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读网

字:
关灯 护眼
千读网 > 红楼从辽东开始 > 第二百一十五章 朝鲜军

第二百一十五章 朝鲜军

“是哪几部,我先见一见吧。”</p>

将军虽然问的不清,陶杰明白将军的意思。</p>

“卢顺义,高金权,柳以全三部。”</p>

“士兵都有多少人?”</p>

“卢顺义部三千人,高金权部两千余人,柳以全部两千余人。”</p>

“派人去召来。”</p>

随着将军的话,门外的几名亲卫立刻领命而去。</p>

城西。</p>

朝鲜军的驻地。</p>

分为了三块。</p>

驻守镇江的五千朝鲜军,受到镇江将领训练管理两年,又有充足的口粮。</p>

不但士气远强于朝鲜军,而且又很信任金江军,两军之间并没有隔阂。</p>

陈凯武驻守镇江多年,在五千朝鲜兵中威望甚高,因此调来率领这五千朝鲜兵。</p>

当然驻地是最接近城里的,营帐也是最好。</p>

另外一块就是朝鲜五卫军,还有一块就是三部义军的地方军。</p>

三部义军的将领,得知金江节度使相召,看了看天色,已经傍晚时分。</p>

虽然感到纳闷,但也不敢耽搁,连忙跟随令兵而去。</p>

这三名义军出身的将领后代,他们的父辈不怎么会大周话,他们三人从小学习,不但能说大周官话,还能写汉字。</p>

朝鲜上下都是如此,只要是官员,都认得汉字,不然连公文都看不懂。</p>

三人到了将军帐内,十分的忐忑。</p>

国内关于上国唐清安将军的威名,可以说无人不知无人不晓。</p>

此人犹如战神一般的人物。</p>

大小战以来,从无败绩。</p>

协守镇江的朝鲜士兵,休假回国后,受到镇江将领的影响,同样对唐将军崇拜不已。</p>

导致朝鲜民间,又是传的厉害。</p>

官面传一分,民间能传十分,受这五千朝鲜军士的传播,唐清安在朝鲜百姓的口中,那是神乎其乎的存在。</p>

这三人受到朝鲜朝廷的排挤,远在朝鲜南部,不管是从官面上,还是民间里,都只知道此人极其的厉害。</p>

因此心里又激动,又畏惧。</p>

“请坐。”</p>

唐清安一脸的温和。</p>

三人听到唐清安的话,内心有些恍忽。</p>

朝鲜和大周一样,都是以文制武,武官地位本来就低下,他们三人地位就更低了。</p>

没想到上朝的将军,对他们这般的客气,一时间心里生出一股感动。</p>

“谢将军。”</p>

等三人落座后。</p>

“我观朝鲜军队以来,发现其不但兵甲不齐,衣裳破烂,且老弱不少……”</p>

听到上国将军的话,三人感觉屁股下的凳子有点膈应。</p>

脸色都十分的不自然。</p>

虽然将军说的是实情,一则他们感觉有些羞愧,二则又有种恼羞成怒之感。</p>

不过畏惧将军的威严,三人不敢发作,只能默默的垂下头。</p>

朝鲜其余各军是如此,他们自家可不是。</p>

“但是。”</p>

唐清安见到三人的神色,话锋突然一转。</p>

“有人向我推举,说朝鲜军虽然不堪,但是其中另有三部不同寻常,实在不可轻视。</p>

不过碍于朝鲜国形势,这三部常受到不公正待遇,因此颇为不展志向。”</p>

三部。</p>

他们不也是三部吗。</p>

当初倭乱时,朝鲜义军各地无数,收编几十年后,还能存到如今的十不存一。</p>

这三部能得陶杰所熟,可见并不是庸才。</p>

三人都明白了将军的意思,这是想要拉拢他们。</p>

谁都不是傻瓜。</p>

利益才是决定一切。</p>

上朝将军要拉拢他们,他们能有什么想法?</p>

当然是激动万分。</p>

三人纷纷抬起头,眼神激烈的看向唐清安。</p>

以上朝将军在朝鲜国内的影响,以及他自身的实力,只要上朝将军视他们为亲信。</p>

那么不管是在国内还是上国,他们三人都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p>

“只要将军信任我等,愿意补足我等军械,我等愿下军令状,但凡将军有所差遣,必定全力以赴。”</p>

“好。”</p>

唐清安笑道。</p>

“卢顺义,我没记错吧。”</p>

“是的将军,末将之名卢顺义。”</p>

“你在朝鲜的军职我不管,现在我任你为营总,以后就是我金江镇的营总。”</p>

卢顺义满脸激动,情不自禁的站起身来。</p>

“遵命!”</p>

其余二人不甘落后,纷纷向将军表达忠心。</p>

“我和旁人不同,只看手下才华,都说三位有才,我就等着三位大才为我立下大功,别说营总,当我的总兵也行啊!</p>

不论各位以后是否回国,金江镇都将是各位的娘家。”</p>

唐清安大笑道。</p>

『加入书架,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