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读网

字:
关灯 护眼
千读网 > 红楼从辽东开始 > 第二百五十五章 贾雨村嫁女

第二百五十五章 贾雨村嫁女

朝鲜使团一行人,由金江镇官员朱文等相送,从旅顺码头上船,坐金江镇旗帜的船去往登来。</p>

看着船只离去,朱文叹了口气。</p>

如今的金江镇就是个异类。</p>

古往今来,但凡远离中原之边地,太平时节都容易尾大不掉,更何况金江镇这等。</p>

这等飞地,而且还相隔大海,更加容易割据。</p>

又有节度使从无到有建立金江军,收拢辽民,可以说威望无两,论民心所向。</p>

节度使远超过朝廷。</p>

朝廷当年无视辽民,放任金州。</p>

首先没有想到平辽侯,短短几年就能从威势正盛的蛮族手中,夺去这大片的土地。</p>

上下都只把金州当做拖延蛮族进攻北镇的手段,大多数心里都想着金州应对不了蛮族。</p>

哪怕金州被蛮族反攻夺回,但是只要能拖延蛮族,不论时日长短,对朝廷都是划算的。</p>

因此哪怕金州收拢大量的辽民,不过是昙花一现。</p>

更没有想到,平辽侯不是寻常的武夫,民政的手段同样不弱于军事才能。</p>

而特别是这两年。</p>

实力竟然强上加强,一下子又翻了数倍的地盘和人口。</p>

金江镇到了这等地步,朝廷再来想要收服,可谓千难万难。</p>

朱文摇了摇头。</p>

这些事不是他来考虑的,希望朝鲜使者这趟出使,能真的缓和朝廷与金江镇的关系吧。</p>

说到底。</p>

他也是辽民,被将军所救。</p>

心底里还是希望金江镇,至少就这样保持下去倒也不错。</p>

既不希望朝廷敌视金江镇,也不希望金江镇衰败下去。</p>

金江镇发展到如今,他虽然资历不如冯胜之等人,可六年的时间里,他也用了不少心思和努力在里头。</p>

对金江镇的感情,他不比旁人少。</p>

和他一般心思的人不可计数。</p>

连远在金陵应天府的贾雨村。</p>

他也在感叹。</p>

他听到风声,自己要调动了。</p>

王子腾可能要升官,他也要升官。</p>

贾府如今鲜花着锦,满门富贵,本就有开国一门两国公的门楣,如今又有贾府长女为贵妃。</p>

二房贾政一名恩科,竟然外放一地学政。</p>

而贾府一系,就连远在江南的自己,不也是跟着沾光吗,在贾府势力的老家。</p>

勋贵有甄家,重臣有盐政御史,爪牙又有薛家这等。</p>

要权有权,要关系有关系,要钱有钱。</p>

贾雨村在应天府这几年,做官做的十分惬意,自己只需要维护好各家的关系。</p>

功绩就源源不断,三年大考都是上。</p>

想到十年前自己灰熘熘的被革职,真是天翻地覆的变化。</p>

唐展望受贾雨村相召,不敢怠慢,一早就上门来拜访,被管家引了进来。</p>

他如今也不是白身,而是亲赐的参谋生员,指挥佥事品服。</p>

虽然只是虚衔,品级却不低。</p>

“世伯召我何事?”</p>

以前唐展望还是白身,打理薛家二房生意,就来拜见过贾雨村,贾雨村让他称自己为世伯,以示亲近。</p>

贾雨村没有回答正题,而是感叹起来。</p>

“当年我见你大哥,才虚岁十八岁,一起坐船到京城,当年一别已六年矣。”</p>

听到贾雨村的话,唐展望恭敬的回道。</p>

“我大哥与我的书信中,也常挂念世伯,因为公务缠身,遗憾这些年没有机会再聆听世伯的教导。”</p>

“哈哈。”</p>

贾雨村笑了笑。</p>

他是万万没有想到,当年那名后生,能做出如今这般大的事业,更是一举封侯。</p>

当初两人下船后分别,唯一一次重逢,就是在王府门口。</p>

自己还想着,他靠着贾府一系的关系,十年二十年不定能成为一名中高级武官。</p>

从白身来看,也是光宗耀祖了。</p>

令他欣慰的是,此人谨慎克已,虽然贵为侯爵,却也没有忘本,对他还是一如既往的以晚辈自居。</p>

越是贾府这等门楣,手里人才越多。</p>

竟然还能养出这种人物。</p>

有了金江镇,只要朝廷不逼的金江镇造反,贾府的地位将越发稳固。</p>

上下贵妃,本身底气十足,下面人才济济。</p>

贾雨村对现在自己乘坐的这条船,十分的满意,且他也想要更进一步。</p>

至少在船上的地位,更加靠前一些。</p>

“展望二十岁了吧。”</p>

唐展望没有想到贾雨村会问这个问题,神情愣了愣,没有来得及答复。</p>

贾雨村自顾自说起来。</p>

“薛家二房东家病重,一直不好,我听说早就请来了金州鼎鼎大名的名医,有此名手可否好转?”</p>

当年林老爷病重,就是此人治好,名声大噪。</p>

金陵多方贵人相留,此人还是选择回去了金州,连这等人都更看好金州。</p>

贾雨村打定了主意。</p>

贾雨村东问一下,西问一下,唐展望摸不透对方的心意,因此老老实实有问有答。</p>

“二老爷不大好,已经开始准备后事了。”</p>

他们几兄弟,一直对薛家老一代尊称不变。</p>

『加入书架,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