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读网

字:
关灯 护眼
千读网 > 我的1995小农庄 > 第三百七十章 一年之计在于春

第三百七十章 一年之计在于春

油纸伞么,多好玩。</p>

这时从后边走过来的王立山笑道:“富贵你就会逗娃娃,你想要雨伞,宝栓还不得给你送上门去。”</p>

在村民们看来,陈宝栓今年可是沾了陈凌不少光,鸡鸭牲口打疫苗陈凌给打的,鱼苗也是从陈凌家捞的。</p>

大家还以为是看陈三桂的面子,陈凌才这么大方。</p>

实际上都是陈宝栓通风报信,帮陈凌省了不少力气。</p>

不过外人不知道,陈凌也不多嘴说这茬,只是笑道:“立山哥你这干啥去?抱了一篮子鸡蛋么?”</p>

王立山拍拍篮子,嘿然道:“啥鸡蛋啊,这是烟叶,年前晒的烟叶,到水库卖烟叶去。”</p>

说完,哼着小曲,挎着篮子,带着两个小姑娘一摇三晃的离去。</p>

看得陈凌一阵乐呵,对王素素说道:“好家伙,这鳖王爷还是变相给咱们村创收了啊。”</p>

可不是么,不仅田红利受老鳖的影响,收购观赏鱼,村民们也享受了摆摊卖东西的便利。</p>

王素素轻轻一笑:“是啊,那么大的老鳖,就算不是什么鳖王爷,那也跟书上讲的祥瑞一样了,保佑着咱们村里呢。”</p>

这么说其实也没问题。</p>

像是田红利这样的外地人,第一次见到蒜头的体格,还真就被这么大的大老鳖给震住了,这才促成后来的生意。</p>

昨天就到处请人拍照片,也没瞒着村里人,说要多拍点拿回去登报纸用。</p>

这自然是卖鱼用的噱头。</p>

但对于村民来说嘛,只要能让自己赚钱,这点都是小意思了。</p>

“嘿,富贵,我们带着聚胜出去玩了啊。”</p>

到了西南角的村边边,往河滩上走的时候,余启安开着车从村里驶出来,把喇叭按的“滴滴”响。</p>

“干啥去啊?村里的东西收完了吗?”陈凌问道。</p>

守着大山呢,红薯干、柿饼啥的,在乡下可不值钱,这玩意儿各家各户每年搞得贼多,按说,可够他们祸害的啊。</p>

“没收完,我馋那腊鱼呢,你们村少,我们先出去转转。”</p>

余启安带着墨镜嘿嘿一笑,“走了啊。”</p>

说着,他冲陈凌摆摆手,车里的周卫军三人也冲他嘿嘿笑着摆手。</p>

“走吧走吧。”</p>

陈凌哭笑不得的配合着摆摆手,这群家伙可真是。</p>

而后和媳妇在田间地头、河滩、南山上到处晃悠,挖草药,也捡能入药的野物粪便。</p>

比如石头崖缝隙里的蝙蝠粪便,叫夜明砂。</p>

还有些壁虎、四脚蛇之类的全身入药的,以及蝎子和蟾蜍蜕的皮。</p>

这种玩意儿山里是很常见的,就是人们不在意,小娃娃们也是玩玩就丢了。</p>

这倒不是大家不知道这些东西是药材。</p>

关键是这些东西的量太少了,没必要捡的。</p>

“今年咱们果林的果树开始开花了,这两天我再撒点花花草草的种子,果树的花落了,地上还有花开,让咱们农庄一整年都漂漂亮亮的。”</p>

在山里晃悠了半晌,回去的时候,王素素看着漫山遍野的野花,深呼吸了两下,脸上露出陶醉的表情。</p>

女人都是喜欢花花草草的,这时候王素素已经幻想着农庄外满园花开、花团锦簇的景象了。</p>

“那你还得种点梅花啊,想让一年四季都有花开可不简单,秋天还好说,冬天只有梅花开了吧。”</p>

