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读网

字:
关灯 护眼
千读网 > 极光之意 > 第七十三章 历史印记

第七十三章 历史印记

“你们刚刚说的我觉得还可以再考究考究。”</p>

聂天勤在这个时候加入了谈话。</p>

他本不是那么喜欢在日常生活里面发表自己见解的人。</p>

宗极和梦心之聊天的氛围实在是太好了,好到聂天勤迫不及待地想要加入。</p>

“怎么说?”宗极转了个身。</p>

他原本就打算拉着聂天勤一起聊天的,如果不是聂天勤自己明确表示更喜欢做听众的话。</p>

“一言九鼎这个说法,应该和禹铸九鼎这个传说有关。不太可能是周天子吃饭用了几个鼎。”聂天勤补充:</p>

“夏朝建立之后,九州稳定,四海升平,国富民安。”</p>

“夏禹铸造了九个鼎,这九个鼎,代表了九州。”</p>

“夏、商、周,三个朝代,都把九鼎视为传国之宝,更有得九鼎者得天下的说法。”</p>

“和这个九鼎有关的成语,还有问鼎中原。”</p>

“所以,一言九鼎里面的九鼎,指代的应该不是周天子吃饭的那九个鼎。”</p>

同样出自《史记》的民以食为天,聂天勤确实是没有更深刻的理解。</p>

但九鼎的这个说法,肯定还是值得商榷的。</p>

聂天勤的这番话,相当于是在质疑宗极刚刚所有的分析。</p>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p>

宗极有点尴尬,但也只有那么一点点。</p>

他既不是古建筑专家,也不是学文物的,他就一个业余爱好。</p>

外行怎么了?</p>

听完聂天勤的话,宗极的第一反应是再次转身问宝贝闺女:“是这样的吗?阿心。”</p>

“聂教授说的有道理,传说里,大禹确实铸造了九个鼎,用来代表当时归附的九个州,梁州,雍州,兖州,荆州,冀州,扬州,青州,徐州,豫州。”梦心之选择实话实话。</p>

“阿心啊,那你为什么不早说呢?”宗极一脸的严肃:“刚刚爸爸说了那么一大堆,你不是、就是、再不然就是。你这不是忽悠爸爸吗?害的爸爸在聂教授面前出丑。”</p>

梦·爸爸控·心之立马上线:“怎么会呢?爸爸你确实是对的啊。”</p>

身为爸爸控,梦心之是不可能会让爸爸下不来台的。</p>

“都错这么离谱了你还说对呢?也不怕聂教授笑话!”宗极故意摆出一副很受伤的架势,摆明了是在变相求安慰。</p>

</p>

“历史是一步一个脚印,慢慢走过来的。大禹铸鼎,并不是单纯地为了巩固自己的王位,也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意见事情,他之所以会铸鼎,是效彷黄帝轩辕氏。”</p>

梦心之看向聂天勤:“是这样的,对吧?”</p>

“没错。”聂天勤回应:“黄帝轩辕氏功成铸鼎,鼎成仙去。”</p>

“所以,禹铸九鼎往前一步是黄帝铸鼎,那么往后一步呢?”梦心之问完聂教授,又转头问宗极:“往后一步又是什么?”</p>

宗极没有说话。</p>

他还是觉得梦心之是在强行给他找回场子。</p>

如果没有外人在,他肯定一脸得意。</p>

这会儿还是有点不好意思。</p>

聂天勤倒是很快就反应了过来,对宗极说:“我觉得你闺女说的很有道理。”</p>

“啊?”宗极有些意外:“你们两个不是合起伙来寻我开心吧?”</p>

“怎么会呢?爸爸。”梦心之挽起了宗极的胳膊。</p>

聂天勤接着说:“你闺女说的对,历史是一步一个脚印的,夏禹学轩辕氏铸鼎,在这个过程中,更进一步铸造了九个,才有了九鼎指代九州的说法。周天子是这件事情的下一个脚印。”</p>

“是的。”梦心之接话,“如果没有禹铸九鼎,周天子问什么吃饭的时候要用九个鼎?这样的礼制,或许都不是周天子自己想出来的,但历史都是有迹可循的。为什么刚刚好是九个鼎放肉,不是十也不是八?”</p>

聂天勤:“这样一来,《史记·平原君列传》里的一言九鼎,就即是出自大禹铸鼎又是出自周天子礼制。”</p>

『加入书架,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