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赏宣唱结束,朱元章走下龙椅亲自向群臣颁发丹书铁卷。</p>
“你们都是咱大明的开国元勋哪!”</p>
“这丹书上记载着你们的丰功伟绩,可以宣挂高堂传之后世。”</p>
“这铁卷上嵌着咱的恩旨,以后,你们无论犯下什么样的罪过。”</p>
“公爵,可免死三次,其子孙可免死两次。”</p>
“侯爵,可免死两次,其子孙可免死一次。”</p>
“但咱希望,这铁卷上的免死之恩,你们永远都用不上!”</p>
授封的文武群臣们喜气洋洋的接过丹书铁卷。</p>
“遵旨!”</p>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好,好,今日皇宫设宴,大家一同好好喝一杯。”</p>
……</p>
封赏夜宴一直到深夜结束,文武百官群臣们带着欢庆与醉熏熏离去。</p>
皇宫内变的冷清了。</p>
朱元章一人走进了御书房。</p>
随后又对身后的侍卫统领二虎吩咐道:</p>
“二虎,去,把太子叫来御书房,另外太子进来后,屏退周围百米内不要让任何人靠近。”</p>
</p>
“是,皇上。”</p>
片刻后,御书房内,朱元章面色微冷的坐着,看着台前跪下的太子朱标。</p>
“标儿,现在授封大典结束了,咱也算是去了一个心头事,正好有空来问问你了。”</p>
“告诉爹,那天咱让你四弟给徐达驾辇,你为何要出来顶替他?”</p>
“说吧,是哪个太监还是哪个文官教你的?”</p>
朱标低着头闷声回答。</p>
“回父皇,没有人教,是儿臣自己想做的。”</p>
“为何?”</p>
“父皇,你让四弟给徐达架车,是想让四弟娶徐达的女儿对不对?”</p>
“是……意,你是怎么猜到的?”</p>
“不错,这件事还是你娘提议的,咱寻思能和徐达结成皇亲也有利于大明的稳定。”</p>
“怎么?你反对此事?你为什么要掺和你四弟的婚事?”</p>
“难道,难道你喜欢上了徐达家的小女儿?”</p>
“不,父皇,儿臣与徐叔叔家的小女儿素未蒙面。”</p>
“儿臣直言了,儿臣才是太子,四弟只是皇子!”</p>
“四弟身为皇子就不应该与徐达,不,甚至是任何一位军方将领结亲!”</p>
“儿臣才是太子!四弟不是!如果父皇非要四弟与徐达家结亲,到不如现在就撤了儿臣的太子之位,让儿臣当个闲散的皇子也好!”</p>
“或许,这才是最好的选择,儿臣或许命中注定没有那个福份……”</p>
“标儿,你!你!你!你怎么如此想你四弟,你你!……”</p>
朱元章吃惊的身体一晃,怎么也想不到一向忠厚纯朴的长子朱标,居然会产生这样兄弟阋墙般的想法。</p>
这时,朱标抬起了头。</p>
“父皇!”</p>
“今日授封大典结束之后,父皇应该也要册封皇弟们为王了吧。”</p>
朱元章眉头一皱,看向桌前的一封红皮册,显然被人翻阅过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