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化骑在火眼金睛兽上,一手持画戟,一手持戮魂幡,左突右冲之下,杀的西岐众将人仰马翻。</p>
但是西岐的敌军实在是太多了,哪怕他麾下这五千精锐拼尽全力,一时半刻也难以杀进辕门。</p>
而且在焦急中余化也在思考一个问题。</p>
这个问题一直困扰了他很久。</p>
那就是沉大夫身为大军主帅,他明明可以率先独自离开的。</p>
但是为何所有人都撤到岐山,偏偏大夫留在了辕门之内。</p>
一想到这里余化就难以理解。</p>
但是,看到如今他终于明白了,沉大夫没有离开,乃是体恤士卒,亲自为大军断后。</p>
身为主将做到如此地步,当真是无人能及。</p>
一开始他暗自守护在岐山附近,原本见到大军不战而退,也曾嘲讽过沉大夫不通军事。</p>
毕竟西岐看起来真的不足为虑,连余化也是认为张桂芳可以轻而易举的大破西岐。</p>
姜子牙?那是什么人,没有听说过。</p>
姬发?黄口小儿,竖子而已。</p>
但今日战争打到如此,张桂芳,风林竟皆被一无名小将击败。</p>
余化握着手中兵器,心情略有些沉重,还是不曾平静。</p>
仔细想想,事情似乎并不是如此简单。</p>
沉大夫身为大军统帅,哪有可能不通军事?哪有可能看不清大局?</p>
此刻退兵这才是真正的深谋远虑,未卜先知啊。</p>
西岐大军今日的这番趁夜袭营,四处火攻。</p>
若是大军还囤营在此,定会大败而归,十万人马不知有多少人能活着回到殷商。</p>
但沉大夫却早有先见之明,将大军退去了岐山,行常人所不能行,当叹是用兵如神的典范。</p>
要知道自己来此乃是身负重任,目的便是为了保护沉大夫的安全,若是不能救其脱离苦海,实在无颜面对太师。</p>
余化开始紧张,不顾一切的向前冲杀着,手中画戟瞬间砸出了大片空地,数名敌军倒飞而出,这一刻他又向着辕门行进不少距离。</p>
但这并没有让余化感到高兴,反而眉头紧皱,因为冲的越往前,身旁的将士就越打越少。</p>
面对人数是他们数倍的周军,所有人都各自陷入了混战。</p>
而且战场之上,火光的燃烈声,将士的喊杀声,刀剑的砰撞声不绝于耳。</p>
他哪怕常年领军,此刻情形也早已形成不了有效的指挥,乱了,一切都乱成了一锅粥。</p>
兵不知将,将不知兵,不知自己深陷何地,眼望四周尽是敌军。</p>
余化正感慨间,他突然瞥见了那屹立大纛,这就彷佛是一杆指路的明灯,眼中瞬间迸发出了希望。</p>
因为但凡将帅出战,身旁一定会竖起帅旗,也便是“大纛”,他是将帅指挥作战的重要依仗。</p>
在行军打仗之时,士气和军心都非常重要,军心一旦动摇,那就真的必败无疑。</p>
战争打到混乱时,士兵若是看不到自己的帅旗,心里慌乱,自然就会以为己方大势已去,没有信心再去拼命。</p>
反之如果只看到自己的帅旗而不见对方的帅旗,就会以为是对方输定了,信心倍增而杀伤力大增。</p>
说白了就是,大纛立,则军心汇聚,稳如泰山;大纛倒,则军心涣散,不堪一击。</p>
如今沉大夫的帅旗还在,旗帜就是生命,就是军魂,沉大夫还未倒下。</p>
那吾等也同样不应放弃。</p>
但如今周军势大,到那时沉大夫还会活着吗?</p>
余化策马执戟,大声的喝喊着,每见到一名商军将士,都让大家朝大纛帅旗的方向冲杀过去。</p>
“将士们,战死沙场,马革裹尸就在今日!”</p>
“沉大夫,汜水关余化前来相救!”</p>
似乎余化的大喝有了些许效果,殷商的士卒也看到了那火光中迎风招展的大纛。</p>
渐渐的人马开始汇聚,他们眼中再也没有了迷茫,所有人都有了坚定的方向,朝着大纛帅旗所在冲杀了过去。</p>
“沉大夫勿忧,汜水关将士前来相救!”</p>
一名士卒浑身浴血,被数倍于他的敌人围在了中央,但他眼中依然坚毅,</p>
甚至望着大纛的方向脚步又快了些。</p>
无论是否活着自己都要前去相救,沉大夫为了大军能够安全撤退。</p>
自己却不顾危险,舍身断后,这种大义有谁能比?</p>
他与那些只顾自己的将领不同,他才是真正的为底层士卒着想,这样的人大家愿意跟随,跟愿意为沉大夫付出生命。</p>
余化身后的士卒开始越聚越多,沉大夫的名声,早就上到诸侯,下到百姓,传遍了殷商。</p>
那传奇一般的经历,那忠君爱国,为国为民的气概更是影响着无数人。</p>
若是说殷商有一个人是所有百姓的偶像,这个人只能是沉大夫。</p>
“沉大夫坚持住……”余化继续率军朝辕门内赶去。</p>
也只希望沉大夫能吉人自有天相,只要他坚持一下,自己等人便能杀进去。</p>
但是他看了一眼战场,摇了摇头,难!</p>
很难!西岐大军有备而来,沉大夫身旁只有百余名护卫,张桂芳又身上带伤,或许能一时挡住西岐的进攻,但时间一长他是绝对挡不住的。</p>
而沉大的实力自然是不用说了,在他们这种修行者眼中可以忽略不计。</p>
此刻余化心情却是跌入谷底。</p>
但他不知道,姜子牙此刻的情况却是更难。</p>
余化这一冲杀进来,让其根本判断不出殷商到底埋伏了多少人,</p>
姜子牙无法继续澹定下去了。</p>
因为无数的殷商士卒,士气大振,所有人望着大纛的方向一往无前。</p>
而且面对这精锐的士卒,西岐将士想要将其击杀往往要付出数倍的代价。</p>
撼不畏死,真正的勇士。</p>
这番冲杀下来,竟给西岐造成了很大的麻烦,伤亡比例居高不下。</p>
原来如此,姜子牙眼望着战场,望着岐山之内还在源源不断冲杀出来的士卒,他忽然明白沉信的用意了。</p>
或许这一切都是他的计谋,就是要与西岐军队决死一战?</p>
殷商势大,兵多将广,而西岐困守一方,此刻无论是兵力还是名将皆不如殷商。</p>
对于西岐来说,每损失一人,实力便减少一分,士卒的数量也同样会拉开差距。</p>
这般的拼杀之下,以西岐的底蕴完全耗之不过,而殷商却是能持续来援。</p>
更何况北崇之败西岐大伤元气,此消彼长之下,西岐必败。</p>
这哪是征战,完全就是比拼国力。</p>
可殷商拼的起,西岐这点家底却拼不起。</p>
沉信啊,沉信,你这是阳谋,赤果果的阳谋,故意以自身的性命引吾大军前来决战。</p>
姜子牙不仅仰天叹道:“沉信真奇才也!吾不能及!”</p>
“全军听令,班师回城!”</p>
想到关键时刻,哪怕击杀沉信的想法再过于诱人,但为了西岐未来,他也不得不放弃。</p>