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其原本没有狂妄之心,此番下来,也会助其滋生。</p>
思来想去,我倒是认为是我等的失职。</p>
一开始就不该放纵了此人,如果开始就严格对他,反而不会导致如今的形势。”</p>
此言大妙。</p>
众人纷纷认可。</p>
“唉。”</p>
吴文华长叹一声。</p>
“我等身负重责,督导天下,纠正乱纪,正如各位所言,的确是我等失职了。”</p>
这些人连皇帝都敢违逆,更不把勋贵放在眼里,何况刚成为侯爵的唐清安。</p>
......</p>
吴文华回去头,悄悄见了刘一儒。</p>
刘一儒听完吴文华的言论不置可否。</p>
“关于说其人品的事不要提,只抓住牵制二字。”</p>
吴文华明白恩师的意思。</p>
逼人做事,不是逼得人翻脸。</p>
刘一儒对吴文华很放心。</p>
同样,魏毅对于陆仲恒也很放心。</p>
不日。</p>
朝廷言官们,长篇大论引经据典。</p>
牵制为三义,拘泥,约束,控制,乃拖住敌人使其不能行动,又有军略而论三义。</p>
以兵力,火力,情报以及其他手段,吸引和拖住敌人,又称为牵制或箝制。</p>
从字面意义上,否决了金江镇的牵制之功。</p>
那么金江镇对于朝廷有何意义呢?</p>
没有意义。</p>
反而消耗不可计数的钱粮物资,影响了对辽西的供给,更有养虎为患之危。</p>
各种类似的上疏传到了内阁。</p>
贾府虽然和唐清安有些不快,可也不会因小失大。</p>
立刻在勋贵中开始反驳。</p>
金江镇从立镇前,到如今杀敌多少,更有蛮族老奴死其军队中等等,以战功回应。</p>
</p>
御史们则回避其战功,抓住金江镇没有发挥牵制住辽西的作用,以此为要点弹劾唐清安。</p>
京城吵翻了天。</p>
奇怪的是太上皇,锦州,金江镇三方却毫无动静。</p>
玄真观。</p>
“哈哈哈。”</p>
贾敬忍不住笑了。</p>
陈德言扭过头,不知道贾敬因何发笑。</p>
金州。</p>
唐清安原本还比较气愤,可是经过贾鉴,谢友成等的旁敲侧击,自己也很快想明白了。</p>
他对于大势非常的了解,可论归官场的手段,的确不是很熟悉。</p>
想清楚后,他同样忍不住大笑了起来。</p>
贾鉴,谢友成也满脸微笑。</p>
“朝廷啊朝廷。”</p>
笑完后,唐清安无语。</p>
说来说去,无非就逼着他支援辽西。</p>
御史弹劾他没有起到牵制之功,那么自己如何回应?必须以事实回应对方。</p>
如果他不支援辽西,那还真落实了御史们所言。</p>
这弯弯绕绕的。</p>
“如果不是前番魏毅太过锋芒毕露,何必如此这般想方设法的,唉,早知今日何必当初。”</p>
谢友成感叹道。</p>
贾鉴闻言,则笑了笑。</p>
他和谢友成不同,谢友成出身辽东,对于国内不了解,而他却是国内而来。</p>
国内的文官风气,如今不就是这样么。</p>
唐清安知道贾鉴为何发笑。</p>
文官中有伟岸的,当然也有庸才。</p>
遍观大周。</p>
他还真没有发现张居正,海瑞这等大才。</p>
倒是因为国内争权夺利的厉害,以致于风气败坏,官员多贪权而不做实事。</p>
和明末大多数官员一个德性。</p>
事情未到最后一步时,各种自信各种目空一切,真到了蛮族进攻时,又慌乱杂章。</p>
例如那历史上明末的辽东巡抚王化贞。</p>
上任之初自信满满,各种军略随手可出,轻视大敌,好说大话,不顾旁人的劝戒。</p>
说起话来做起事来,彷佛蛮族挥手可灭之。</p>
觉得其他人都是傻子,觉得蒙古人是傻子,三言两语送些银子,就认为蒙古人会为他卖命。</p>
总之就是一股迷之自信。</p>
对自己的布置同样是信心非凡。</p>
唐清安自信,是因为他看透了历史上的节点可以利用,对方的自信,唐清安不知道哪里来。</p>
可能就是因为出身清贵,习惯了目空一切吧。</p>
而蛮族真的进攻了,他的布置毫无作用,四处都是破绽,被逐一击破。</p>
然后不敢担起责任,只会慌乱的自顾逃命。</p>
那么魏毅的主持下,能否守住辽西。</p>
或者守不住锦州,那宁远呢。</p>
要是宁远也没有守住,那大周的局面,可比同历史时期的大明也危险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