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见马卫都眼神复杂的轻叹道:</p>
“其实早些年上山下乡的时候,我曾经在海南待过一阵子。”</p>
“当时海南黄花梨可没有现在这么金贵。”</p>
“大部分海黄不是碾碎做成香料出口换取外汇,就是被海南当地工厂,制作成农具、家具或者是儿童玩具。”</p>
“甚至在大炼钢铁的时候,不少海黄都被拿来被用于炼钢,因为黄花梨火旺耐烧。”</p>
“所以即便后来大炼钢的风波过去之后,在农村也还是有不少人家都直接将海黄木料用来烧火煮饭。”</p>
说到这里,马卫都忍不住笑着感慨道:</p>
“我记得当时在海南只有条件较差的家庭,才会用海黄来建房。因为黄花梨的料小,颜色不统一,纹理多。”</p>
“经济条件好的人家盖房大多都用菠萝格,因为菠萝格料大而且颜色很统一。”</p>
“所以当时在海南乡下,只要一看谁家房子是用黄花梨盖的,就知道他家比较穷。”</p>
</p>
听到这里,饶是高飞有了心里准备,还是忍不住瞠目结舌的惊讶道:</p>
“我去!这么随便嘛?那当时的海黄得便宜到什么地步!”</p>
不想见高飞这么一说,马卫都当即嘿然一笑道:</p>
“有多便宜?呵呵,8分钱1斤!”</p>
“你要是出100块,当时1000斤的海黄优质大料随你挑!”</p>
此言一出,高飞顿时无语了。</p>
而这也就是为什么,从2002年开始,即便看着海黄原木的价格一路上涨,马卫都却一直不为所动的原因。</p>
因为在他看来,海黄的料子虽好,但还不至于卖到这种价格。</p>
不过此一时彼一时。</p>
这次经过元亨家具这么一炒作之后,全国各地掀起的红木家具收藏热,令马未都发现他看漏了一点。</p>
身为老狐狸的他,很快便从“黄金有价红木无价”那句宣传口号之中,发现了一丝端倪。</p>
因为他怎么看,都觉得这和戴比尔斯公司的那句“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有点像。</p>
而随着现存的海南黄花梨大料越来越少了,加上木材成长周期的漫长,海黄的稀缺性可要比钻石真实多了。</p>
当然,最主要的是,老马发现国内的有钱人越来越多了。</p>
这些最早发财的土豪大多没有太多的投资渠道。</p>
所以当这笔热钱遇到了这股红木家具收藏浪潮之后,本来还有些虚浮的海黄市场,顿时就彻底落实了。</p>
而这些也是老马从最近全国各地红木家具收藏爆火的反常情况之中琢磨出来的。</p>
所以面对高飞,老马也直接开门见山道:</p>
“小高,我也不瞒你,我个人是很看好海黄的未来市场。”</p>
“不过未来的事情谁都说不准,所以卖不卖随你。咱们亲兄弟明算账,你不用看我面子。”</p>
只是他此言一出,高飞当即就笑着摇了摇头道:</p>
“马叔,瞧你这话说得,我还不知道你是什么样的人嘛!”</p>
虽然作为古董收藏家,老马常常沉醉于捡漏之中无法自拔,但是他的人品高飞还是相信的。</p>
至少高飞和他打交道这么就,还从未听说他把真货说成是假货,然后从卖家手中骗过来的事情。</p>
而且从他手中流出的古董,虽然价格大多不便宜,但是从未有过一件假货。</p>
因此高飞在沉吟片刻之后,便果断道:</p>
“行,我之前买的料子还剩下二十三吨。”</p>
“马叔,你如果要买就全拿走就是了。”</p>
反正高飞一开始就没准备炒木头,如今有人愿意把那批木头接下来,他还求之不得呢,正好把仓库给他腾出来装其他东西。</p>
只是……</p>
高飞此言一出,房间里顿时陷入了一阵诡异的死寂之中。</p>
只见马卫都一脸不可思议的看着高飞。</p>
他虽然知道高飞当初装修的时候还剩下不少海黄。</p>
但是他从未想过高飞口中的“不少”,竟然是这种意思!</p>
这都是什么人呐?难道他是要拿海黄当柴烧嘛,怎么光是剩下的都够装修好几户家了?</p>
最重要的是,以这个规模他手上的钱还真不够。</p>
于是回过神来的马卫都当即一脸佩服的看着高飞,摇头道:</p>
“你他娘的还真是人才!小高,今天我算是服了!”</p>
“买不起,真得买不起!”</p>
闻听此言,高飞当即忍不住一脸诧异的看向马未都。</p>
他可是知道老马多有钱的,早些年老马就身家过亿了,只是一直比较低调罢了。</p>
不说别的,光是一个“观复博物馆”便足以说明一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