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周京城的皇帝。</p>
他不是隆庆。</p>
虽然同样是刚开始亲政,他却不想惹出事端,只严令广东福建尽快肃清海盗,对于违背祖制开海之事。</p>
他的想法,反而认为这些年国事败坏,就是因为官员不遵守原来的法制。</p>
如此才导致的各事败坏,竟然认为应该严格复古祖制。</p>
对于粤海将军的奏疏,他极其的满意,而对于提出改革开海的官员,则呵斥降罪。</p>
而且想要做出成绩出来,以向人表明,他比太上皇要圣明。</p>
虽然不懂朝政。</p>
可就抓住一点。</p>
能办好事的官员就奖励,办不好事的官员就处罚,甚至抓入打牢问罪。</p>
可什么叫做能办好事,什么又叫做不能办好事。</p>
一国政事从古至今都是艰难之极的大话题,又大周如此大的国家,怎么可能这么简单粗暴呢。</p>
如此这般。</p>
广东福建的官员,哪怕有明白人,也不敢再提开放海禁之事也。</p>
倒是那不顾民生,沾满了无数违令出海求活百姓的血的官员,一路高升。</p>
心怀良善,还有些人性的官员,反而无法立功,三年大考也比不过别人。</p>
如此形势下,哪怕海盗越来越多,各地官员都严格遵守祖制。</p>
不问其因,只杀其人。</p>
……</p>
“苍天啊!”</p>
陕西。</p>
乱葬岗。</p>
一处被挖开的坑地,一名皮包骨,两眼凸起,眼光泛绿的可怕的人,跪在地上痛哭。</p>
新死被埋的人,有野狗刨出来吃。</p>
可是周边并没有见骨头。</p>
野狗吃人,也躲人。</p>
这是一片恐怖的世界。</p>
小冰河时期,是气温陡降的时期。</p>
但是这是漫长的时间,不是几年就发生的。</p>
在这期间,或导致气候反常。</p>
例如最南方的海南竟然下雪,而北方的陕西却年年大旱。</p>
至于冰雹,暴雨,洪涝,地震等等,更是各地都有常年伴随。</p>
水源充足的地方月月的下,水源短缺的地方常年一滴也不下。</p>
陕西早已赤地千里。</p>
大周承袭大明,水利工程乃田亩最重要的事务,和大明一样,也定下一样的规定。</p>
“三年一小挑,五年一大挑”的疏濬制度。以此保证水利设施能发挥作用。</p>
而太上皇和皇上之争,加以年年征饷。</p>
不同的历史上,几十年前,有名臣张居正改革,不光清丈田亩,更推行考察法。</p>
从御史到地方都被整改风气,官员至少不敢不做事,不然过不了考察法一关。</p>
虽然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总体上还是为大明带来了好处。</p>
十年的改革,哪怕又被废掉,也为大明续命半个世纪。</p>
大周承袭大明,弊端日甚,又没有这等国士可为国续命。</p>
官员习惯上下其手,不合之人反而受到祸害。</p>
例如贾雨村第一回做官,例如贾政外派做官,虽然贾政迂腐,不过是严守清规而已,却被上下排挤。</p>
可见大周官场风气之败坏。</p>
大挑小挑之费,俱入官员之手。</p>
河床淤积的泥沙越来越厚,河堤连年冲决,管河的官吏甚至幸灾乐祸。</p>
无人不利于河决者。</p>
侵尅金钱,则自总河以至闸官,无所不利;支领工食,则自执事以至于游闲无食之人,无所不利。</p>
……于是频年修治,频年冲决,以驯致今日之害,非一朝一夕之故矣。</p>
管中规豹。</p>
天灾加上人祸。</p>
十几年下来,一个易子相食就能道尽百姓的苦难。</p>
干涸的河道上。</p>
因缘际会,即是偶然又是必然。</p>
开始只是一堆人麻木的在枯裂开的河床中盼望奇迹,越来越多的人停步。</p>
这群漫无目的,四处乞食的流民,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办。</p>
“呜……”</p>
“呜……”</p>
“呜呜呜”</p>
……</p>
一人哭,众人哭,万人哭。</p>
他们是太阳底下,最是吃苦,最是温顺,最是诚恳,最是听话的百姓。</p>
没有国家的百姓能比得上他们。</p>
温顺的不如他们勤劳,勤劳的不如他们温顺。</p>
“杀知县咯!”</p>
一声悲凉,凄苦的声音突然响起。</p>
“杀知县咯!”</p>
……</p>
一个老农,抬头向天喊道。</p>
他想把老天也杀了。</p>
可是他到底不敢这么喊。</p>
他不过是不想活了而已,喊了这么一喊,把自己一生的苦难,四字而道尽。</p>
“杀知县咯!”</p>
一人喊!</p>
万人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