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略有点不喜,但还是要听:</p>
“怎么说?”</p>
李善长站出来附和道:</p>
“禀皇上,不光是宋濂,臣工们也有此议,因为只有乡野农夫才一口一个咱。”</p>
“而朕字才是君主名称,独此为尊。”</p>
“皇上应该称朕。”</p>
朱元璋听完后,脸色为难。</p>
“咱这个咱,这已经说习惯了,改不了了,不过,你们可以改。”</p>
“呃?我们怎么改呀。”</p>
“叫中书省传旨,诏告天下,朝庭各部天下士子百姓,都把洪武皇帝的这个咱当作朕来听,这不都有了!”</p>
“这……”</p>
“咱听说,这武则天哪,还瞎编了一个什么瞾字,咱不编字,咱就是朕,朕就是咱!当然了,咱在死前会留下遗训的,后世之君,一律只能称朕,不能称咱!”</p>
“因为,万世乾坤,只能有一个朱元璋!”</p>
话到此时,朱元璋的声音已经斩钉截铁,不容拒绝。</p>
老臣宋濂与李善长相互对视一眼后,只能恭身应是。</p>
“遵旨。”</p>
“呵呵……”王明,又是一声意义不明的笑声。</p>
朱元璋不禁攥紧了拳头,双眉紧锁。</p>
“王明,你一直在旁边话也不说,就在那鬼笑,你说,咱这里有什么好笑的,你连笑三回?”</p>
</p>
这时,太子朱标回来了。</p>
“父皇,时辰又到了。”</p>
朱元璋恨恨的摆了摆手:“让他们继续等!”</p>
“王明,你今天非要跟咱说个明白,你到底在笑个什么,都笑了三回了。”</p>
“你在笑咱不称朕,还是什么?”</p>
“你有什么话就直说,别在这里阴阳怪气,咱看着来气!”</p>
王明微笑道:“让我说可以,但是,先请陛下下旨,让这两人在我说完之前不可插嘴一个字,我才肯说,我可懒得和他们做口舌之争。”</p>
“好,李善长,宋濂,你俩听旨,从现在起不许说一个字,直到王明说完为止!”</p>
李善长,宋濂两人面面相觑,恭身听旨。</p>
王明满意的点头,看向两人又补充道:</p>
“听见没有,陛下下旨了,我说完话之前,你俩一个字都不能说!”</p>
“那我就说了啊。”</p>
“我的陛下,我这三笑都是有原因的。”</p>
“第一笑,是笑你被儒家酸儒腐儒们瞎编的礼法忽悠暗害自家的儿子皇子不自知,你还这么高兴。”</p>
“第二笑,是笑我这可怜的侄儿朱标,未来被这一套东西害的必然英年早逝,到时你老泪纵横,觉得那画面挺好笑的,因为你到死都不知道朱标为什么死那么早。”</p>
“第三笑,是笑你做了皇帝后,反而越来越难受了,你拿武则天做比喻,让我也想起了武则天,武则天是什么人呐?史上第一女皇,单论青史成就不如你,但过的可比你舒服多了,只是她晚年凄惨,不得不虎毒食子呐。”</p>
“相比之下,你虽然没想虎毒食子,却害了子,你说这好笑不好笑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