然会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