陈凌笑笑,他早就想把梅兰竹菊给凑齐呢,到现在也还只差梅花。</p>

“对啊,我们肯定要种梅花的,我想好了,我们过阵子去参加杜娟姐姐的婚礼,到市里就买些梅花回来。”</p>

王素素认真的点点头,看她那四处张望看花的小表情,要不是两人的竹筐被药材填满,现在恐怕要挖几株野花才肯罢休。</p>

</p>

“那行,到时候你还不显怀的话,我肯定带着你和睿睿在市里多住几天,房子我都收拾好了。”</p>

陈凌握了握媳妇白嫩的小手,一手轻轻抚摸了两下她平坦的小腹。</p>

王素素急忙嗔怪着给他把手拍开到一旁,不满道:“在外边呢,不许动手动脚。”</p>

然后噗嗤一笑,满脸自信的说道:“放心吧,我肯定没事的,去年你们不让我干这个,不让我干那个的,其实我啥活都能干,也能出远门的。你没见过生睿睿都不费劲儿嘛,我身子骨可是壮实得很,医生都夸呢。”</p>

看她骄傲的小模样,陈凌心里也忍不住跟着有些小小的得意,媳妇身体这么好,多亏自己辛勤滋润的功劳啊。</p>

两人说说笑笑,嘻嘻哈哈的走下山去。</p>

这时候快晌午了,水库那边人流依旧丝毫不见少。</p>

有外村人摆摊,也有村里的村民摆摊。</p>

但到底不像是之前那么热闹,那么人挤人,往外开车都得等大半天的时候了。</p>

很多人家的烟囱已经冒起炊烟,张罗着做午饭了。</p>

“富贵,素素,你俩先别走……”</p>

从打麦场路过的时候,秀英嫂子老远就把他们喊停了。</p>

“咋了嫂子。”</p>

两人还以为有啥事,见到秀英嫂子顾不得应他们就匆匆的回到家里,就跟着往她家门前走了走。</p>

还没走到呢,秀英嫂子就提了一捆青菜出来,笑道:“早起刚和你大志哥去挖了点地地菜,新鲜得很,你们拿回去吃吧。</p>

每年三月三,地菜煮鸡蛋,这东西吃了好。”</p>

地地菜,其实就是荠菜。</p>

用他们这儿的土话说是地地菜。</p>

这玩意儿煮鸡蛋,和三根汤的效果差不多,能增强人的免疫力,减少换季发病的概率。</p>

相传,当地人生活在山里久了,因为风吹雨打,常常患有头疼病。</p>

某年的三月初三,神农从这里经过,见山民们头疼难耐,便找来了鸡蛋和地地菜,一同煮给山民吃。大家的头就突然不疼了。</p>

从那以后,“三月三地菜煮鸡蛋,头痛病一年都不患”的习俗就在本地慢慢传开了。</p>

“嗨,嫂子你和大志哥吃吧,我们想吃自己就去地里挖了。”</p>

“哈哈,这么些,俺们俩人吃可吃不完,挖得多,吃不了放蔫了就不好吃了,地地菜还是新鲜着好吃,你们给睿睿给真真煮煮鸡蛋,剩下包饺子吃。”</p>

秀英嫂子很热情。</p>

陈凌两人没办法,只好收下。</p>

结果没走两步,王立山的老娘,王家三婶子就听到他们的说话声走了出来,给了好大一包的烟叶,让陈凌和王存业翁婿俩闲着没事抽。</p>

这下子,陈凌和王素素明白了,人家这都是念着自家那些鱼苗的情呢。</p>

要不是陈凌,他们这次也赚不到钱,毕竟这田红利可是奔着陈凌来的,陈凌给把这人支到了一边,让小绵羊带着人去他们家里看的鱼呢。</p>

不一会儿,陈宝梁的婆娘也出来给了两大块豆腐,说陈凌是有名的爱吃豆腐……</p>

这家伙可好,没一会儿功夫,搞得小两口手里的东西都快拿不下了。</p>

『加入书架,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