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读网

字:
关灯 护眼
千读网 > [红楼聊斋]不一样的唐伯虎 > 第21章 尘缘

第21章 尘缘

女子面容清秀,眉目间带着一股子爽快利落劲儿,正是唐寅的继母徐氏。

徐氏用木棍啪啪的拍着木盆里的衣服,她有些纳闷的冲着唐寅道:“为什么你这孩子一天到晚在外边玩,衣服却少见脏过。”

唐寅嘿嘿笑着,未置可否。

作为唐广德的续弦,徐氏从未觉得唐寅是他的继子,她见到这孩子的第一眼就感觉亲切,每次夜里睡觉的时候,轻轻拍打着在自己身边小唐寅,徐氏都觉得唐寅就像是身体的一部份,他就像是自己亲生的,血脉已经相连。

偏唐寅还就是个亦正亦邪,八面玲珑的小子,有那种招人喜欢的劲头,十里八乡的孩子帮里面分出来的正邪两派,正也让他三分,邪也怕他七分。

比如前道街的刘小混混,见了别人都鼻孔朝天,喊打喊杀,见了唐寅却低眉顺眼绕道跑,而隔壁卖烧饼的王叔家的王昀弟弟平时自卑无比,见了唐寅却热情地飞奔过去叫哥哥。

街坊邻居常常见到的名场面是:唐寅从前街呼啸而过,后边跟着一群丐帮的小孩,再次呼啸而过,后边跟着一群平日里循规蹈矩的小书生,最后两种人成功地融合在一起,都跟着他玩,且乐此不疲。

方圆百里之内,唐寅是个名人儿。

隔壁家李婶子,吓唬她家小嘎子的时候惯常用唐寅举例:“不听话,小心隔壁唐寅哥哥来抓你。”

英明神武的的李婶,不光吓唬孩子用唐寅,鼓励孩子也用唐寅,嫌弃自家孩子写字难看的她,教育小嘎子:“你看看你写的字鬼画符,你看唐寅哥哥写的字,就像他的人一样那么俊。”

李婶说这话的时候,一脸欣赏“别人家孩子”的钦慕表情,全然忘了她曾经拿唐寅来吓唬人。

李婶家的小嘎子一时有些接受不良,微微有些精分,最后他决定以后搞不清状况的时候,使劲点头听就是了。

长此以往,徐氏习惯了一种场面:这边张家姆妈大张旗鼓地前来感谢,感谢唐寅把她陷进河中淤泥里的儿子捞出来。

可是这个感谢的张家姆妈还没出门,那个刘家阿婆又来告状,说唐寅把他家小孙子刘云的衣服藏了起来,刘云一路从河边光溜溜地走回家。

河边到家中要走上小半个时辰,刘云就那么光着,简直没眼看!

徐氏护起犊子绝对是一把好手,有人找上门来,询问根由都是他们自己家孩子理亏,欺负别的孩子,或者做了什么卑鄙的事情,徐氏也不用两手叉腰的卖弄声势,只几句话就能顶人一个跟头。

她才不管三七二十一,就一个原则,护犊子永远是对的。

看见唐寅下楼,徐氏大声大气地说道:“阿寅,桌上有刚蒸的枣糕,快趁热吃。”

唐寅一个跟头翻下楼梯:“好嘞,阿娘你吃了吗?”

“你先吃。”徐氏一边说,一边仍旧大力捶着木盆里的衣裳。

唐寅洗了手,蹦跳着跑到桌边,掀开菜罩,掰了一块枣糕,来到徐氏身旁,把枣糕递到徐氏口边:“阿娘,你先吃一口。”

徐氏笑着摇摇头:“阿娘吃过了,你留着自己吃。”

唐寅摇头:“我吃不完,你不吃我也不吃。”说着硬把手中的枣糕塞到徐氏的口中。

唐寅眉眼都是笑意地倚在母亲身旁。

徐氏对唐寅凑到自己身边带来的腻乎和温暖甘之如饴。

徐氏吃下枣糕,抹抹汗说道:“阿寅,今天又有几个夫子送来帖子,要收你为徒。”

目光扫过放在桌上的一沓帖子,唐寅走到桌前,随手翻起了最上面的那张。

但他看了一眼便将帖子扔到一边,兴趣缺缺地坐在椅子上,嘟起嘴说道:“又不是我想要拜的先生,阿娘,我不喜欢这些老学究,里面肯定没有沈周先生。”

最近收徒的帖子都已经满满一筐,翻了几下,却没有沈周的帖子,唐寅不免有些失落。

再世为人,唐寅最想当的还是沈周的徒弟。

影影绰绰的前世记忆里,给唐寅最温暖感觉的就是师父沈周,他带着一众学生畅游山水,舒展笔墨,好不惬意。

谁能画技超然而又待人如常,在唐寅的心里,只有沈周。

有沈周做师傅,此生足矣。

唐寅心中琢磨:要不是最近捉妖事物繁忙,沈周先生再不来收徒,小唐我就打上门去,抱住师父大腿,我这般乖巧,沈周还不稀罕。

看到天井的角落里,还有一个大筐,里面满满的都是要收唐寅为徒的拜帖,唐寅将桌上的帖子尽数归到那个大筐里,心想:我才不要理这些个所谓夫子,他们也不能真的教给我什么,让我去就是壮了门面,借着我的名字他们好再多收些别的徒弟,他们倒是赚到银子花了,对于我来说倒是无用。

就这么想着,又吃了几口枣糕,唐寅跑到徐氏身边,给她捶了一会背,然后在徐氏耳边说:“阿娘,你把那筐帖子当柴火烧了吧,我去帮父亲给“歌尽欢”送饭。”说罢唐寅一溜烟儿跑了。

看着唐寅连跑带颠的背影,徐氏眼中透出一丝深深的怜惜。

仙界根骨,凡尘情缘,如是而已。

『加入书架,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