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读网

字:
关灯 护眼
千读网 > 红楼从辽东开始 > 第二百四十一章 大练兵

第二百四十一章 大练兵

“我有五千军马驻守朝鲜,缺一名能独当一面的大将,不知你可否愿意屈就?”</p>

刘兴祚没有立刻回答,而是思考了一阵。</p>

立马明白了其中的好处。</p>

他原来就是蛮族的大帅,对蛮族十分的了解,如今投靠了金江镇,对金江镇也有了一二分的具体了解。</p>

双方都无力再继续支撑大战。</p>

蛮族除了物资上的不足,还有汗位之争,而金江镇同样也物资不足,又有国内的牵扯。</p>

按照他的推论,一两年里,双方不可能发生大冲突,唯独边境会有些小摩擦。</p>

那么一两年的时间,他在朝鲜做得好,也算是为金江镇立功。</p>

而这些时间,也让他能获得金江镇的信任。</p>

“末将愿意去朝鲜。”</p>

“好。”</p>

唐清安笑道。</p>

历史上后金杀入朝鲜,虽然旗开得胜,但是后劲不足。</p>

朝鲜国主李倧退至海岛,命国内军兵坚守退敌,后金一时奈何不得,又连番大雨江河水涨。</p>

后金军队不得渡河,也没有后勤继续支持,因此无力深入朝鲜国内继续作战。</p>

因此派了刘兴祚前去胁迫朝鲜。</p>

刘兴祚利用形势,威逼朝鲜国主背弃宗主国大明,改和后金签订城下之盟。</p>

约定双方为兄弟之国,不得违背和好,兴兵侵伐。</p>

不费一兵一卒,非常完美的达成了后金的战略意图,虽然有后金前番大战胜利的缘由,其本身的才能也不可小觑。</p>

因此唐清安把朝鲜之事交付给刘兴祚此人,唐清安非常的放心。</p>

有他对局势的把握,加上五千驻朝鲜的金江军,以及负责朝鲜情报的陶杰。</p>

三方互相支持,则他能更加放心从朝鲜索要粮草物资。</p>

朝鲜的局势不但不能乱,还要大量为金江镇提供海量的援助。</p>

而金江镇又不同于历史,如今只有五千兵驻守朝鲜,所以需要精准的手段。</p>

唐清安把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私下交代给了刘兴祚。</p>

刘兴祚明白了之后,率领自己的亲卫,远赴朝鲜上任,成为五千驻朝鲜金江军的分守大将。</p>

得知刘兴祚来朝鲜。</p>

朝鲜国主李倧非常浓重的,率领文武官员迎接了此人。</p>

作为蛮族的邻居。</p>

从元末开始。</p>

朝鲜最初和大明争夺奴儿干司各部的统治权,可毕竟影响力不如大明。</p>

奴儿干司的各部首领,选择了投降大明,而不是归顺朝鲜。</p>

因此大明获得了奴儿干司的统治权。</p>

朝鲜则和奴儿干司各部的关系急转直下,争斗了两百余年。</p>

前番蛮族老奴崛起,统一了各部。</p>

刘兴祚的威名也传到了朝鲜,不同于大周上朝,他们深知此人的能力和畏惧余威。</p>

刘兴祚入了朝鲜,受到朝鲜国主的热情接待,没有丝毫的不自在,一脸冷然。</p>

把红脸唱的非常的适度,然后陶杰出手,开始向朝鲜两班贵族,索要去年应承的,开年提供三十万石粮草至金江镇的首尾。</p>

李倧不敢拒绝,朝鲜两班贵族同样不敢拒绝。</p>

连蛮族汉军第一帅都投靠了金江镇,可见金江镇的实力之深,又有前番各部归国朝鲜军的宣扬。</p>

因此朝鲜内心有些畏惧起金江镇,从原来的视金江镇为盟友的心态,悄然发生转变。</p>

以朝鲜国家的国土,人口,提供三十万石粮草,却需要用处吃奶的力气。</p>

只能说朝鲜政治太黑暗,从百姓头上吸血的贵族太多太多。</p>

加了一次征税,又加了一次征税,朝鲜百姓逃离渐多,国内民生贵乏。</p>

不过百姓虽然困苦,但是朝鲜庞大的贵族阶层,仍然载歌载舞,生活富裕。</p>

济州岛划给了金江镇,他们得知今年五六月份就会开关互市,大量的贵族在询问此事。</p>

想要购买上朝的各色丝绸,瓷器等奢侈品。</p>

和上国朝贡的数量,远不够朝鲜贵族之用。</p>

历史上毛文龙皮岛开市,这些朝鲜贵族就是极大的客户群体,让毛文龙获取了不少的利润。</p>

不论如何。</p>

当朝鲜三十万石的粮草,从各库中运达汉城,准备运送镇江时,唐清安收到了陶杰的信件。</p>

手中有了粮食,心里不慌。</p>

金江镇的武将,出海至锦州,算上路程已经七日的时间,还没有归来。</p>

历史上。</p>

袁崇焕出海五月底到双岛,从毛文龙到岛乃至被杀,总共用时六日。</p>

唐清安不在乎魏毅在耍些什么手段。</p>

节度府军司下发公文各处。</p>

春季大练兵。</p>

全军十万军士,各处大训练,大比武。</p>

军司官员赶赴各地,监督各地。</p>

不日。</p>

金江镇十万大军都动了起来。</p>

同时。</p>

金江镇节度使,平辽侯唐清安,亲赴各军巡视军兵。</p>

『加入书架,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